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对华强硬派”并不是一个褒义词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13日到15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被外界视为“对华强硬派”的贝尔伯克首次正式访问中国,她先去天津参观了德国企业,随后与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一同坐高铁前往北京,两人共同主持了第六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就中德、中欧关系以及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沟通。外界很关注,贝尔伯克会给德国和欧洲带回一些什么样的信息。
这次访问受到舆论特别关注有三个大的背景。一是欧洲政要掀起“访华潮”,前来中国的既有主张对华加强合作、增强欧洲战略自主的政治领导人,也有在政治立场上更加“亲美”、对华立场偏强硬的政治人物。这表明欧洲整体上对华沟通、交流的意愿在上升,而且显得比较迫切。二是德国即将推出一份新的对华战略文件,负责拟定工作的正是贝尔伯克领导下的德国外交部,外界很关注此次访问将对该文件产生哪些影响,德国将采取什么姿态与中国打交道。三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华后,多次表态欧洲必须加强战略自主,不应成为“附庸”,这些言论在欧美引发震动,并事实上开启了欧洲政治精英对外政策大辩论。
在此背景下,一些美西方舆论、尤其是美国舆论很希望贝尔伯克来中国能够展示强硬,以“抵消”马克龙访华的“负面影响”。
但他们期待的场景并没有出现。贝尔伯克顾及了西方舆论的感受,但更多时候强调的是德中合作的重要性,比如说中国“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不赞成“脱钩断链”,期待在全球议题上同中方密切合作,等等。在同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见面时,贝尔伯克表示,愿同中方加强双边各领域交流合作,密切人员往来,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在天津参观德国企业的时候,贝尔伯克也表达了推动双方合作向更广领域拓展的意愿。有德国媒体称,贝尔伯克的某些表态“似乎是在向马克龙提供支持”。
2023年4月13日,天津,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参观弗兰德集团天津分工厂。
实际上,不管贝尔伯克来不来中国,说一些什么话,欧洲内部的自我反思和调整都会发生。包括贝尔伯克在内的欧洲政治精英,无论其价值观和个人倾向如何,最终在现实政治中都不可能太“放飞”,国家利益就是牵引风筝的那根线。说到底,这是欧洲自己的事,是它在思想上或者情绪上进入某种极端之后,必然会出现的一种回摆。中国与欧洲密切对话、妥处分歧、深化合作、携手并进的态度始终如一,是选择对华合作、共促和平与发展,还是选择分裂和对抗,加重自身危机也给世界带来更大麻烦,相信欧洲人是能够拎得清的。
交流总比断流好,对话总比对抗强。一些政治领导人在与中国深入接触之前抱有很深的成见,意识形态色彩很浓,但交流、接触多了以后,转变了对华打交道的方式。这种情况在德国并不少见。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她当政期间,德中关系发展迅速,不但加强了德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让欧盟在与美国的关系中更具主动性,她也因此被德媒称为“近乎伟大的总理”。还有与贝尔伯克同样出身绿党的前德国外长菲舍尔也是如此。对贝尔伯克而言,外界已经关注到,她对华的语调近来已经在发生微妙改变,希望她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能让其对中国的发展和中德互利合作有更加直观、生动的了解。
需要指出的是,“对华强硬派”在美西方舆论场中好像挺受欢迎的,但它并不是一个褒义词,已经成为缺乏理性和务实精神的代名词。中华民族和德意志民族都以冷静和理性而著称,我们期待贝尔伯克早日摘掉“对华强硬派”的标签,以成熟理性的态度推动中德关系持久发展,也为中欧关系的发展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对华强硬派”并不是一个褒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