文 |李斯瑞
编辑 | 史记新说
几天不见,没想到咱们冯小刚导演又身处风口浪尖了。
这不冯小刚参演的电影《忠犬八公》正在电影院热映嘛,冯小刚想着多为电影宣传宣传,就接受了一些媒体的采访,分享自己的一些拍摄感悟。
这采访的内容一播出,一下引起轩然大波。
冯小刚在视频里表示:公众人物很多时候其实只能打不还口骂不还手,因为你一还手就会受到“群殴”。
这话一出口,可就有网友不乐意了!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是在说所有的网民都是盲目又易怒的暴徒一样。
不过,这话从冯小刚嘴里说出来,其实侧面反映出了很多现状。要知道,冯小刚以前那可是天不怕地不怕、什么话都敢往外说、什么人都敢直接怼的性子。
连他都怕了的话,事情可能真的不妙了!
“祸”从口出
冯小刚在采访里,其实跟大家谈论和分享了很多事情。包括和宠物的感人故事、演戏的体悟,以及外界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一些事情。
这采访毕竟是为了宣传《忠犬八公》,为了贴合“人与宠物”的这么一个主题,他给大家讲了讲自己和宠物狗狗的故事。
随后呢,他还大方分享了自己演戏上遇到的一些不顺利。他说自己虽然从业多年,但是演戏这方面其实还是个门外汉,每一次演戏都有点战战兢兢。
在采访期间呢,冯小刚也顺带回应了一下前段时间关于他已经移民“漂亮国”的这个传言。他说这些事情都是子虚乌有的、编造的,但是谣言再怎么澄清也没用,总还是会有人信,自己对此也很无奈。
除此之外,在采访的最后,冯小刚还向大众吐露了自己的真心话。
他表示:自己已经很少在网络平台发声了。为什么呢?因为总会有无聊的人莫名其妙地攻击人,而这些人的攻击实际上是一种发泄。
发泄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自己对现状的不满。公众人物只能打不还口骂不还手,不然就会被“群殴”。
当然他也在后面补充说明了,作为公众人物,这些是应该承受的,应该做好心理准备。
好坏赖话都被冯小刚一个人说完了。
“钢炮儿”冯小刚
冯小刚在娱乐圈那向来是横冲直撞、直言不讳的。他的事迹那叫一个精彩。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冯小刚导演的,根据知名作家刘震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还邀请了众多实力派演员出演。这个制作班底,说实话很上等了,但是拍得不行,口碑票房双扑。
但是冯小刚不觉得是作品本身有问题、不觉得自己拍得有问题,反而怪起院线的排片来了。
当时的冯小刚,在个人账号上以讽刺的口吻洋洋洒洒写了大几百字,话里话外就是万达故意针对《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
这无非就是内涵万达故意要与华谊作对,所以《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就成了万达攻击的对象。
他写道:凡是这家小公司出品的影片,在万达院线皆予以封杀。
还阴阳怪气道:要单为置气,您还可以有一个更解气的做法,不妨将这家小公司收购了去。收购倒不为盈利,只为铲除这块儿小墙皮。
冯小刚这篇小作文,一方面用舆论来压力了万达、顺便还炒了波热度;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电影票房惨淡的事实,找了个理由。
如果他在网络上怒喷的是别人倒也还好说,网友可能就看个乐呵。
好巧不巧,他偏偏把锅甩在了万达头上,那每天高强度网络冲浪、脾气火爆的“万达公子”王思聪当然坐不住了!立刻也写了一篇小作文,奋起反击。
和冯小刚的阴阳怪气、扭扭捏捏不同,王思聪的言语要直接犀利得多,句句都在往冯小刚身上捅刀子。
王思聪表示:冯大导演说话倒也不必这么阴阳怪气,听着太恶心啦!本来这只是两家企业之间的恩怨,怎么您这边还发动网络群众和舆论来造势、来喷我们呢?
更狠的是,王思聪还说了句:只准你们排片挤走别人,不允许我们对你片的不看好而降低排片?如果你这电影票房好,电影院当然会按照程序化的流程来增加排片。
你作为一个导演,用拿得出手的作品,岂不是更好。
句句实话、句句扎心。
讲道理,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如果冯大导演这不电影真的优秀,想必万达也不会不愿意增加排片赚钱吧。
更何况冯小刚扑街的电影又何止《我不是潘金莲》这一部?难道每一次都能怪在电影院头上?
甩锅不能甩到同一个人头上,那就怪观众没品味吧。
怒骂中国观众没品味
回顾冯小刚导演的作品,当然有优秀之作,但是烂片含量也不低。
但是,他却总是指责观众,说是观众没有品味、没有审美。
这一棒子打杀了一大片人。
冯小刚那句在节目里的经典名言应该很多人都听说过:因为有很多垃圾观众,所以中国才会有这么多垃圾电影。你如果不去给他捧这场,它就没有生存的空间。
没想到,垃圾竟是我自己。
娱乐圈的乱象难道是观众凭一己之力造成的吗?
明明是从资本到导演演员,只想拍烂片赚快钱,所以给观众喂垃圾吃。这就算了,还要要求被迫吃了垃圾的观众拍手叫好,天底下真有这样的道理吗?
中国观众才是那个花了钱又挨了骂的大冤种!
