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一点心理学,让生活轻松一点。
热播剧《小欢喜》的高潮阶段,泪点连连。
畅言会上,英子去南大的希望彻底破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她开始失眠,曾经阳光开朗的她变得了无生气,在意外听到刘静患癌的消息后更是沉入了无尽的悲伤中,最终,不堪重负的她离家出走了,她想逃离,逃离这个家,逃离宋倩。
英子的离家出走,与爆发的情绪,让身为父母的宋倩和乔卫东感到后怕。回来后,立即带英子去看了心理医生。当医生告诉宋倩,英子可能是中度抑郁症时,她的眼眶溢满了懊悔的眼泪。
她抱着童文洁哭着说:我以为我很爱她,没想到却把她逼成这样……。
看到这里,既为英子的逼迫环境感到难过,也为宋倩的一腔爱女之情变成害女之意而感到悲伤。
卢梭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这三种方法,宋倩就占了两种,总是给英子讲道理:为什么不给你玩乐高?为什么不让你去天文馆?为什么不许你报南大……
我都是为你好,这句至理名言往往感动了我们自己,却暖化不了孩子。
当我们误把强迫教育当成了爱,孩子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中国式强迫教育并非个例,辅导孩子写作业气到心脏搭桥、拍桌子拍到骨裂的新闻此起彼伏,我们在看到父母阵亡的背后,有谁真正在意了孩子的需求?
也许我们身在其中却不自知,那些优秀成绩单的背后,强迫教育下的孩子内心早已千疮百孔。
一、强迫教育教不出引以为傲的孩子
去年,带儿子在医院门诊输液时,曾遇到一对母女。女孩大概上二年级的年龄,孩子左手打针,右手写作业,妈妈在旁边一边辅导、一边逼问,这道题妈妈说几遍了、你为什么不动脑子、你为什么不说话……
眼看着孩子的眼泪掉在书本上,妈妈却还在血脉喷张,她就这样被置于来往围观的人群中,在妈妈的不断指责下被强迫学习。
曾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
父母需要知道唠叨和强迫是没有用的。强制性的方法只能导致怨恨和抵触,外部压力只会带来违抗和不从。
一个妈妈曾在群里分享9岁女儿的话:妈妈,为什么写作业要别人看着,那不是自己的事情吗?当时在群里引无数妈妈哗然。在这个崩溃式辅导作业的时代,这样的孩子简直是天使般的存在。
原来,这个所谓别人家的孩子,也有一个孩子眼中别人家的妈妈。
这个妈妈本身非常自律,每周至少去一次图书馆、三餐营养精致、每日瑜伽健身……那些发光的好习惯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女儿。
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一定是不一样的,只是我们常常会在攀比中忽略孩子最美好的样子。
闺蜜的故事非常值得大家借鉴。
他们夫妻俩是学霸,无奈孩子成绩一直平平,能看出孩子真的很努力了,但是成绩也就是在中游徘徊,闺蜜一开始很难接受,但是慢慢的,他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孩子在班里人缘出奇的好,在班级活动时会主动帮助别人,他的生活技能和社交技能很不错,大家对他评论很高……
当我们愿意放下攀比之心,用心观察孩子,一定能发现孩子身上那些足以让我们引以为傲的闪光点,只是那些美好的东西往往在强迫教育下被忽略、被隐形。
在我们过多的追求教育带来的品质时,也许会错失孩子身上原始的、可挖掘的潜质,与本该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孩子背道而驰。
二、逼一把不等于强迫教育
说到强迫教育,很多中国式家长还是秉持棍棒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认为没有家长的逼一把,就没有现在优秀的孩子。
但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却误把逼一把和强迫教育画了等号,二者的最大不同在于一个是人生推力,而另一个则是强制力。
大家都知道周杰伦从3岁开始学琴、被要求每天练2个小时、甚至因为坐不住,妈妈还会拿着藤条在一边督促,当时听到外面小孩的嬉戏声非常痛苦,但他如今却直言现在真的很感谢她。
其实这些都源于妈妈看出他在音乐上过人的天赋,希望他能坚持下去。
当孩子尚未具备独立认知能力,自控力差,这时候是需要成人加以善意的引导和监督,逼一把是父母给未实现自律、独立孩子的人生助力,与强迫教育大相径庭。
而对于《小欢喜》丁一、乔英子这样的学霸,本身对学习都是有规划的,基本的自律性已经养成,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静待花开,而不是将孩子逼到窒息。
当然,所谓静待花开并不是撒手不管和不作为,而是对孩子努力的结果和选择不过分强求!
