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各家科技大厂都在裁员?
作者 | 林檎
来源:硅兔赛跑
如果要选出贯穿2023年海外科技界的几个关键词,“裁员”这个词,恐怕得进top 3。
尽管这一年,口罩的阴影逐渐散去,ChatGPT的火爆依然在引领科技界AI大讨论的主旋律,但裁员,才是那个悄悄牵动所有人神经的副歌。
近日,包括TechCrunch在内的多家媒体和数据机构,对科技界2023年的裁员情况进行了复盘。硅兔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提炼和补充,追踪和总结这些裁员现象,有助于我们了解变化,尤其是了解哪些公司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以及对于那些目前有幸还在扩张的企业而言,可以追踪哪些公司出来的人才。当然,更重要的是,去判断未来的风险。
01
24万人失去工作
谷歌、Meta、亚马逊占前三
Layoffs.fyi是一家根据公开信息追踪初创和科技公司裁员情况的美国网站,自新冠疫情开始以来关注科技界的裁员(由于Layoffs.fyi获取的数据源主要来自外媒,因此不讨论其对中国科技界裁员的信息)。
根据Layoffs.fyi统计,在疫情爆发前的两年里,几乎没有裁员的情况。
然而,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裁员数量急剧上升,并几乎波及到各行各业,如下图所示。
截至2023年11月中旬,科技行业已经失去了超过24万个工作岗位,这一数字已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有高达1119 家科技公司进行了裁员。
前7家裁员最多的科技公司中,Google、Amazon、Microsoft、Meta等大公司赫然在列。
其中,Amazon进行了多次大规模裁员,包括2022年11月裁员10,000人,2023年1月裁员8,000人,2023年3月裁员9,000人。Amazon三轮裁员2.7万人位居裁员最多的科技公司首位,其次是Meta,2022年11月裁员11,000人,随后于2023年3月再裁员10,000人两轮裁员2.1万人。
尽管2023年科技行业在夏秋季节裁员减缓,但到了11月,裁员活动又出现了加剧的苗头。
比如“榜一大哥”亚马逊,正当年度最大促销节日黑色星期五如火如荼进行时,11月又开始了新的裁员计划,裁的还是当年炙手可热的Alexa团队。亚马逊宣布Alexa部门确认裁员数百人。
自2014年推出以来,亚马逊对Alexa进行了巨额投资,汇聚了业界顶尖的人才,致力于推动这一语音技术的发展。在“姐夫”杰夫·贝佐斯担任首席执行官期间,他极力推崇Alexa,并坚信语音技术将在未来重新定义人机交互方式。在亚马逊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几乎有5000名员工全力投入到Alexa和Echo的研发与运营中。
Alexa曾经一度辉煌无比,然而如今,它正面临来自人工智能领域的激烈竞争,特别是来自OpenAI旗下的ChatGPT等智能聊天机器人的竞争,形势严峻。
02
降本增效(几乎)等于大规模裁员
那么,为什么各家科技大厂都在裁员?
目前的普遍看法是,科技大厂裁员背后往往有多种因素在共同作用,包括经济、通货膨胀、较高的利率、过度招聘以及新冠大流行期间的就业调整,都是可能的“帮凶”。
简单划分的话,可以主要可分为两方面:宏观层面上,全球经济整体降温,消费者支出放缓;而微观层面上,许多企业经历了快速扩张,现在不得不通过裁员等手段来削减成本。
而当这些原因导致公司感受到营收和利润减少的威胁时,很多公司的本能反应是将裁员作为首选的生存手段。
尤其是电子商务为主业的公司。在疫情期间,为满足居家需求,该行业的公司曾将员工人数增加近一倍。然而,当前经济环境下,这些公司纷纷发现员工规模过大。
图源:网络
大型科技雇主,如Salesforce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更倾向于宣称近期的裁员是在2019年至2022年快速扩张和招人之后发现了可调整空间。
尽管一些经济学家也建议不要过于担心衰退的可能性,但科技行业却一直未能复苏。这导致科技公司在市场萧条的情况下持续裁减工作人员,从以增长为核心转向以效率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将关注点转向更为精细化的运营和创新。
正如马克·扎克伯格在今年2月宣称的,2023将是“效率之年”。
但是,近两年来,大多数企业不断强调“降本增效”,实际上只是通过大规模裁员和关闭业务线来实现,以达到成本优化和减少亏损的目的。
随着科技巨头裁员浪潮愈演愈烈,“降本增效”这个说法一出来,几乎等同于公司要大规模裁员的信号。这个越来越频繁的现象,也许也会让人们忽略了,其实,裁员并非是实现降本增效的唯一途径,倒更接近于一种在短期内体现成本削减的简单而直接的手段。
在这一波裁员潮中,如果选出最高调拥护这种方式或者说最以裁员为豪的,恐怕还属马斯克和他的推特(现名为X)。
这位新晋推特CEO在接受 BBC 采访时表示,自接手以来,推特已经解雇了近80%的员工,员工的人数从8000人下降到了1500人。马斯克认为,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对推特进行重新定位和重新组织是一项必要的变革。
除了这些科技大厂,许多受风险投资支持的科技初创公司也在裁员,他们表示,风险投资融资减缓和初创公司估值下降是裁员的因素之一。
可以预见的是,在继续应对经济下行的情况下,科技行业的裁员势头仍将持续。
03
出现这些征兆,
意味着公司要裁员了
从这一波科技界裁员浪潮中,Crunchbase也总结观察到了7条可以供个人判断公司是否要裁员的信号:
1.招聘、薪资或晋升冻结:薪资往往是大多数科技公司最显著的成本,通常是公司尝试控制成本的首要途径。公司可能通过暂停招聘除了最关键使命的职位外的其他职位,以及冻结现有员工的晋升和加薪,来实现这一目标。
2.财务表现亮红灯:一家陷入困境、收入或利润下滑,或者没有按预期速度增长的公司,更有可能进行裁员和其他削减成本的措施。不幸的是,许多私人初创公司的员工无法获得关于公司详细财务信息的权限。
3.团队或部门重组:合并或整合团队,也是试图简化运营并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由此产生的冗余人员通常导致裁员。此外,增加对外包团队或承包商的依赖,也属于这一类信号。
4.内部沟通变多:当领导层开始频繁向员工传达公司的财务挑战、减少支出的需要或提高生产力的需要,很有可能表明公司正在考虑裁员。如果是风险投资支持的初创公司,他们会开始警告员工“少烧钱”。
5.突然大转弯的公司政策:比如,突然规定曾经远程办公的员工需返回线下职场(硅兔君曾报道《亚马逊CEO放狠话:不回办公室,就走人》)。与此类似的做法,还包括在常规的业绩审查之外,突然对员工绩效进行的评估或审核,这也裁员的前兆。
6.工作量减少或项目取消:包括员工工作量明显减少或重大项目被取消或推迟。
7.其他削减成本的措施:在进行更大规模的裁员之前,公司开始频繁暂停或取消员工旅行、提供餐饮或教育/健康津贴等福利。
年关将至,身处科技行业的你,或许可以用到这些经验之谈,当然,最好的结果是,这些经验之谈,只是经验之谈。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