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泛滥 湖北探索多元化防治措施
野猪问题近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频繁发生的野猪伤人及破坏财产事件引起了公众的担忧。2023年6月,国家林草局对《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进行了调整,野猪不再被列入“三有”保护范围内。据统计,全国28个省份存在野猪分布,总量约200万头,且在多数省份数量过剩,导致26个省份遭受其害。
具体案例中,湖北朱先生于2024年9月在前往天河机场途中遭遇野猪冲出绿化带,虽尽力避让仍造成了碰撞事故。类似情况在武汉江夏区、黄陂区尤为严重,当地农民种植的作物常遭野猪破坏,如汪婆婆的玉米田就未能幸免。
对此,国家林草局联合多部门于今年2月推出了《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并在包括浙江、湖北在内的14个省份启动了防控试点项目。
为深入探讨野猪泛滥成因及应对策略,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总站的蒲云海工程师解释称,野生动物保护加强和生态环境改善使得野猪失去天敌,种群迅速膨胀,活动领域扩展,致害事件频发。野猪主要威胁农作物与林木,尤其在鄂西山区如恩施、宜昌等地影响巨大。
湖北省已出台措施减轻民众因野猪侵害承受的经济损失,比如《湖北省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实施办法》将野生动物侵害纳入保险补贴。至2023年,全省多个地区及神农架国家公园已开展相关保险服务,覆盖野猪破坏农作物损失及人员伤害。
防控措施方面,湖北省正推进野猪问题的综合性管理体系构建,包括开展野猪资源与致害情况的全面调查,制定针对性防控方案。多地组建护秋队伍,采用枪猎、生态猎捕或猎犬等方式控制野猪种群,并确保猎获物得到妥善处理,旨在有效缓解野猪带来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