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授衔中,共授予1048人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和少将军衔。在这份授衔名单中因为错综复杂的历史关系也产生了很多争议问题。例如贺晋年和钟伟的少将军衔,王近山的中将军衔等等,但这些将军们至少也成是名列开国将帅的名列了。但总比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少将军衔都没获得,仅仅获得大校军衔的将领们强多了。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1955年授衔时8位特殊的被授予大校军衔的开国功臣:
徐介藩
论资排辈,徐介藩即使和元帅和大将相比也毫不逊色。徐介藩生于1901年,1923年便加入了中国共青团的前身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徐介藩考入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第三期的学生。1926年徐介藩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前往苏联航校学习,之后又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1931年徐介藩加入苏联红军,后随军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1948年徐介藩回国。新中国成立后,徐介藩先是担任中国驻苏联赤塔总领事,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担任司令部办公室主任。后随陈赓回国创建著名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并任装甲系系主任。
1955年授衔时黄埔四期的林彪被授予了 元帅,黄埔五期的许光达被授予了大将,而黄埔三期的徐介藩虽然资历很老,并且参加了大革命。但由于其长期身处苏联,没有参加土地革命和抗战,仅在解放战争晚期回国。所以最终仅被授予了大校军衔。不过在1961年,中央军委晋升徐介藩为少将军衔,使得徐介藩也成为了开国将军之一。
尹先炳
尹先炳1930年参加红军,由于其作战勇猛,很快便受到提拔,至抗战初期已经担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百团大战时的尹先炳已经是冀鲁豫军区湖西军分区司令员、129师新编11旅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尹先炳先是在晋冀鲁豫军区担任旅长,后至二野担任第16军军长。朝鲜战争爆发以后,尹先炳担任志愿军16军军长。
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尹先炳是全军唯一一名大校军长。但这也是看在他曾经战功赫赫的份上,组织上对他的照顾。原本依靠尹先炳的履历,最少也能授予中将军衔,自建国以后尹先炳私生活极其不检点,还传出女秘书自杀以及在朝鲜半岛与朝鲜女军官的绯闻。1956年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监察委员会决定,开除尹先炳党籍,并向全军通报以儆效尤。
罗厚福
罗厚福1929年参加革命,在红军时期便已担任师长的职务。抗战时期先是担任新四军第六游击大队大队长,后担任第五师十四旅旅长、特务旅旅长。
解放战争后罗厚福担任湖北军区孝感军分区司令。建国后历任湖北军区副参谋长、军区干部部部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罗厚福是1955年授衔时唯一一位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大校。这个资历即使是一些上将都无法比拟。但在罗厚福授衔时却仅仅获得了大校的军衔。对此据传这主要是因为罗厚福在建国初期在军队内部经常创收。尽管这些收入都用在了改善军人生活上,但依然是严重影响了纪律。不过在1961年罗厚福被中央军委晋升为少将,也迈入了开国将帅的名列。
张力雄
张力雄1929年便已参加革命加入了中国共青团的前身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31年张力雄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张力雄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时期张力雄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结束后,1936年张力雄随西路军西征参加了高台血战等战役。西路军西征失败后张力雄靠老乡保护和打短工、讨饭,辗转一年多时间才回到了延安。
回到延安后,张力雄又积极的参加抗战。抗战时期张力雄担任过太行7分区的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又担任了二野特纵的政治部主任。参加过中原突围和淮海战役等解放战争的关键战役。
1955年授衔前的张力雄担任解放军第13军政委。原本按履历,按军功,按职级,张力雄评为少将是毫无争议的,不过这时有人提出其在西路军西征时失踪的一年无从考证,最终仅授予了大校军衔。
张力雄将军是目前我军在世的四位开国将军之一,110岁的年龄也是目前最年长的开国将军。
周时源
周时源是三位在1955年授衔时获得一级八一勋章的大校之一。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时已担任红四军十一师师长,此时十一师的政委是之后的开国上将陈锡联。当时的红四军十一师可是实打实的红军主力师呀。
尽管之后参加了长征,但由于受到张国焘的影响,周时源还是被组织派往新四军担任游击支队副参谋长。至解放战争初期,周时源仍在担任团长职务。
建国后华南军区西江军分区司令员。1955年全军第一次授衔时被授予大校军衔,同时获颁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从勋章的走向可以看出周时源的的军旅生涯高开低走,受张国焘影响极大。
杨宗胜
杨宗胜1926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加入红军前期先后担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之后杨宗胜长期在我军后勤部门任职。长征时期担任红6军供给部会计科长。抗战时期先是担任386旅供给部部长,后担任湘东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吕梁军区后勤部部长、西北军区军需部部长。建国后先后担任解放军总财务部副部长和总后勤部民政局局长。
1955年原本被评为副兵团级的杨宗胜有机会被授予中将军衔,但这时有人举报杨宗胜在革命期间与一位开明绅士有利益往来,所以最终仅被评为了大校军衔。尽管最终证明了杨宗胜与这位开明绅士的往来是因为革命需要,而非是为一己之私,但授衔已经结束,他也只能接受现实。
梁金华
1928年参加革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与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先后担任连长、营长、特务大队大队长。红军长征之后留守南方进行了三年游击战争。
全面抗战爆发后担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特务队队长、特务营营长。至解放战争初期已担任新四军第七十二十旅旅长。解放战争爆发后担任华野第六纵队十七师师长。先后参加了孟良崮、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
建国后梁金华升任副军长,1952年作为志愿军第二十四军副军长入朝作战。1952年评级为副军级。原本在1955年授衔应该是少将军衔。但由于在朝作战期间二十四军对待俘虏有过过激行为,另外家庭方面又与妻子离婚对其仕途造成很大影响,最终仅被授予大校军衔。
萧锋
萧锋1927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万安起义。1928年正式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先后担任太和县游击二队大队长、红一军一师三团政委。是妥妥的红军主力出身,根红苗正。
抗战时期萧锋又担任八路军115师骑兵团政委,晋察冀军区分区团政委、军分区副参谋长。参加过著名的平型关大捷、陈家庄歼灭战、百团大战等重大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师长、副军长、代军长的职务。
萧锋是我军历史上著名的智将。抗战时期就对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应用的得心应手。解放战争时期研究发明的“猫耳洞”让我军在阵地防御中减少了很大伤亡。他组织发明的“飞行炸药包”对敌军的装甲部队造成了重大伤亡。正是因为萧锋擅长于用脑作战,所以中央决定萧锋参与指挥著名的金门战役。
可惜的是在金门战役中我军不仅没能解放金门,还遭遇了重大伤亡。身为主要指挥官的萧锋肯定要承担主要责任,所以在1955年的授衔时仅被授予大校军衔。
刘瑄
刘瑄相对于大多数的开国将领来说是参加革命较晚的一位。1936年参加革命,抗战时期曾担任过129师新11旅31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过二野31师的政治部主任。抗美援朝时担任志愿军12军31师政委。
在1955年授衔时刘瑄已经担任了解放军第60军政委。不过由于1955年授衔是以1952年的评级做参考的,而1952年刘瑄的定级是正师级,所以最终仅被授予了大校。
以上9位在1955年被评为开国大校的将领中,除尹先炳因生活腐化在1956年被开除党籍,杨宗胜转入地方不再拥有军籍,其他7位均在之后几年内陆续被晋升为少将军衔,也为他们的革命军旅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