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酒店开始取消入住时的“强制刷脸”政策,这一变化源于对人脸识别技术潜在安全风险的认识加深。上海率先行动,当地公安局明确表示,全市范围内已禁止酒店强制要求旅客进行人脸识别核验,此决策是对去年已启动的专项工作的重申与强调。这一举措并非个例,广州、湖北宜昌、珠海等地也相继作出相似调整,旨在平衡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
央广网记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上海、石家庄等地酒店已不再将人脸识别作为入住的硬性条件,仅在人工验证身份证件与本人存在疑问时,才会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辅助确认。浙江理工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副院长郭兵指出,以往公安部门推行“刷脸入住”基于传统安全考量,但随着对人脸识别技术潜在威胁的广泛认知,人们发现其带来的安全风险可能超乎传统治安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提案,主张限制旅游场景中过度使用人脸识别,认为此举不仅降低服务效率,引发游客不满,亦增加了企业成本。他的调研显示,多数旅游住宿机构设置的人脸识别步骤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多为地方性实践。戴斌呼吁取消旅游住宿“强制刷脸”规定,并提议对相关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
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姚志伟强调,人脸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处理这类信息需遵循严格条件。在酒店场景中,旅客已提供身份证件,人工核验已足够,额外使用人脸识别并非必要,且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隐私风险。他提醒,尽管人脸识别在某些场景有其必要性,但在权衡利弊后,酒店“强制刷脸”的风险与收益已不成正比。
律师界人士指出,酒店未经充分必要性评估及采取严格保护措施即实行“强制刷脸”,可能侵犯旅客隐私权。随着国家层面对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完善,如《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推进,将进一步约束此类行为,推动行业更加审慎地应用人脸识别技术,优先考虑替代方案,以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