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人民银行实施了30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为1年,中标利率降至2.00%,旨在维持银行系统流动性的合理充足。此举后,中期借贷便利的总余额达到了68780亿元。
央行此番下调MLF利率,符合市场预期,标志着增量金融支持政策正有效推行。在央行行长潘功胜于新闻发布会宣布即将采取降准降息措施后,MLF利率成为首个响应市场化的利率调整,下降了0.3个百分点。市场专家指出,这一调整彰显了央行通过降低政策利率来引导市场化利率的意图。预期随着MLF利率的下调,银行资金成本将得以节省,并通过内部定价机制,促使LPR及存款利率跟随下行,持续增强市场信心,支撑经济的稳健增长。
本月MLF操作规模较到期量减少了2910亿元,是基于央行宣布的降准决定,旨在优化流动性管理。降准0.5个百分点预计将释放1万亿元的长期资金,显著缩小银行体系的长期流动性缺口,因此,全额续做MLF的需求减弱。市场同时预期,央行年底前可能的进一步降准动作,将有助于平衡第四季度的MLF到期,确保资金市场的稳定。
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央行首次披露了MLF的投标利率区间,提升了操作的透明度。自7月起,央行明确了MLF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的方式,中标利率依据机构投标而定。本月首次公布的投标利率范围显示了不同机构对中长期资金需求的多样性,这与潘功胜行长早前强调的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理念相符。
此外,MLF操作与公开市场操作的分离发布,预示着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的差异化定位将更为清晰。过去,MLF操作结果通常与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一同公布,而今MLF单独提前发布,强调了其作为中长期流动性供应工具的角色,与7天期逆回购操作政策利率的定位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细化了货币政策工具箱的功能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