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侠客行》的故事大概发生于《倚天屠龙记》两百多年后,时代背景应该处于明朝中后期,由于金庸武侠存在“武学退化论”的说法,因此这个时代的江湖武学境界是比不过《天龙八部》、“射雕”三部曲这些作品的,不过江湖武学的传承毕竟还存在,而侠客岛“太玄经神功”的出现,终于将《侠客行》江湖武学提高了一大截。
这套“太玄经神功”与《九阴真经》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囊括了各种武学在内,如《九阴真经》包括了九阴白骨爪、摧心掌、易筋锻骨等武学,“太玄经神功”同样包括了剑术、轻功、内功等绝技,主角石破天遂因此成为江湖第一流高手,那么这套神乎其神的“太玄经神功”究竟是何人所创呢?
结合《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侠客行》三部作品内容来看,我认为其创始人很可能是神雕大侠杨过的徒弟——张三丰。《神雕侠侣》“华山之巅”,杨过曾指点张三丰数招绝技,后来张三丰吸收了这些招式的精华,自创了不少绝技,所以按江湖规矩来看,张三丰其实也算杨过的徒弟。
一、融武学于书法之中
侠客岛二十四间石壁上的武功有一个共同点:将武学招式融合在书法笔画之中。江湖高手只知去领会李白“侠客行”字句意思,却忽视了笔画的深意,唯独石破天不识字,遂能领悟笔画中所隐藏的武功招式。
那么在《侠客行》之前是否有江湖高手融武学于书法笔画之中呢?有,这个人便是张三丰:
近年来他武学大进,这一晚两人更心意相通,情致合一,以遭丧乱而悲愤,以遇荼毒而怫郁。张三丰情之所至,将这二十四个字演为一套武功。
这套武功名为“倚天屠龙功”,招式动作乃是结合了“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二十四字而来(侠客岛正好二十四间石室,难道这之间有联系?)。
二、“太玄经神功”与武当派武功的共同点
虽然金老先生描写“太玄经神功”的笔墨不多,但关键的几段话却能令我们见识这套神功的奥妙与特点,比如这句话:
(石破天)当下右掌急探,在她背上一托一带,借力转力,使出石壁上“银鞍照白马”中的功夫,史婆婆的身子便稳稳向海船中飞去。
石破天的这个表现与《倚天》主人公张无忌万安寺救人手法几乎一致,但同时与武当派“太极功”借力使力的技巧也几乎雷同。
三、《侠客行》中多次暗示张三丰
“听说武当派创派祖师张三丰武术通神,所创的内家拳掌尤在少林派之上。依小人之见,达摩祖师乃是胡人,殊不足道,张三丰祖师才算得是古往今来武林中的第一人。”
张三丰是《倚天屠龙记》时代的人物,《侠客行》为何多次提及呢?在史婆婆口中,张三丰更几乎是古往今来难得一遇的大宗师:
史婆婆道:“少林、武当两大门派,武功各有千秋,不能说武当便胜过了少林。但张三丰祖师是数百年来武林中震铄古今的大宗师,又是我中华上国之人,那是绝无疑义的。”
金庸小说上一个时代的高手的结局,往往会通过下一个时代的高手来得到,如《天龙八部》的段誉,金庸则借《射雕英雄传》一灯大师说出了他的结局(避位天龙寺);如神雕大侠杨过,金庸先生则借《倚天屠龙记》内容给出他的去向(即书中所载“小龙女也已嫁与神雕大侠杨过为妻,同隐终南山古墓。”)
《倚天屠龙记》中有两大“悬案”:张三丰与张无忌的结局。在新修版中,金庸先生明确交代了张无忌的去向:
这日张无忌料理了教中事务,交代给杨逍、范遥、彭莹玉暂行代理,自己即日要履行诺言,送赵敏前往蒙古,自己也寄迹蒙古,从此不回中土,日后教主一任,必须另择贤能。
张三丰的去向则成了一个谜,且历史上关于张三丰的死亡时间、死亡地点也模糊不清,而在我看来,《侠客行》的正是对张三丰结局的暗示。所以书中多次提及张三丰,而侠客岛上的武功与张三丰的武学路子也十分相似。
“太玄经神功”乃武林第一神功,能够创造这套神功之人必然是武林一位极为了不起的绝世高人,而张三丰正好符合这个身份。所以在我看来“太玄经神功”的创始人极有可能便是武当祖师张三丰,历史记载张三丰晚年云游四海,侠客岛或许正是他途经的一个神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