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传来新发现,徐钧博士与韩金林研究员的最新研究表明,银河系晕中隐藏着一个宏大的磁环结构。这一发现对于探索宇宙线粒子传播、星系气体动力学及宇宙磁场的演变至关重要,并已在《天体物理学报》国际期刊上公之于众。
长久以来,宇宙磁场的来历与演进一直是天文学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它也是诸如未来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等大型射电望远镜项目的研究重点。全球射电望远镜正致力于提升偏振测量技术,以期在该领域取得突破,其中,描绘银河系大规模磁场结构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
韩金林研究员通过分析大量脉冲星与银河系外射电源的法拉第旋转效应,揭示了银盘内大尺度磁场沿旋臂分布并间歇翻转的现象。早在1997年,他与团队就在银晕区域发现法拉第旋转效应呈现的反对称分布,证明了银盘上下银晕中存在方向相反而环绕的磁场结构。这一发现备受国际同行赞誉,经后续数据验证,已成为构建银河系磁场模型的基础,并被多部国际权威教材收录。
然而,银晕磁环的具体尺寸和强度长期难以测定。有学者猜测,法拉第效应的天空反对称分布可能是太阳附近银河介质的局部影响所致。为解决这一谜题,韩金林研究员提议,通过扣除太阳附近脉冲星的法拉第效应贡献,以揭示更大范围银晕的法拉第旋转效应分布。徐钧博士利用包括中国天眼FAST在内的数据,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数据分析完成后,他们观察到整个天空的平均法拉第效应呈现出对银道坐标的反对称分布,这种现象不仅限于银河内部,而是遍布整个天空,从银河中心延伸至相反方向。这意味着磁环从距离银河中心6000光年一直延伸至5万光年,太阳所在位置(约3万光年)正处于这一巨大磁环之中,其局部星际介质显示的效应更为强烈,与大磁环的基本属性一致。这项研究极大推进了对银河系整体磁场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