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真经?
修佛不为成佛,那何为佛教呢?
得救之道是什么?
本文解答这三个问题。
本文文字约2200字,约需要3-5分钟。
王志文主演的电视剧《天道》,在国内几经删减才得以上映;
原著《遥远的救世主》也是删减过多次,成为很多人的枕边书,甚至被混沌大学李善友校长拿来做案例分享。
《天道》中,男主丁元英为送女神芮小丹一个礼物,要帮助贫困县的贫困村王庙村脱贫,在制定好战略后,为求心安约着好友韩楚风去五台山问道,用十万元去敲大师的门没敲开,却用一首看似违背伦理的诗给敲开了,在这里只看一下此诗,不作详细解读:
悟
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哪个前生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
用此诗,敲开门,与大师交流佛法,祈求心安,在其中谈及很多看起来高深的宗教理论,在此不作一一陈述,对其中的难点来进行一下解读。
一、何为真经
这是智玄大师拷问丁元英的一个问题,丁元英答复如下:
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碦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槃。
解读:
这段内容描述了一种修行和觉悟的道理,涉及佛教的概念。
真经是指能够达到寂空涅槃(彻底超脱生死轮回)的最终方法,可以通过悟性来理解,但不可修行。
修行和悟道是两种不同的层面:修行在于积累功德以成佛,强调求取;悟道在于明了本性,强调认知。
修行以行为来规范自己的内心,通过遵循戒律来约束自己的心灵;而悟道则以内在的自性来引导行为,觉者从内心产生戒律并遵循。
修行者依循戒律来规范心灵,避免陷入恶果。对于那些坚定信仰但尚无亲身证悟的人来说,他们将会依附于因果关系和心念的循环中,这种状态是生死轮回的本质。
相反,真正觉悟因果的人会在“无住”的状态中自然而然地遵循戒律,他们既无欲望,也无不欲;既遵循戒律,也不受戒律约束。
这种状态是涅槃的境界,意味着超脱生死轮回,达到寂静的极乐世界。
总的来说,这段内容讨论了修行与悟道的区别以及如何通过修行和悟道达到涅槃的境界。修行强调行为和戒律,而悟道强调自性和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修行者需要遵循戒律,而觉者则能在无住的状态中自然而然地实现戒律。
二、修佛不为成佛,何为佛教?
这个问题,也是智玄大师的拷问,丁元英回答如下:
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碦。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晚辈个人以为,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解读:
这段内容讨论了佛教中的觉性、人相和教义,以及佛教在不同层面上的理解。
首先,佛指的是觉性,而非人。人人都有觉(佛)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觉(佛)性就等同于人。人的形相是有生灭的,而觉性是无生无灭的。
当我们觉悟时,觉性显现;当我们受到障碍时,觉性被尘埃所遮蔽。当障碍消除时,觉性显现;当障碍完全消除时,达到涅槃境界。
在佛教中,觉行圆满之佛是以人的形象出现的。
然而,圆满也意味着有止境,这与佛教所强调的无量觉行是相悖的。阿弥陀佛代表的无量,所以佛法的觉行也应该是无量的,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这是究竟圆满的境界。
这段文字进一步讨论了佛教在不同层次上的理解:
总之,这段内容讨论了佛教中觉性、人相和教义的概念,以及佛教在不同层面上的理解,强调了佛教在精深、浅义和众生层面的不同内涵。
三、得救之道是什么?
此问,是在智玄大师知道丁元英的计划之后,预判了结果,丁元英会招致有识之士的谩骂,所以提出得救之道怎能是杀富济贫;
于是,韩楚风问到,如果杀富济贫不是得救之道,那么是什么?
接着智玄大师回答如下:
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妙在以扶贫而命题。当有识之士骂你比强盗还坏的时候,责骂者,责即为诊,诊而不医,无异于断为绝症,非仁人志士所为,也背不起这更大的骂名。故而,责必论道。
解读:
这段内容通过使用一些比喻和隐喻来表达某种道理。在这里,投石击水是一个象征性的动作,即使没有产生巨大的浪花,也会产生波纹。
这里暗示的是,通过扶贫这样的命题,可以引起关注和反思,即使影响不大,也能产生一定的效果。
当有识之士指责你比强盗还坏时,责骂者实际上在对你进行诊断。责骂是诊断的过程,但如果仅仅进行诊断而不给出解决方法,那就像宣告绝症一样,不是真正有仁爱和志向的人所为。
为了避免背负更大的骂名,责骂者必须论道,也就是说,他们需要在指责的同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这段内容通过比喻表达了一个观点:在丁元英被骂的同时,别人会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仅仅是诊断问题。
这样的做法才符合仁爱和有志向的人的行为准则。同时,这段文字也强调了通过扶贫这样的问题引起关注和反思的重要性。
总结
以上三段,是在五台山论道中的难点,今日给大家带来一点解读,希望大家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