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关于基金经理离任的公告比较多,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规模比较大、历史业绩也不错的基金经理。
从过往历史看,基金经理的离职大概率会带来基金风格的转换,持仓方向会出现调整,业绩的走势变得不可预测,这给投资者带来的困扰是很大的。
所以,可以看到,最近关于基金经理离职的讨论很多,也很深刻,也带出来一个大家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到底是该选择指数型基金,还是选择主动型基金?
想起来前两天看到的前先锋集团(Vanguard)的董事会成员,畅销书《漫步华尔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的作者伯顿·G·马尔基尔在最近某媒体的采访中说了这么一段话:
如今我比50年前更相信自己的假说。
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 & Poor s)每年发布SPIVA (S&P Indicies Versus Active Funds)标普指数对比主动型基金业绩评分报告,每年都有三分之二的主动型基金经理跑输指数基金。
我在我的书里引用了标普1500指数,每年只有三分之一的主动型基金经理跑赢该指数,而且这一年中跑赢的那三分之一和下一年跑赢的三分之一不是同一群人。
马尔基尔的这段话,某种程度上我是深度认同的,实际上,如果看看银华天玑-悄悄盈持仓中指数基金的占比,大概能够明白我们的态度,现在以及未来,我们都会以指数基金为基础去构建我们的策略,这是大方向,指数基金的确定性、可预测性、低费率,再加上我们对趋势的研判、行业方向的研判,这种结合同我们的需求和特长非常一致。
而且,我们内心里是排斥不确定性的,作为基金投顾组合,慢一点没关系,不要有太多的突发意外情况,风险可控,稳中求进,在长期中积累优势。
但是我们并不排斥主动型基金,如果主动型基金在业绩、稳定性(包括基金经理稳定性)、回撤等方面确实表现得非常突出,尤其是相对对比的指数基金表现优秀,我们为什么不去选择呢?
巧合的是,对主动型基金的选择,在银华天玑-年年红的策略和持仓中体现得也很明显,主动型基金在这个基金投顾组合里占比很高,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年年红是R2级别的基金投顾组合,以债券基金为主,而债券基金里可选的指数型基金有限,并且大多情况下主动型基金在业绩弹性和中长期超额收益上表现得更好,虽然回撤也相对大一些。
再分享下,我们对指数基金和主动型基金的不同看法:
一、为什么要重视指数基金
客观地看,国内的指数基金还处在发展的初期,即便是主动型基金乃至整个基金行业,也只能算是成长期,尚不能算成熟期,所以,目前也无法拿出让人信服的数据来证明指数基金和主动型基金的优劣对比。
但是我们能从马尔基尔的发言以及一些公开发言和数据统计中,看到美国证券发展史上的一些对比,还是颇有意思的。
如果剔除争论中情绪的表达,我们是能够看到指数基金的一些清晰的优势和特点的:
第一,追求完全复制对应指数的走势,从投资上来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透明度,可预期性强;
第二,费率相对优惠,成本相对要低一些;
第三,较少的主观影响,基本上不需要担心基金经理的违规和离职等风险,不会因为基金经理的离职而导致业绩和风格的快速变化;
第四,如果投资者对投资有着自己的理解,某种程度上,指数基金可以代替股票进行操作。
也就是这么几个特点,让声哥比较钟爱指数基金。
二、A股现阶段主动型基金仍然大有可为
虽然美国证券史上给了我们很有意义的参考,但是就A股现阶段来说,重视主动型基金也是必须的,目前A股的现状下,很多优秀的主动型基金还是能跑赢业绩基准和对标指数的。
第一,A股市场自身还处在机制建设的阶段,客观地讲,还不够成熟;
第二,普通投资者仍然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情绪波动大,对市场的理解和认识也还需要时间才能成熟起来;
第三,指数的编制方案还有很大的修正空间,但这需要时间,需要在发展中发现问题并逐步修正,比如2020年7月修改上证指数的编制方案,就是经过多年的实践思考后的一次修正。相信未来还会有很多指数方案会在发展中逐步修正完善。
总的来看,长期趋势上,指数基金投资更有空间,但每个阶段都会有不错的主动型基金涌现,从规律上看,这将会伴随资本市场的发展一直延续,也会在我们的投资生涯中反复出现。
所以我们也不会因为更钟意指数基金就放弃主动型基金的研究和配置,我们只做对的事情,哪个更有把握、哪个更有优势,在做好风控的前提下,选出合适的产品进行配置。
今天是2023年2月23日,主要综合指数继续窄幅震荡,细分指数方面,新能源、资源周期、证券公司相对表现好一些,市场没有出现明显的方向选择,就不再赘述了,相关内容可以看下今天的《基金大复盘:耐心等待调整结束》。
我是无声,每天坚持研究分析基金,
每个交易日一篇投资观察和思考,
每个交易日一条《基金大复盘》视频,
每周日发布周策略报告,
随时保持高效沟通和交流,一个坚持努力提高研究能力的基金投顾人。
觉得内容有价值,觉得悄悄盈、年年红基金投顾组合值得信赖,觉得顾问交流很重要,就点个赞,留个言,转发一下吧。谢谢。
【资讯分享】
1、三年期满,曾集中发行的三年期权益基金表现如何?(基金)
每日经济新闻2月23日综合报道,根据Wind数据显示,自2023年1月15日起,部分于2020年集中募集的国内三年期权益类公募基金产品正逐步解封,截至2023年2月22日,共有5只产品(A/C份额分别计算)已满三年之约。
