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于2011年10月13日傍晚在佛山南海广佛五金城被一面包车撞倒。觉察到异常但并未下车观察的司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两次碾压了她。几分钟后一辆货柜车经过并再次碾过小悦悦。随后的七分钟视频显示,有18名路人经过惨遭车祸的小悦悦身边,但并未采取任何救援措施。第19名路人是拾荒阿姨陈贤妹,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其家人,后小悦悦被送去医院抢救。几天后,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小悦悦不幸离世。
当年,我在事发地附近上学,每次经过五金城的时候心情都很压抑。我一直想搞清楚为什么接连18个路人不愿施以援手,尤其是当中的那对年轻的母女。经媒体曝光后,“小悦悦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指责冷漠的18名路人,呼吁加强社会道德建设。但我觉得背后的原因不仅仅是个人的冷漠这么简单。
我认为,导致18名路人冷漠的导火索是2006年彭宇案的持续发酵,深层原因是社会认同原理。
彭宇案的相关报道使得坊间流传一个说法:有人做好事扶跌倒的老人反被讹而吃了官司,扶老人可能被讹。此后几年,陆续出现类似的报道。人们逐渐明白,做好事(例如扶起跌倒的老人和小孩)不仅得不到道德嘉奖,还可能蒙受经济损失。“小悦悦事件”中的18名路人有的犹豫不决是否救助,有的则完全漠不关心。前者受当时社会氛围的影响较大,怕给自己惹麻烦,虽然内心很纠结,但还是不敢出手相助。后者认为自己对此事无需承担太多责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为什么拾荒的陈贤妹会出手相助?一是因为她向来乐于助人,二是因为她身无长物,没有被讹的心理负担。
那么社会认同原理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行动的呢?
先举一个真实的极端例子,纽约的吉诺维西事件:1964年,一个30多岁的女性吉诺维西在深夜回家的路上,被人谋杀致死。受害时间长达35分钟,多达38个邻居透过窗户目击了谋杀案的全过程,但是无一人报警。和“小悦悦事件”类似,该案子轰动一时,媒体用“冷漠”和“硬心肠”等字眼描述目击者,而目击者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选择报警。
后来,心理学教授通过研究后发现,无人报警正是因为旁观者太多。当旁观者过多时,每个人的责任感就会下降,认为其他人可能会帮忙。情况变得不确定时,人们借助他人的行为做决策,不喜欢在他人眼前呈现慌乱的状态。当所有人都不确定该怎么做的时候,无人采取行动就会使当前事件被定性为非紧急事件,从而没人采取措施应对该事件。
“小悦悦事件”发生在公共场合,过路人均和她非亲非故。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下,人们不清楚该怎样妥善处理此事,大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置之不理。有些人虽然有心救助,但是看见无人采取行动,多少会怀疑是不是自己大惊小怪,不够淡定。冷漠是表象,背后的心理状态才是真正的原因。
如何避免“小悦悦事件”的再次发生?
从“小悦悦”的角度:如果在公共场合需要救助,指明求助对象,说明救助方式。例如小红在大街上被人贩子假装家人要强行带走,大声地喊住路过的穿黑色上衣的小明帮忙报警,说明自己被人贩子围困的情况。
从“路人”的角度:如果在公共场合发现有人急需援助,但是无人行动。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见义勇为的机会来了。趁别人都还傻站着不知道该干啥的时候,赶紧行动,该报警的报警,该叫救护车的叫救护车。搞不好还能得个见义勇为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