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关于《西游记》的作者一直众说纷纭,大致算下来,至少有吴承恩、李春芳、陈元之、全真道士等六种之多。
当然,学界一般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这种观点最先由清代学者吴玉搢在《山阳志遗》中提出,随后阮葵生、丁晏响应。根据清人的线索,鲁迅查找多方资料,从天启年间的《淮安府志》找到有关记载,并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进行了肯定。当时胡适正在进行《西游记》的研究,在其后的《西游记考证》中,胡适也持此观点,并对鲁迅考证有关资料进行了转录,天启《淮安府志》十六《人物志》二《近代文苑》: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又同书十九《艺文志》一《淮贤文目》吴承恩:《射阳集》四册,□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康熙《淮安府志》十一及十二:与《天启志》悉同。两位大师肯定后,吴承恩说逐步得到了世人的认可,遂成为认识主流。
其实,除了吴承恩说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元朝的道士丘长春做的。
丘长春即丘处机,道号长春子,是道教全真道掌教。自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在《辍耕录·丘真人》中将《西游记》归于丘处机名下后,清初道士汪象旭以及陈士斌、张书绅等学者都持此说,丘处机说在清时成为主流。
据《元史》记载,1219年冬,成吉思汗遣侍臣传旨,敦请丘处机赴西域相见。丘处机欣然接受,次年正月,丘处机率领门徒十八人从山东莱州启程,历时两年零四个月,行程万余里,到达雪山行宫与成吉思汗论道。1221年春,丘处机等人东还。后来,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将丘处机的这段经历写成《长春真人西游记》。最初,《长春真人西游记》只是内部流传,名气并不是很大,到了清代时才开始广为人知。
这里面其实有个过渡,那就是在明朝。在明朝版本的《西游记》中,人们将《长春真人西游记》写的序放在了最前面,于是这两个西游故事便有了交融,到了最后人们难分彼此。
其实,这种说法只有西游之名,而无西游之实。首先,《长春真人西游记》侧重于游记,主要讲述所经山川道里及沿途所见风俗人情;其次,西游记中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而且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丘处机是道家人,如何才能融合,想必是不能使人信服的。即便是融合,也多有后人托词之嫌。
《西游记》的作者之所以说法众多,主要是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即便是最早的金陵世德堂本也只有华阳洞天主人校而已。如此,才给后人考证《西游记》作者提供了发挥的空间。
尽管《西游记》的作者存在争议,但并不妨碍这是一部伟大的小说,更不能否认他对后世的巨大影响。毕竟,对于普罗大众来说,相对于考证作者,小说本身才是魅力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