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消防发布了关于电动自行车集中治理的通知,治理活动定于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期一个月,特别安排在夜间进行,每周一次,自5月23日起启动。这一举措引发了公众的好奇,为何选择夜晚而非白天执行治理。官方回应称,夜间突击是为了应对违规停放、充电行为,以及预防在不安全地点发生的安全事故。
首次夜间整治行动于5月23日晚展开,全国范围内共查处了29.8万辆涉及私自改装与违规充电的电动自行车。这一严厉措施让不少依赖电动自行车谋生的打工人群体感到忧虑,担心车辆被没收或罚款将影响他们的生计。
部分网友对此表达了不满,认为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电动自行车整治,不如用于解决其他社会问题,如食品安全、腐败治理等。同时,有人指出,前期大力宣传的医疗反腐行动最终成效不明显,担忧此次电动自行车治理是否会同样高开低走。
随着行动的深入,各地物业积极响应,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管控,如禁止其进入电梯、楼道及室内充电等,给骑行者带来不便。而夜间的大规模清理行动似乎更多地影响到以外卖小哥和普通上班族为主的群体,相比之下,偶尔使用电动自行车的居民受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