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美军最大的优势就是美国空军,可以说美国空军的狂轰滥炸,让志愿军在抗美援朝初期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志愿军为了应对美国空军的轰炸,部队行军、后勤运输一律昼伏夜出。其实战争之初,志愿军高炮部队就与美国远东空军展开了一场只要你炸不死我,我就要把你打下来的血战,只不过关于高炮部队的作战资料一直较少,今天就让我们了解一下高炮部队与美国远东空军,惊心动魄的鏖战。
朝鲜战争爆发后,鉴于南朝鲜部队节节败退,北朝鲜部队则步步紧逼。美国不仅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非法通过涉朝决议,组建联合国军,还出动海军和空军支援南朝鲜军队,并派第7舰队驶向台湾海峡,拉开了中美之间较量的帷幕。
战争爆发后第三天,中国发表了一份措辞强烈的政府声明,但美国并没有当回事。当时中央军委分析,战争一打响,中朝边界鸭绿江上的三座桥梁,就成了我们援助朝鲜的主要通道了,那么必将成为美国远东空军轰炸的一个重点。
为了保卫三座江桥和鸭绿江上的重要发电站,水丰发电站,中央军委于7月8号到10号,下令将高炮4个团,当时高炮第1团、第4团、第17团和第18团,从中南和华东调到鸭绿江,保护江桥和水电站。但是4个高炮团到达鸭绿江边后,在进行战斗部署的时候,却遇到了1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美国要轰炸这三座江桥和水丰发电站,它的主要的入侵航线是在朝鲜一侧,那就是说他从朝鲜来轰炸江桥,而我们的高射炮部队,只能在中国一侧部署,这样就形成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可能美军的飞机投下的炸弹爆炸了,我们才能开炮射击,这样就不可能有效的保卫这三座江桥。
周总理得知后,立即指示中国驻朝鲜临时代办柴成文,火速与朝方联系,就高射炮过江掩护鸭绿江桥事宜,征求朝方的意见。朝鲜内务相刚吃过美军轰炸新义州的苦头,一听说中国高射炮要过江保护江桥,顿时喜出望外。
就这样,志愿军一部分高炮连秘密渡过鸭绿江,在鸭绿江南岸的朝鲜境内,展开部署迎接战斗。1950年7月13日至8月3日,远东空军对北朝鲜的4个工业城市,进行狂轰滥炸,北朝鲜的工业目标几乎全部被摧毁。
远东空军的司令官甚至还叫嚣着,要对中国的沿海城市进行轰炸,这给中国政府敲响了警钟。1950年8月7日,东北防空司令部成立,统一指挥高射炮兵第4 5 17 18 ,4个团的防空作战。1950年9月15日,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成功逆转了朝鲜战局,9月23日今日成下达全军撤回三八线以北的命令。面对远东空军对北朝鲜轰炸的步步北移,东北防空司令部,也向保卫鸭绿江桥的个高炮团发出指示,做好战斗准备,严阵以待。
1950年10月1日,麦克阿瑟向朝鲜人民军发出了最后通牒,朝鲜内务相紧急来京,带来金日成的亲笔信,期盼中国能够出兵援助,苏联方面也希望中国援助朝鲜,艰难的历史抉择终于摆在了新中国领导人面前。
当毛主席问聂荣臻,我们出兵在军事上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聂荣臻说,朝鲜军队没有制空权,地面防空武器也很少,军队刚集结完还没有发起攻击,就遭到美国空军的轰炸,损失了战斗力,从后方向前线运输的作战物资,也多半被飞机打在了路上。
我军进入朝鲜作战,同样会遇到这个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快的办法,就是叫苏联援助我们高射炮,并尽快从陆军中改建高射炮部队。看来空袭与反空袭,轰炸与反轰炸,已成为关系到中朝两国,能否在朝鲜战争中取胜的关键问题。很快北京方面将关于解决这一问题的计划,发报给了斯大林。
1950年10月19日,朝鲜首都平壤陷落,战局危急。6月19日黄昏,志愿军第40军、42军、38军、39军,及三个炮兵师开始隐蔽入朝。高炮14团抽调两个中高炮连,一个小高炮连,一个高射机枪连组成,第一梯队,随38军和42军从集安鸭绿江入朝,掩护保障38军炮兵师的空中安全。高炮一团团长王思谦率领三营和两个机关炮,连尾随39军和炮兵第八师,从长甸河口鸭绿江入朝进入云山地区,掩护保障炮兵师的空中安全。
为加强防空作战的指挥工作,1950年10月23日,毛主席颁发了建立军委防空领导机关的命令,命令说为建立全国性防空机构,决定以民航局现有机构为基础加以充实兼做防空工作,并命令周士第为防空司令,钟赤兵为防空政治委员兼民航局长。
与此同时,部队过江后发现,美国鬼子飞机在空中飞,晚上用气球吊着探照灯撒一路,见人就打,见牲口也打,看见什么打什么。就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组成大部队入朝之际,联合国军正弥漫着极其乐观的情绪,最乐观的还是美国军方的上层。纽约时报的社论写道,只要在中朝边境不发生意外事件,这场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美军中甚至流传着感恩节前将回到日本或美国的消息。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构组成,随后志愿军第一次作战会议召开,彭德怀说,我们是战略反击,作战方针应以运动战为主,以阵地战和游击战为辅,具体部署是以部分兵力牵制东线之敌,集中主力于西线。
