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列表 / 科创中心 / 详情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需要国际一流科创人才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战场,涌现出了一批战略科学家、领军企业家、科技青年才俊等做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才。他们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披坚执锐,在高端产业发展中不断超越,在创新创业生态建设上善作善成。近日,上海科创办官方微信公众号“科创上海”推出“张江访谈录·科创50人”大型系列访谈,讲述他们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故事,激励更多有识之士共同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郁文贤
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首席科学家
坐标:青浦
领域:卫星导航
“难忘的经历太多了!”
当被问及北斗西虹桥基地
十年来有哪些特别难忘的事,
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
首席科学家郁文贤感慨万千。
记忆的闸门
也由此缓缓打开——
“2013年6月,原总装备部和上海市政府联合为北斗西虹桥基地授牌。这标志着长三角北斗应用示范工程这一国家重大专项正式落地青浦,并由此助推了上海乃至长三角北斗产业的集聚发展。”
“2017年3月,基地企业华测导航在创业板上市,当时整个北斗西虹桥基地都很振奋,我们既感到高兴,又坚定了发展北斗产业的信心。”
农家子弟
成长为卫星导航科学家
郁文贤,一名从上海松江农家院舍走出的卫星导航领域科学家。在30余年的科研生涯中,他忘我地投身于国防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和产业化并做出了突出贡献。
少年时期的郁文贤成绩好,又刻苦,进军校是他的梦想。1981年,怀着一腔报国之志,郁文贤考进了国防科技大学,将自己的求学深造和科学研究与“国防”二字深深地连接在一起。
博士毕业后,郁文贤留在国防科大工作。在实验室苦熬无数个日夜、付出艰辛的努力之后,他逐渐展现出过人的科研天赋,并于32岁破格晋升为教授。在国防科大,郁文贤和他的团队,孜孜不倦,研发了我国首台套雷达目标自动识别系统,研制了我国第一套空间目标监视战略相控阵雷达目标识别装备,多次立功受奖。
对于郁文贤来说,个人的待遇级别不是他最重视的,做一个扎扎实实的、不断“折腾”的创新创业者,才是他的理想与目标。他渴望能更好地融入新技术革命大潮中,并适度打破“军”与“民”界限,带领一支生力军异军突起。2008年,郁文贤转业,通过全球院长竞聘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同时,他也走向产业一线,开始自己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之旅。
在上海交通大学任院长期间,郁文贤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组织了新一轮的学科发展建设架构,创建了一系列学科交叉和产学研合作平台,承担了多个重点课题项目......在多个课题项目中,他尤为关注北斗系统的应用。“北斗卫星是我国继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旨在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以及大众生活提供广泛服务。但如何利用好它,并推动其走向产业化,仍是当务之急。”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正是看到北斗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郁文贤以科学家的战略视野和前瞻思维,向上海市政府建议并总负责长三角北斗应用示范重大工程。2013年6月,经多轮规划论证,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落地青浦,成为国内首个正式运营的北斗产业园区。
从2013年至2023年,随着时钟摆动、时光穿梭,如今这座“国内北斗产业第一园”即将迎来成立十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目前,基地已经成为国内产业链完善、集聚效应明显、具有全国影响力综合类北斗产业示范园区,是上海首批26个特色产业园区之一。包含着高泾路、高光路两大园区,集聚了华测、联适、海积、普适、道枢等百余家企业,打通了“北斗+”“+北斗”全产业链,产值从最初数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54.7亿元,平均年产值增长超40%,经过多年磨砺,基地正在迎来新的产业发展爆发期。
科创赋能
建设“北斗+”“+北斗”
全链新生态
从“0”到“1”、从小到强,园区企业从最初的10家到百余家……
近十年来,郁文贤欣喜地看到北斗西虹桥基地的破茧成蝶,这“离不开上海市和青浦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整合各种社会、高校资源,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了这一战略性先导产业,开创了政府主导、多源投放、市场化运营的基地建设与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与此同时,这座位于张江青浦园的“国内北斗产业第一园”崛起的背后,也倾注了郁文贤的大量心血。
倾力孵化培育,催发北斗产业新动能。在郁文贤的带动下,基地采取“引育并举”的举措:一是邀请卫星导航相关领域院士、专家组成高端智库,建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提供顶层战略谋划和产业布局咨询,搭建高端智力资源与企业自主创新对接平台;二是整合部分高校高端技术资源与卫星导航、空间信息等方面研究院所及技术平台资源,建设联合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形成“高校—研究院—产业平台”先发优势;三是建立科技、创业、投融资、政策咨询、基础服务等五大服务平台。基地成功孵化创业板上市公司总部1家、科创板冲刺企业多家、很多企业成为细分领域领先运营商,上海北斗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强化科创赋能,固强北斗产业硬实力。2019年,上海科创中心“四梁八柱”重要组成——北斗导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落户基地,郁文贤任平台总负责人。组建了60余人的科研团队,建设了国内规模最大的亚毫米级低速无人系统定位导航测试场和3000平米无人系统综合实验区,建立了“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智能探测与识别”“航天先进电子技术”实验室,取得30余项知识产权,就北斗产业“卡脖子”难题协同研发了多项技术成果,实现在天津、江苏、湖南等15个省市应用,并覆盖国防、测绘、国土、交通等关键领域。
与此同时,随着北斗系统覆盖全球,基地产业发展也逐渐步入全球化,近年来,基地与“一带一路”近40名官员、国际SOS组织企业等开展交流合作,建立了“中—芬大地测量联合实验室”“海外学生实习基地”等平台。
三次获得国家级荣誉、一次获得省部级荣誉的郁文贤,因在北斗产业领域的突出贡献,于2021年底喜添“张江示范区创新创业杰出人才”称号。谈及这些,郁文贤既感光荣,更感责任在肩。站在基地成立十年的新起点展望未来,郁文贤引用了“两弹一星”元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首任总设计师孙家栋的话——“天上好用,地上用好”。
“这句话的主体,指的便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如今,经过三代布局和发展,北斗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导航系统,而是代表着未来新时空的基石。”
郁文贤表示,近年来,上海及长三角区域北斗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北斗产业链已经完全打通,上海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综合PNT、空间信息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未来,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业的引领下,“北斗+”和“+北斗”的生态范畴将日益扩大,将带动超过千亿级规模产值,基地也将继续坚持高端引领,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北斗时空智能科创中心。
“上海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更是我将理论与实践、
科创与产业相结合的地方,
是我实现梦想的理想之地。”
这位北斗“老兵”矢志不渝地
在上海和长三角这片科创热土
守护着梦想开花。
张江访谈录·科创50人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