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时期,日趋强大的后金,对明朝政权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他们肆无忌惮地侵犯边境,屡次挑起边关冲突。忍无可忍的明神宗朱翊钧,决定予以痛击。他调集明朝10万精锐部队,分四路大军直扑后金,意图一举歼之。但精明的努尔哈赤抱定“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原则,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在短短一周之内,就让明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当时的明军并非孤军作战,还拉上了一个盟友,那就是藩属国朝鲜。朝鲜也够仗义,非常爽快地从政治和军事上予以了大力协助。毕竟在1592年,日本人丰臣秀吉悍然入侵朝鲜时,明军可是提着脑袋,在名将辽东总兵李如松的率领下,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力挽狂澜,夺回了李氏朝鲜政权,打得丰臣秀吉落荒而逃。
但是,战争不仅仅看义气。尽管朝鲜方面竭尽全力,但还是没能止住气数已尽的大明王朝的颓势,一场惨败下来,朝鲜军队全军覆没。
不过,这场战役恰恰给后金政权提了一个醒,让满人明白,朝鲜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于是,努尔哈赤死后的第二年,皇太极为了解除后顾之忧,派遣阿敏率3万铁骑,发兵朝鲜。
经过3个月的战争,彻底打趴了仁祖李倧,迫使其签订了《江都和约》。朝鲜历史上称这场战争为“丁卯胡乱”。
但李倧对表面强大的明朝仍抱有幻想。阿敏前脚刚走,他后脚就又投入了明朝的怀抱。
1636年,后金政权改国号为“清”。皇太极以朝鲜“屡败盟誓,助明害我”为由,率领10万清军再次入侵朝鲜。皇太极这次是抱着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准备彻底解决朝鲜问题,好腾出手来专心对付明朝。因此,战争进行得十分激烈和迅猛,在短短的12天后,清军就兵抵朝鲜王都汉阳城。
此时的汉阳城内“上下惶惶,罔知所为,都城士大夫,扶老携幼,哭声载路”,惊骇之余,李倧也只好将王室成员藏匿避难,自己率文武大臣及前来勤王的军队,撤退至南汉山城的一个坚固堡垒中,同时火速派出使臣向皇太极请求谈判。
清军没有理会李倧的请求,继续挥师追击,将李倧等人围困在汉城山长达45天之久。无可奈何的李倧,只得答应皇太极的要求,出城投降。
受降仪式设在皇太极驻跸的三田渡。李倧率百官脱去官府,徒步前往,向皇太极三跪九叩,奉清朝为正朔,甘愿成为清朝藩属。并送质子两人入清朝,皇太极由此赦免了李倧。
这场战役,朝鲜史称“丙子虏乱”,书写了朝鲜历史上极为尴尬的一页。
其后,在清朝的授意下,李氏朝鲜为表忠心,决定在三田渡建碑造阁,以歌颂皇太极的功绩。但这一想法,遭到了朝鲜上下的一致反对,工程修建一直处于半停工的状态,“守直无人,材瓦铁物及其它所用诸具,积在旷野无人之地”。
朝鲜所有的大臣都将此事视作“国耻”,甚至找不到人撰写碑文。在李倧的威逼利诱下,李景奭勉强应承下来。但清朝对碑文极为不满,作了大幅修改后才定稿。
在清廷的监督和催促下,整个工程一直拖到1936年9月才完工,碑身上分别用满、蒙、汉记述了皇太极征讨朝鲜的过程和原因,并确认了朝鲜和大清的宗藩关系。在碑文的最后,还赋诗一首,歌颂了皇太极的英明神武。
石碑原本为两块,但在树立不久,即遭到人为破坏。其中一块不知所踪,只剩下驮碑的龟趺。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1895年2月,石碑遭人推倒并被深埋土中。1913年又被重新竖起。1956年,韩国人认为这是“国耻”,再次将它埋葬地下。8年后,一场大雨又奇迹般地将石碑冲出,使得它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里,韩国政府决定将它重新树立,以便让全体国民铭记这个民族耻辱的象征,并将它保护起来。
2007年2月3日,“丙子虏乱”过去了370周年之后,石碑再次遭到蓄意破坏,有人用红漆在上面喷上了“撤、370、去丙子”等字样。25天后,肇事者朴某被抓获,至于他作案的动机,则是认为这样的“耻辱碑”不该被树立,更不该在大庭广众之下供人瞻仰。
其后,韩国政府对石碑进行了修复。
2010年,“大清皇帝功德碑”被最终迁至松坡区蚕室洞47号石村一片绿地上。
(参考资料:《清史稿》《明史》《朝鲜王朝实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