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绿地集团宣布,启动新一轮深度混改,进一步降低国资持股比例。对于已从地地道道的国企变为无实际控制人的绿地而言,这意味着,绿地将在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下迈出更大的一步。
然而,作为一家市值近千亿元的大型房企,无实控人对绿地是利是弊?为何启动这次混改?绿地集团的问题究竟在哪?
绿地混改加剧无实控人局面
日前,绿地控股集团发布公告,集团第二大股东上海地产和第三大股东上海城投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转让不超过绿地总股本17.5%的股份。
绿地集团工作人员对此表示,这意味着绿地启动了新一轮混改。
不过,从股权上看,一旦本轮二次混改实施完毕,绿地将在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下再迈出一步。
绿地成立于1992年,曾是名副其实的上海市国有企业,于2015年借壳上市,目前是房地产业的前十强。在上市之前,绿地进行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多元混改,一方面在内部实行管理层持股,另一方面从外部引入社会资本持股,其股权由国资单一持股变为多元持股,最终实现整体上市。
根据绿地控股2020一季度财报,以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等管理层为首的员工持股平台——上海格林兰持有绿地35.45亿股份,持股比例为29.13%;上海地产持有绿地控股31.42亿股,持股比例25.82%;上海城投持有25亿股,占比20.55%。剩余社会资本持股比例为24.5%。
在股权穿透后,其第二大股东上海地产和第三大股东上海城投都是上海市国资委旗下企业,其国资合计占比超过46%。虽然就单一股东而言,其股权都低于上海格林兰,但国资合计持股比例要超过上海格林兰。因此,在外界看来,绿地一直被视作一家国企。
不过,对于其混改后自身状态的界定,绿地在公告中表示,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根据第二次混改方案,上海地产和上海城投合计转让17.5%的股份后,合计持股28.5%左右,这意味着,如果此次绿地混改完成,上海市国资合计持股比例很可能低于管理层的持股平台上海格林兰,即本次混改后的绿地将变成管理层持股一股独大。
绿地对此称,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预计公司仍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但公司控制权结构可能发生较大变化。
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律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公司法角度看,绿地的持股结构确实不构成单一股东形成控制的局面。
对于一家曾经由国资持股100%的国企而言,如今绿地演变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并且随着二次混改国资持股的下降,绿地的无实际控制人状态将进一步加剧,这种状态究竟是利是弊?
谁是新实力投资者?
自第一次混改整体上市后,对于绿地的状态,股市无疑是最直接的反应。
2015年,在借壳金丰控股上市后,绿地控股集团的股价持续涨停。当年其股价一度高达40多元,市值超过3000亿元,超过万科万达。但随后其股价就掉头向下大幅下跌,进入了漫长的下跌期,其最低价仅为5元左右,市值只有近600亿元,大幅缩水80%。
8月6日,绿地控股股价在7.8元左右徘徊,其市值只有950多亿元,相较于其上市后的峰值,市值缩水超过2/3。
在股价持续低迷的背景下,2019年6月17日,绿地控股被调出上证50指数。
绿地股价持续大跌引发广泛质疑。在公开场合,对于股价的下跌,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表示,股价确确实实被低估了。
张玉良认为,是地产行业总体偏低,再加上绿地的流动性不够所致。因为绿地两个国有大股东合计持股超过46%,大家觉得资本没法做,这个动一动会比较好一些。
基于此,有市场观点认为,绿地此次进行二度混改,很大程度指向了绿地的市值,通过引入新的资本,股权多元化,有望提升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
对此,上述绿地集团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上海地产集团及上海城投集团这两大股东之所以出让股权,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国资布局结构调整,完善公司股权结构,绿地集团是根据两大股东的通知披露了这一相关信息。
不过,在股权转让公告发布十分钟后,绿地集团即在官微发文称,新一轮混改将要引进新实力战略股东。
作为混改样板实现整体上市5年后,率先启动新一轮深度混改,绿地集团称,通过给上市公司引入新的优秀战略股东,支持企业进一步提高市场化程度,提升经营管理自由度。
应该是一家重量级的企业,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于绿地的新实力投资者,可能是一家有资金实力的金融机构,因为绿地的财务压力还是挺大的,引入央企背景的金融机构,可以更好解决负债问题。
不过,也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引进的新股东很可能是一家有产业背景的央企,绿地的多元化更需要产业的支撑。
到底是谁启动了这次混改?是绿地两大股东还是绿地本身?绿地集团公告和官微发文的指向性略有不同,但这些回应均显示出,从更深层次来看,绿地集团急需做出改变。
业绩不好就换股东?
绿地怎么了?
对于绿地而言,市值持续下跌只是表象,在5年时间里,其股价一路下跌,距高峰跌去了80%。这意味着,至少在5年时间里,这家公司并不被资本市场投资者看好。
这显然与绿地集团的光环大相径庭。
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绿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4225亿元,同比增长21%;利润总额305亿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房地产主业实现结转收入1947亿元,同比增长21%;基建板块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866亿元,同比增长47%。
对此,张玉良表示,绿地控股已经成功转型,形成了房地产、基建两大主业并驾齐驱,金融、消费、健康等协同产业双向赋能的经营格局。
不过,这与绿地此前的预期有较大的差距。2013年时,张玉良表示,今年的经营收入预计会超过3200亿元,预计明年经营收入会超过4000亿元,后年会超过5000亿元。
截至2019年,绿地营收刚过4000亿元,离5000亿元还有不小的差距。而2020年,在疫情的考验下,绿地经营含金量更是相形见绌。
据绿地业绩快报显示,上半年绿地实现营业总收入2099亿元,同比增加4.14%。多个利润指标降幅更大,其中实现利润总额153亿元,同比减少7.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亿元,同比减少10.79%。
在占到整体业绩半壁江山的房地产业,绿地更为逊色。2020年1-6月,绿地实现合同销售面积1031.2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30.7%;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330.29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0.7%。从全国来看,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8.4%、5.4%,绿地降幅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从绿地与行业龙头恒大、碧桂园、万科等对比来看,这些龙头房企销售业绩基本维持在小幅增长或降幅不大的格局,相较之下,绿地业绩下滑可谓剧烈。
对此,卢文曦指出,绿地近年来发展战略上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产品线过于偏重商办项目等,由此导致资金投入大、回收慢,最终衍生出资金链危机、管理危机。
此外,其城市布局在三四线城市占比过大,整体扩张步子过大,其问题逐渐显现。去年以来,绿地集团频频曝出危机,包括出现多起房屋质量安全事件、超高层建筑停工风波等。
对此,张玉良回应称,2020年绿地将在不加大杠杆的情况下融资,拿地重心回到一二线城市,同时要全面反思,对一般的工程质量问题全面避免,重大的工程质量问题要杜绝。
在今年的市场环境下,重心转移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绿地是否能够承受?
绿地业绩快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营收、利润总额、净利润等有所增长的情况下,绿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反而由789亿元降为776亿元,下降了13亿元,与此同时,其总资产由11457亿元增长至12019亿元,增长了562亿元,这显示出绿地很可能采取负债扩张、进一步加大了杠杆。
从公司治理角度看,公司业绩不好,股东可以据此对管理层进行考核,甚至是更换管理层。但从绿地股权转让信息来看,目前的局面是,业绩不好,同时换股东引入新实力投资者。
王玉臣表示,管理层和股东并不是截然相对的概念,管理层通常而言正是股东的利益代表,股东不存在被动撤换的问题;本次国资减持,很可能还是套现,同时借机引入新的投资方来优化股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