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走在这条曾经名为霍尔瓦特的大街上,已经是在外多年的游子,春节回来,不禁有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这条从哈尔滨老站延伸出来的大街,连接着如今的红博广场,老哈站仿佛与其遥相呼应。那里被老哈尔滨人称之为喇嘛台,曾经矗立着远东第一东正教教堂——圣尼古拉教堂。不过这对我来说,只是老哈尔滨人口中的故事,在我出生的时候,这座教堂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
这张拍摄于上世纪初的老哈尔滨照片,在正中央依稀可以看到教堂的轮廓,拍摄这张照片的人,应该是站在老哈站广场与霍尔瓦特大街之间的位置。如今这里早已物是人非,不过仍可以从留存的古建筑中找到老哈尔滨,东方小巴黎的影子。
如今这座龙门贵宾楼酒店,在周围的高楼的映衬下显得很不起眼,但在上个世纪初,它可是哈尔滨第一家豪华酒店,老哈尔滨人都称其为“戈比旦”乐园,如今仍保留的欧式建筑风格,或许能让人联想起当初的车水马龙。
走过龙门贵宾楼酒店,一栋同样是欧式风格的二层小楼映入眼帘,如今这已是红军街77号,省政府机关所在地。但在100多年前,这里曾是华俄道胜银行哈尔滨分行的所在地。这家名义上中俄合资的银行,实际上却是沙俄侵略中国的工具,清政府不但白白被骗走了初始投资的本金,还让其用清政府的名义大肆进行金融掠夺。如今想来不禁让人唏嘘,弱国无外交啊。
这座红顶三层建筑曾经是英国驻哈尔滨的领事馆,1932年的2月,日军侵占哈尔滨后,英国领事馆仍在继续开馆。直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英美对日宣战,英国总领事馆被日伪查封,其中的资料被日本人尽数获取,而英国外交人员直到第二年才被经南非遣送回国。2004年这栋几被荒废的建筑着了一场大火,3年后被如今的米兰婚纱入驻,直到现在。
这栋曾一度隐藏在电力大厦背后的小洋楼,曾经是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馆,建立于1920年。直到2011年电力大厦被拆毁后,才得以重见天日。这栋楼原名“吉别洛—索科大楼”,因其主人是意大利人彼得·伊万诺维奇·吉别洛—索科而得名。千万不要小看这位,据说当时曾是哈尔滨最有影响力的房地产商之一。整栋楼设计很美,尤其是小洋楼的顶层装饰,只可惜装饰物在当年的运动中,被拆的干干净净。
黑龙江省博物馆原名莫斯科商场,始建于1906年,是哈尔滨市最早的商场之一,当时位于广场中心的圣尼古拉教堂是整个哈尔滨市人流最密集的地方,庞大的人流自然带来无穷的上级,因此当时的莫斯科商场成为哈尔滨作国际商埠的象征。
走了不到一站地的距离,让我仿佛再次回首了古老霍尔瓦特的大街百年历史,不过用这个名字也有些不贴切,因为在百年历史中,这个名字仅仅被正式使用了不到5年。1921年以前,这里因连接哈尔滨老站,而被称为车站街。到了1921年接管中东铁路的苏联人将其改名为霍尔瓦特大街。但好景不长,当时市局动乱的中国军阀林立,1925年后的哈尔滨进入多方共管时期,因此短暂恢复了车站街的名字。
日本侵略东北后,伪满政府又将其改为三公街,这里的三公指的分别是日本大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侵华日军的师团长多门二郎,投降日军的大汉奸张景惠。战犯和汉奸被称为“公”,真的可以说是对当时现实的最佳讽刺。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庆祝哈尔滨解放并在此回到中国人自己的手中,这条对于哈尔滨意义非凡的大街,被改名为——红军街。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条独属于自身特质的大街,巴黎有香榭丽舍大道,纽约有第五大道,北京游长安街。而哈尔滨,除了商业气息浓重的中央大街,这条红军街,更能代表哈尔滨的历史韵味。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