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将着重于照片后期色彩的运用以及调控。
如果想了解更多摄影干货,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摄影说说给你安排!
本章目录
(一)色彩理论
1.颜色的搭配,颜色组合
2.各种主要颜色的特点和运用
(二)影调和色彩的控制
1.颜色的亮度和饱和度介绍
2.颜色的亮度和饱和度与影调的关系
3.光线分析
4.光线分析与影调和色彩的关系
(三)海量实例告诉你后期思路
一
色彩理论基础
爱好美术或摄影的朋友,对上图会比较熟悉。左图为三原色示意图,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颜色基本由这三种原色互相搭配构成。构成的颜色可分为两种:暖调和冷调,而这两种色调之间的搭配和撮合,能表达不同的情绪。
01 颜色的搭配,颜色组合
引入颜色搭配之前,我先介绍各种颜色之间的特点和自然界中常见景物的颜色。
示意图分为冷色和暖色,首先黄色和橙色的特点是明亮、温暖,自然界中多出现在太阳附近区域、花朵。
红色是自然界最为突显的颜色,常见于日出日落天空云彩。品红在自然界比较少见,其强度非常强,日落之后、日出之前(Blue Hours)天空出现品红/粉红色的色调,像是花朵(牵牛花)也会呈现出品红/紫色。
冷色调中,蓝色较为常见,例如蓝天、水流、阴暗处;大家比较喜欢的绿色,森林、植物绿叶的颜色。青绿色通常是湖水、海水、冰川融水的颜色。
我们在自然界在看到的颜色,都是它们展现的现实/真实的颜色。后期时要遵循这些自然规律,切勿颠倒是非黑白。
在尊重自然界现实颜色的前提下,我们在后期对颜色进行调整,目的是为了突显主体、层次、呈现空间的三维立体感,表达拍摄者的情绪。
02 色彩搭配(实例讲解)
颜色和谐可以为图片增色不少,颜色搭配不合理亦可以把大片变废片。
邻近色系:邻近的颜色组合在一起,通常覆盖范围限制于两种主颜色之间。例图有两种主要的颜色:绿色和浅蓝色。
当两种邻近的颜色搭配在一起,并且覆盖了从浅绿到深绿,以及水流的浅蓝,色块之间紧密挨在一起,给观者一种和谐的感觉。
有一点要注意,如果我们再扩展整个颜色的范围,会出现缺失邻近色系的特点,同时让色彩不和谐。
互补色系:所谓互补色是指在色环上相对的两种颜色,可以在色环上扩展一到两个色度(例如:深橙色、橙色、浅橙色),常见的互补色系运用有冷暖互补。
无论在绘画还是摄影,只要在其中加入中互补色对比就会产生非常吸睛的画面效果。
分离互补色系:分离互补色是一种色相,与它的补色在色环上的左边或右边的色相进行组合。分离互补色可由两种或三种颜色(同时搭配左右两边的色相)构成。
进行分离互补色的搭配,可以通过明确处理主色和次色之间的关系达到调和,也可以通过色相有序排列的方式达到和谐的色彩效果。
品红/紫色、蓝色对立色块是黄色和绿色,黄色和绿色是从品红和蓝色对立分离出来的颜色组合,这三个色彩组合形成了分离互补色系。
分离互补色系比较难掌握,但在某些情况中很实用,例图中前景紫色的花和对立的绿色以及远处黄色,三种主色彩组成分离互补色系
同色系:很简单的色系,常见于黑白片,其白、灰、黑就是同色系的例子
三分色系:色环上三等分的颜色组合在一起,十分接近分离互补色系。而三分色系的不同点在于将三等分的颜色组合,这些颜色不一定是互补色。
例图中河流和阴影处的颜色为蓝色,草地是绿色,天空云彩是红色、橙色。三种颜色在色环上形式三等分的关系。
后期处理时需注意,自然界中的红色会扩展为邻近的颜色比如:深红、浅红,此时三分色系的概念会变得比较模糊。
四分色系(双对立色系):色环上的四种颜色组合在一起,注意这四种颜色是两两相对,组合了两组对立互补的颜色。
例图中,前景品红色的花和绿色的草地是一组对立互补色,天空中蓝色和云彩的橙色也是一组对立互补的颜色。
二分色系:色环中相隔两个色度的颜色组合在一起,例图中橙黄色和蓝色是形成二分色系,他们之间相隔了红色和品红两个色度,这类日照金山的片子经常会运用到这种二分色系。