就在这一天中国军队与联合国军队的战斗,在朝鲜北部的西线和东线打响了,并由此演变成一场长达2年零9个月的规模巨大的战争,10月25日也因此被中国政府确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志愿军入朝后开始在东西两线牵制敌人,阻止联合国军向北进攻,高炮一团跟随第39军,在西线云山地区作战。当时的形势,是联合国军正以13万余人的兵力,分东西两线多路向中朝边境进逼,并企图在11月23日,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审时度势,电令志愿军放弃原定向龟城、泰川等地开进的计划,采取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方针,利用出兵参战的突然性立即部署作战。一方面在东线有42军的两个师在黄草岭,赴战岭地区进行防御,牵制东线之敌。另一方面在西线,以第38军、39军、40军、42军、50军、66军在西线于运动中歼敌,制止联合国军向北推进稳定战局。
云山之战就是发生在西线的一场重要战斗,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高炮一团团长王思谦,率领着他的三营和两个高射机枪连,尾随着39军进入朝鲜,向云山方向进军。但部队进入朝鲜之后,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白天敌人的飞机一架接一架,顺着山沟贴着树梢来回的巡逻,见人打人,见车打车,高射炮部队的重装备车辆白天根本没法行军,由于此时还是秘密入朝,因此只好夜间行驶。可是逃难的朝鲜老百姓成群结队往鸭绿江这边跑,人群、牛车、马车挤满了道路,行军异常困难。39军已经在云山地区包围了敌人,准备要发起战斗了,高炮一团的部队还堵在路上,到不了位。不久云山战斗打响,一夜激战,39军就把敌人彻底歼灭。当时的情况说打的是南朝鲜的部队,实际上打完一看是美国骑兵一师的第8团和第5团。
地面部队结束战斗后,高炮一团才到达位置,39军命令高炮一团,掩护打扫战场的部队。为了查明骑兵八团的下落,远东空军派出F-80和F-47飞机,飞到云山上空侦察。39军打扫战场的小分队被发现后,敌人开始从空中进行猛烈轰炸,高炮一团为了掩护小分队便开炮对敌射击。当时高炮一团装备的是缴获日军的日式75毫米高炮,非常落后,没有炮瞄雷达和自动指挥仪等先进装置,完全依靠观测手和指挥员的目测来判断敌机方向、距离、高度和飞行速度。从观测手报告到指挥员下令,一套完整程序下来最快也得几十秒钟,而美军飞机的速度、机动性和火力在当时世界上是比较先进的。
云山战役中,美国出动的飞机就有先进的F-80喷气式战斗轰炸机,其平飞速度高达每秒钟258米,俯冲时接近音速,爬高可达13,400米,装有6挺12.7毫米机关枪,每秒能发射子弹120发。这是高炮部队入朝之后打的第一仗,战士们在国内从没见过喷气式飞机,更没有进行过这种快速目标配合训练,初次上阵就对付这么快速的飞机,使用的又是非常笨重落后的日式75毫米高射炮,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刚开始上阵时大家一下子都蒙了,炮炮都是马后炮。三营营长一看,这样打,高射炮会被敌人一个个的都打掉,于是把射击距离定到1800米,把炮弹的引信信管装定在4秒上,也就是说炮弹出膛4秒钟就要爆炸。第一个齐放一打出去,奇迹发生了,一架F-80就给打掉了,这一打掉就把战士们的士气给打起来了,越打越勇。战斗中九连连长喊出了,只要你不把我炸死,我就要把你打下来的口号。
经过两天的战斗,高炮一团用日本20年代末制造的高炮击落敌机两架,击伤敌机10多架。云山战役是这支高炮部队的首次胜利,首次以劣势装备打败了美军的优势装备,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高炮部队的士气,也拉开了抗美援朝防空作战的序幕。
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云山之战被日本陆军自卫队作为模范战例,收入《作战理论入门》一书。
云山大捷之后,美国空军对鸭绿江3座大桥和水丰 发电站,展开了疯狂报复,我高炮部队又将如何以少而落后的高射炮,与骄狂的美国空军斗智斗勇呢?敬请关注我,以便查看下期《激战鸭绿江》。
回顾这段历史不难发现,武器装备不是决定战场胜负的唯一因素,人才是关键。我军虽然装备、后勤落后,但战术和作战思想,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志愿军不畏艰险、迎难而上、顽强不屈的作战意志,和在战斗中不怕流血牺牲精神,保障了我军在面对优势的敌人时,依然能够打出我们的军威国威,依然能够化被动为主动,或许这才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