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诚是什么意思呢?投诚就是叛离本方集团,投奔对方。无论你是起义也好,投降也好,都是投诚行为。在解放战争时期,国军无论是否与我方发生交火,只要是在我方的通牒下,接受改编的,都属于起义部队。
我们举两个例子,一位是陈明仁,一位是曾泽生。陈明仁早在我军进军湖南前,就已经秘密赶往长沙,与程潜商量起义之事了,等到四野南下,肖劲光一活动,陈明仁与程潜、王劲修等人马上率部起义,并未与我军发生交火,这是标准起义。
另一位是曾泽生,曾泽生是60军军长,在辽沈战役时驻守长春,长春围城,可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一场苦战,作为60军军长,曾泽生在与我军的战斗中也是不遗余力的。但在长春围城最后时刻,曾泽生还是举行了起义,投入了解放军的阵营,而曾泽生的待遇,一样是起义将领的待遇。
我看到一些人的说法,很多都在强行解释题主的问题,诸如什么“发生交火的就不算起义啦”,诸如什么“投诚比投降待遇好啦”,看到这些说法,实在有点无语。
除了起义将领外,另一类将领说投降也不正确,严格地说,叫“被俘”。起义待遇、被俘待遇,这是两种不同的待遇。这类将领有很多,比如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等人,他们的待遇一般都是进行思想上的教育,认识到错误的,会给他们安排工作。如果冥顽不化的,就要被关进功德林进行改造了。
这些人员中,最死硬的是黄维,此人直到被特赦,都坚持愚忠,死活不肯“背叛”自己的“校长”。气节固然可嘉,思想也是够反动的。
在解放战争时期,第一个起义的将领是潘硕端,潘硕端是云南人,出身于滇军系统,曾经在卢汉的率领下随60军出滇抗战,等60军抵达徐州会战前线时,台儿庄战役已经结束,60军奉命驻守禹王山,与日军进行了一场血战。
潘硕端在战斗中负伤,但他带伤坚持指挥,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潘硕端是一位抗日有功的国之功臣。
抗战胜利后,面对内战的形势,潘硕端却不愿打内战。潘硕端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在黄埔军校时,他有一位同住一间宿舍的同学,此时正在主持我方的东北战场,他当然就是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林彪了。
林彪主动给潘硕端写信,以兄称之,劝他反正,最终潘硕端克服种种障碍,成功举行了起义。潘硕端起义于1946年5月,此时,距离内战全面爆发还有一个月。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一下,在解放战争中,国军将领存在起义和被俘两种情况,起义的一般都会延续之前的职务,比如陈明仁,甚至有些级别还有所提升的,比如曾泽生。而被俘将领,基本上都会经过一番改造,改造成功的,安排工作,担任一些人大、政协的职务,比如王耀武、杜聿明等人,拒绝接受改造的,就继续呆在功德林深造,比如黄维,就是这样。
感谢您的阅读,敬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