铺垫了这么多色彩的基础知识,不过在自然界中颜色情况十分复杂、混乱。我们可以通过后期对图片进行颜色调整,使颜色更加和谐。
前期寻找一些色彩和谐的景物、天气条件,利用天空日出日落的艳丽配合景物,或者利用花朵的颜色作为前景平衡画面色彩。
这些例图我有一部分是利用了滤镜拍摄,像是ND镜CPL偏振镜在前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些滤镜可以让图片在前期已经具备一些色彩的基础,而色彩的基础也决定了后期调整力度和空间。
有些情况前期运用了滤镜之后,后期的调整就变得省时省力,轻松达到和谐的效果。
我在拍摄风光一定要尊重自然背景和现实颜色的重要性,不可以把明明是绿色的东西变成是蓝色的东西,懂得这些色彩理论其实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拍摄到突兀的景物,破坏画面的和谐。
二
影调和色彩的控制
很多朋友在处理一张片子后期的影调和颜色时,多少可能感到困惑或者无从下手。到底这一块区域调整亮些还是暗些?这块区域的颜色到底偏暖调些还是冷调?
有不少刚入门的风光摄影爱好者可能喜欢把所有颜色的亮度和饱和度都调较高。而这恰恰是会使一张图片变得非常杂乱,颜色并不和谐,让观看的人不知道看哪好,缺失一个方向感和主体。
大家都知道摄影是一门光的艺术,光在摄影中的地位非常高,而光也是决定了一张片子的明暗度和颜色的重要元素之一。光的角度决定了一个景物的立体感,哪里是暗,哪里是亮。
光线没那么刺眼的时候,暗的地方颜色自然稍微偏冷,亮的地方自然偏暖。一张片子从暗到亮,从冷到暖都有,就能为整个画面增添立体感。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风光摄影时机都选在日出或者日落时分。
接下来我们看看不同颜色是怎么生成。同一种颜色可以在亮度和饱和度强弱程度影响下衍生出不同版本颜色。例如橙色里面有暗橙色和亮橙色;淡橙色和浓橙色。
在上图里,我们可以看到颜色蛋糕切图,从蛋糕的底部往上方向轴是亮度对颜色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在蛋糕上面的颜色十分明亮而越往下越暗甚至完全黑色
另外从蛋糕中心点往外发散方向轴是饱和度对颜色的影响,越往中心方向颜色越淡越往外围颜色则越浓。
为什么要说这个呢,这是因为在风光摄影后期处理中,我们能根据我们想表达的主题去控制这些色彩以及影调怎么表现。
譬如,颜色在高亮度和饱和度的时候能呈现充满生命力的感觉,而颜色在低亮度和饱和度的时候则有令人觉得昏暗,模糊的感觉。
关键词:明,暗,冷,暖
思路:根据想表达的感觉和主题
该亮的地方亮
该暗的地方暗
该冷调的地方冷
该暖调的地方暖
我们在拍摄时可以根据这四个关键字,表达出我们所需要的感觉和主题,利用颜色的明暗冷暖塑造三维空间立体感。
回到刚才前面所说的思路,通常在有直射光照到的地方能容纳比较高饱和度和亮度的颜色,其次是映射光的区域,而没有光照到或者映射到的区域则颜色较低饱和度和比较暗。
例如日落或日出时光线照耀到的云彩和太阳高光区域,这些都是能容纳高亮度和饱和度的颜色。我们在处理的时候尤其得注意这一思路,每一个区域都根据光线的情况来控制颜色和明暗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观看起来比较自然,不会突兀。
三
实例告诉你后期思路
实例分析1
《Mountain Flowers Sea》
摄于加拿大Pacific Range
我在处理图片时习惯对图片的光线情况进行分析。
这张片子的光线是从画面右边的太阳照射进来,有些云稍微挡住了太阳光的照射,所以前景的花并没有被直射光照射到,只有映射光。
整张片子的主体是花海还有背景太阳光照射下的雪山和冰川。在处理这张片子当时我马上就判断了背景的雪山和冰川肯定是拥有高饱和度和亮度的颜色因为被直射光照射到(直射光区域)。
