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遇到家长咨询这样的问题:宝宝打了预防针后,有发烧的,有接种处红肿的,也有身上起了很多疹子的等等,因不清楚是感冒生病了,还是打了预防针引起,所以不知如何处理才好。
其实,在《儿童预防接种证》的前面几页,就附有儿童监护人须知,大概介绍了预防接种的一些常识,很多家长却没有仔细看,或是根本没看明白。下面,就家长最为关心的几个预防接种问题,做一个简单的回答。
宝宝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生病期间,或上次接种某种疫苗有严重的过敏反应等等,是需要暂缓接种疫苗的。家长应先和接种医生说明宝宝的情况,让医生决定延迟疫苗接种的时间。
宝宝生病使用了抗生素治疗,不论给药的方式是输液、打针还是口服,一般都应在停药一周以后,再进行预防接种,避免影响到疫苗的接种效果。
因生病或其他原因,造成未按时接种疫苗的宝宝,为了预防接种取得满意效果,是需要补种的,原则上越早补种越好。对于比较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应在手术康复后,才能进行疫苗接种。
宝宝的疫苗接种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国家免费接种,不收取任何费用;二类为自费疫苗,根据自愿的原则进行接种,因疫苗存在国产和进口的区别,在价格上有很大的差距。
国家规定接种的一、二类疫苗,是有科学依据的,既然在《儿童预防接种证》上罗列出来,就说明有接种的必要,因此,对于二类自费的疫苗,家长应尽量给宝宝完成接种。
二类的自费疫苗,如果都按进口的价格计算,需要好几千块钱,有些家长不免有点犹豫不决。国产疫苗接种后,可能比进口疫苗反应明显些,但接种效果是差不多的,因此,选择国产还是进口疫苗,家长应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做决定。
有的宝宝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发热、接种处红肿、皮肤出疹子、食欲不振和精神状态差等反应,多是因宝宝的个体特殊性造成。据调查:儿童接种疫苗后,会有百万分之一以下的几率,出现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
在接种疫苗前,宝宝都是好好的,但接种后不久就出现了不适症状,大多是属于疫苗接种反应。对这些宝宝的处理,家长千万别当成了感冒,乱给宝宝吃药,正确的做法,是第一时间电话联系预防接种处,必要时才去医院就诊。
确认宝宝是接种反应的,家长应对症处理为主,观察1~3天左右即可恢复正常。发热明显时,可以口服退热药、或冷敷进行降温处理;接种处红肿一般只需观察,不可外用药物;皮肤出疹子可局部物理止痒;食欲不佳可调整饮食结构,不要强迫进食。
如果宝宝要去外地呆上一段时间,为不耽误预防接种的及时性,家长应先和原接种单位联系好,再到新居住地的接种机构进行登记,将宝宝的接种关系和信息及时迁移,并保持和两地接种单位的电话通畅。
出行前,记得随宝宝一起带好《儿童预防接种证》,以便在新居住地接种疫苗时提供查验,确保宝宝疫苗接种的准确性,避免接种错误的发生。
《儿童预防接种证》,记录了宝宝所有已经接种疫苗的信息,是宝宝上幼儿园、上学必须提交的重要材料之一。
一旦查验出宝宝有一类疫苗漏种的情况,是必须要补种后才能入园和上学的。因此,家长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儿童预防接种证》,避免遗失了再补办的麻烦出现。
宝宝打了预防针后,只有少数才出现发热、局部红肿、出疹子等症状,是个体特殊性的表现,一般只需对症处理,观察几天就会正常。宝宝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无异常才可离开;接种当天,应保持接种处的清洁,避免洗澡水等污染。
为了宝宝的健康,在接种疫苗前,家长应仔细阅读《儿童预防接种证》上的接种问答、须知和注意事项,做到明白接种、安全接种。如果您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留言,一同交流学习,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