Wind数据显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间,国内共成立了28只三年期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产品(A/C份额分别计算),具体类别包括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两类,但截至2023年2月22日,以上产品的累计收益首尾相差极大,达到了惊人的86.64个百分点,其中业绩最好的产品累计收益率达到64.3%,最差的仅有-22.34%,整体正收益率约6成。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后发现,于2020年下半年成立的三年期权益类公募基金产品的收益率普遍不佳。在采访部分国内公募基金行业人士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得知,以上业绩不好的三年期产品收益率拉胯主要因为两点:一是成立时间偏晚,没有赶上2020年上半年的普涨行情,只能无奈在相对高点接盘;二是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仍需磨炼,没有抓住2021年的结构性行情,又遭遇了2022年普跌,最终导致净值一路下跌。
2、全球新能源车龙头企业转向了?新车型或将加载这一零部件(汽车零部件)
界面新闻2月21日综合报道,根据欧洲监管机构公告显示,某全球龙头新能源车企已提交一份车辆变更申请,内容包括在其最新的自动驾驶硬件中添加一颗毫米波雷达。有趣的是,该车企的CEO曾在2021年高调宣布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将不会采用雷达设备,仅采用纯视觉方案。
同花顺数据显示,今日申万二级汽车零部件行业涨幅1.35%,排名第1,资金净流入3.53亿元,排名第5。
中银证券2月21日研报指出,某全球新能源龙头车企的打脸决定,充分说明当前的自动驾驶技术尚不能脱离硬件设备而全面转向软件程序,出于设计安全考虑,预计2023年国内前装4D毫米波雷达将突破百万颗,市场规模或将在2025年达到3至4亿美元。
3、《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金属新材料)
财联社2月23日综合报道,根据国家能源局官网公告显示,《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已于2023年2月22日正式公布,《指南》明确了储能体系的8大框架、205项标准,全面覆盖了储能体系的完整生命周期。
另据央视新闻2月23日综合报道,根据国家工信部官网公告显示,2022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750GWh,同比增长超130%,其中锂电的各组件产量均同比涨超60%,并带动产业出口总额突破3400亿元,实现同比增长87%。
同花顺数据显示,今日申万二级金属新材料行业涨幅1.2%,排名第2,资金净流入4.2亿元,排名第4。
华福证券2月22日研报指出,当前我国储能行业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草莽式转向标准化,一大批储能安全相关产品的销量有望持续增加,预计我国2022年至2026年间储能行业的年化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53.3%至69.2%之间。头条创作挑战赛
文章精选:
1、终于可以跟投了
2、关于银华天玑---悄悄盈的升级说明
3、关于银华天玑---年年红的升级说明
4、【重要】组合申购/升级教程
5、新入场的朋友该怎么办
6、重归基本面:2023年策略报告
7、有些事情,要给个交代
8、投资的细分方向:2023年2月策略报告(第1011篇周策略)
温馨提示: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管理型基金投资顾问服务由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投顾组合建议中可能包含银华基金管理的基金产品及其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产品。请投资者在使用基金组合服务之前,仔细阅读相关协议、业务规则以及策略说明书,充分了解组合详情及该组合的基金配置情况,确认该组合符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投资者投资基金投顾组合策略应遵循买者自负原则,在全面了解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风险收益特征、运作特点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基金投顾组合策略,谨慎作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银华基金不保证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也不做保本承诺。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投顾服务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为其他投资人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