其次是拥有映射光的前景花海(映射光区域),最后就是画面中没有被光照到的暗处(无光区域)。
有了这么一个分析在,我就可以调整整张片子各区域的颜色和明暗度了,根据从暗到明,冷到暖的原则。Raw文件显得有点偏冷,我把整张图片的白平衡稍微调整回趋向暖调。
前景的花海加上暖调显得有生命力,并且把视线引导向背景雪山冰川。
我通常喜欢整个画面的颜色饱和度多于单纯调整局部的颜色饱和度,因为这样允许我看到整个画面根据光线角度而引起的颜色饱和度变化,从而避免单纯调整了某个区域而忽视了对其他区域的画面效果影响。
▲Mountain Flowers Sea直方图
TIP提示:当调整颜色的亮度和饱和度的时候,记得注意看一下直方图,确认一下有没有使高光溢出。尽管我有时候为了效果会让某种颜色高光处有一点点溢出,不过让大范围的高光溢出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实例分析2
《Blue Dream》
摄于华盛顿州雷尼尔山
这张图片符合上述的邻近色系,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如何将观者的视线引向中心点?利用上述明暗冷暖的思路对其进行后期调整。
处理后的成片,同样按照光的方向,集中增强画面光亮处主要颜色的亮度和饱和度,突出主体。在这张片子里主体是蓝色的水流引导线和雪洞的蓝色,暗处区域是黑色或者深蓝色一直随着光线强度渐变为浅蓝和白色,很好地展现了整个空间的三维立体感。
我只是轻微把对比度和整个画面蓝色增强一点点就已经达到Photoshop处理后的色彩效果。另外为了加强逆光光线的效果,我让高光处过曝了些,并且通过模糊加强了Raw文件里的水雾效果。
实例分析3
《Caldera Clearing》
摄于俄勒冈州火山湖
准备处理之前我们还是对画面各个区域的光线情况进行分析,这样能让我们对影调和颜色有一个排序,哪里要亮些哪里要暗些,哪里要增强色彩饱和度,哪里不需要。
美国冬季的俄勒冈州火山湖,摄于日落时分,整体光线并不是那么强,除了天空云彩部分有直射光照射,其余区域为映射光、反射光或无光区域
根据之前所说的思路: 有直射光照到的地方能容纳比较高饱和度和亮度的颜色,其次是映射光的区域,而没有光照到或者映射到的区域则颜色较低饱和度和比较暗和偏冷调。
前景白色的雪有一定程度的映射光,所以这里处理成依稀有天空云彩的颜色。
湖中天空倒影色彩因其为反射光,色彩亮度和饱和度处理得自然比天空要低,这个是简单的物理常识和自然定律。而天空云彩因其为直射光,我们可以稍微加强对比度,色彩亮度和饱和度。
树以及其阴影处区域偏冷调并且颜色饱和度和亮度低,而因为树上盖有白雪,白色的雪有一定程度的映射光,所以我稍微把亮度提升并添加冷色调。
整个场景摄于一场风暴结束之后,当时云雾弥漫,在这种情况下颜色的饱和度和亮度并不是十分高。后期处理时尽量不要把颜色饱和度拼命往上调。
以上三个实例基本上都是基于颜色组合、搭配、明暗度以及饱和度的关系做出调整。经过这种处理后的照片,可以很好地呈现我们拍摄者相表达的想法,后期出来的效果必须是基于现实基础上,让观者充分感受到你的意图,同时不会感觉到突兀,也带出了三维空间立体感。
本期总结
一张图片的色彩和影调非常重要,它们能使片子异常出彩,但如果处理不恰当的话,大片也能秒变废片。建立起一双准确的眼睛和后期处理感觉,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练习,并且拍摄时需要对现场光线情况有一个深刻印象。
希望大家能从这篇笔记学到有用知识和我后期处理的思路。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涉及许多色彩理论,我这次无法全部统一归纳分享给大家,有兴趣的影友可以看看一些关于色彩理论的书籍,结合拍摄实践去运用。
NiSi微分享摄影师
潘玮浩Weihao 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