冯小刚还说不会启用流量明星、坚决不让自己的电影出现不自然的整容脸。但是,最终他还不是向现实低了头。
电影《老炮儿》里,李某峰和吴某凡,不都是大名鼎鼎的没演技、没实力的花瓶明星吗?还是当年的人气王、顶流。
说好不要流量演员,结果一部出现俩,冯小刚的算盘,打得全国人民都听见了。不就是看中人家那点人气,希望能给票房多一点助力嘛!
可惜,俩小伙子都翻车进去了,冯大导演亏麻了。
前面的顶流塌房了不要紧,总会有下一个顶流的。范丞丞或许就是冯小刚的下一个目标。
好几次在采访里,冯小刚都主动提及了范丞丞,还直言“这戏要有范丞丞”。主动拉拢这些人气明星,或许能拯救他岌岌可危的票房成绩吧。
“不用整容脸”这话,也就只能听听。电视剧《回响》里的女配角吴优,明显就是“科技与狠活”的作品。
虽然人确实是更精致了,但是一做表情就十分僵硬、不自然。冯小刚到底还是违背了自己的初衷。
果然,话还是不能说太早,不然迟早得翻车。
冯小刚最近几年导演的作品质量虽大不如前,但是依然有观众愿意一次又一次地为他的作品买单,是因为他以前真的辉煌过,大家对他还有信任。
冯小刚不是没有创作过优秀的作品,并且题材很广泛。
犯罪片《天下无贼》至今被很多人奉为经典;喜剧电影《甲方乙方》搞笑的同时又能引发观众的思考;战争片《集结号》,热爱这个题材的观众不可能没看过;灾难片《唐山大地震》家喻户晓;还有反映真实历史、讲述河南大旱灾的电影《1942》,让人不禁落泪。
回顾一下他的作品能发现,其实冯小刚是一个有能力、有艺术追求,也有野心的导演。
也正因如此,观众一直在期待冯小刚能够走出困境,再一次创作出优秀的电影,大家花钱也能花得心甘情愿。
那为什么冯小刚现在很难再有佳片上映了呢?因为市场环境变了、群众的喜好变了,冯小刚的初衷也变了。
中国影视剧市场现状
冯小刚的有些话虽然偏激过分,但是也道出了几分真相。中国电影曾经有一段时间确实是“烂片当道”、“流量称王”。
那几年“饭圈文化”盛行,“小鲜肉小仙女”一个接一个登场,很多疯狂的粉丝会为自己的偶像控评、花钱刷票房。
资方看到只要有流量明星的电影就能有高额的票房回报,自然也愿意去投资拍这样的电影。
这样的电影一般演员片酬高、实际电影制作费用低,且制作周期短。可能两三个月就完成了一部电影。与此同时,回报还高,属于是低风险高回报。自然,这样的电影就会越来越多。
所导致的后果就是,这些作品剧本结构混乱、布景粗糙廉价、演员演技浮夸,整体而言不堪入目。粉丝们当然是闭眼夸,无辜的路人那就是含泪“吃垃圾”。
娱乐圈一片乱象。
不过好在,这几年娱乐圈在整治,以前的那些不敬业、没能力的明星直接塌房了一大批,环境好了不少。
我们能看到优质的作品慢慢地越来越多了、越来越多演技绝佳但人气不够的演员出头了,这个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们也能拍出这么带感的电影电视剧。
就拿2023年开年来说,电影有《流浪地球2》撑场面,无论是画面特效、故事情节、还是细节创意,都是一流的,看完脑子里只有震撼两个字。
电视剧那就是百花齐放,看《狂飙》体验鱼贩子高启强的反派爽文人生;看《三体》,思考宇宙、人类文明和人性;看《显微镜下的大明》,还能欣赏江南一带的闲适风景,享受演技派们飙戏的快乐。
老一辈的文娱从业者常说“观众就是衣食父母”。有了观众的支持、百姓的好口碑,其实才有他们光鲜亮丽的今日。
但是到了现在,事实好像完全反过来了。
观众粉丝要捧着演员明星,不能说一点批评的话,没有能力的演员明星依然可以当主角,坐享天价片酬。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如果作品不行、能力不行还不让人指出批评,并且一直让这种风气维持下去,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劣币驱逐良币”。真正优秀的人和作品,会渐渐消失。
能理解冯小刚所说,在网络上会遭到很多人的攻击、围殴,但不能因此无视甚至去指责那些真心提意见的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形容也太言过其实。
公众人物不能自己砸了自己的饭碗,同样的作为观众作为网友,也不能毫无节制地在网络上用下流的、侮辱的、恶毒的话语去攻讦他人。
三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是追星的主力军,在“饭圈文化”盛行的时候,经常有不同阵营的粉丝互相谩骂、攻击,甚至言语伤害上升到家人好友,这种不良风气是绝对要根除的。
“网络暴力”已经伤害了太多的人。承受能力强的,可能只是心情不好、抑郁一段时间;承受能力弱的,可能会自残、甚至轻生。
谁也不想看到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理性文明上网、不盲目跟风、明辨是非,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作为导演圈的老前辈,冯小刚这一辈子,接受过鲜花和赞美,也遭受过抨击和骂声。经历了这么多的起起伏伏之后,他也逐渐接受了现实。
从前的他一言不合就攻击他人,现在也学会了反思自己、正视自己。公众人物享受了名利,当然也要接受批评和骂声。
观众就像水,能载他一程,也能一巴掌给他拍底下去。何必把关系搞得那么僵硬呢。
公众人物和普通群众不应该是互相指责仇视的敌人,而应该进入友好合作的正向循环。
一方持续产出好的作品,另一方为口碑和信任买单。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