萨巴瑞博士指出,如果父母能够放弃虚荣心、自负感、控制欲,尊重孩子的天性,就能与孩子建立起亲密和谐的关系。
但是,我们总要在有所失去后才会停下强迫教育的脚步。就连那些我们自认为无法放弃的那些虚荣心、控制感、不信任,也会在瞬间放弃。
丁一跳楼后,丁爸爸终于悔悟当初是不是不该强迫孩子选择金融专业而放弃他喜欢的地质。
当英子患上抑郁症,宋倩才终于开始反思自己教育方式……
我们总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所以尽可能的给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亲自辅导,就是想让孩子在未来的路上有更多的选择权,但是,最早剥夺他们选择权的却恰恰是我们自己。
殊不知,那些痕迹深重的干涉经常让孩子在教育中退无可退,难道总要用孩子的人生付完学费,我们才能真的觉醒?
三、四分教育,把教育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所谓四分教育,就是教育占四成,把六成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教育的主体是孩子,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家长却把自己变成了教育的主体。
相信很多人都面对过孩子不想上幼儿园的问题,但是这个泰国妈妈的教育方式似乎更加别具一格。
这个泰国曼谷的小男孩这天怎么劝都不愿意上幼儿园,妈妈同意了,但是有一个条件:不上学就必须要工作。当妈妈提议去捡垃圾的时候,孩子欣喜的答应了。
但是,捡垃圾远比想象的要辛苦,在酷热的天气下,孩子和妈妈来回走了五公里,捡到两公斤的瓶子只换回了两泰铢,两泰铢不够坐公交车,也不够买冰淇淋,但是小男孩也很欣慰自豪。
孩子告诉妈妈:好累,好热,我想回家。
妈妈:那么你想像这样工作还是去学校?
疲惫的孩子大声宣称:我想上学!
小男孩的妈妈发文说,这样的经历不仅想让孩子知道赚钱不容易和上学的幸福,同时,也是告诉孩子,无论他经历什么,爸爸妈妈都会在他身边。
四分教育,也许是教育的最好距离。让孩子有选择的主动权,并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小欢喜》里的方一凡在选择艺考时,父母没有一味的否定,也没有强迫改变,而是找来专业老师评测,在老师的认可下全力支持他参加艺考。而得到正面回应的方一凡摒弃以往学习的形式主义,开始真正投入到高考大战中。
对比英子的身心俱疲和频临绝境,方一凡的转变充满了惊喜。
卡尔·罗杰斯曾说: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
其实,对于孩子,我们心中也有一杆秤,他有多重就给他多少期待,拔高期望值,只会让亲子关系陷入沼泽之地。
既然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放手,那我们也该适时退出孩子的教育,把教育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回归教育的本质。
《父母的觉醒》一书中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轨迹,只有觉醒父母才能帮助孩子拥有最佳的命运轨迹。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的优秀都是有源头的,任何教育之道都需要契合孩子。但是,只有在培养孩子的方法中浸润着尊重和理解时,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愿每个孩子都能如愿收获想要的人生,每个父母都能做最好的引路人,温柔孩子的每一段成长和时光。
作者简介:一点心理学作者蓝天,一个热爱生活的浅资妈妈,乐天达观、心向美好,固执着慢慢来,会很快的教育理念,不培养完美的小孩,只塑造更好的自己。敬请订阅更多心理分析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yidianxinlixue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