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15)
轮台东门地标
喀什老城
手工制陶的艺人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7月31日下午,我们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抵达喀什市。
喀什是“喀什噶尔”的简称,意为“玉石般的地方”,是中国最西端的一座城市,东望塔里木盆地,西倚帕米尔高原。早在2100余年前,这里是丝绸之路中国段内南、北两道在西端的会合点,是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枢纽和门户之地。玄奘去天竺取经时曾路过喀什并有短暂的停留。
喀什有两座城,一座是老城,一座是新城。玄奘路过的当然是老城,我们要品味的,当然也是老城。喀什老城区位于喀什市中心,面积为4.25平方公里。走进喀什市老城区,我发现此处的衣、食、建筑、语言都是极具维吾尔族特色的,游人犹如置身于新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的生动画卷之中。
老城的一个小情景令我很感动。三个小孩子,两个男孩大约七八岁的样子,一个女孩五六岁的样子,他们在街中央玩一条红绸子。一个男孩把红绸子系在一根细木棍的头儿上,再把棍子插在一个泡沫箱子上,然后三个孩子在棍子前立正,敬少年先锋队队礼,表情庄严地唱起了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他们唱得是那么专注投入,仿佛游人们根本就不存在。
另一个情景则令我羡慕。一家商店前,30岁左右的店主人坐在门口右侧,随手拿起一把都塔尔(二弦琴),动作娴熟地弹拨起来,颇具民族风情的旋律瞬间飘满小街。这时,另一个45岁左右的维吾尔族老乡走过来,也不说话,坐在门口左侧,也随手从店里拿了一把冬不拉,应和着店主的旋律和节奏,行云流水般地弹拨起琴弦来。我的心灵,被这美妙的乐曲打动了,更被两位维族老乡快乐而自然随意的生活态度打动了。是啊,生活原本可以这样轻松惬意,欢喜默契!
1400多年前,玄奘经过老城时,是否也见到过类似的场景并顿悟了一些人生的真谛?
晚饭就在老城的美食广场吃。烤羊肉串、烤鸡腿、煮牛蹄羊蹄、煮鸡胗子、烤馕、烤包子、凉拌面、酸奶子……彼时,我只恨自己的胃太小!
8月1日早晨,我们游览了古老的高台民居。民居街巷纵横交错,布局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民居大多为土木、砖木结构,土黄色是其主色调。然而,热爱生活的人们在自家门口和小巷子里摆上鲜花,让单调的土黄色瞬间有了艳丽的灵性。
我们还拜访了一位土陶工艺师。他在自家狭窄昏暗的房间里挥汗如雨地手工制做着陶艺品,做成一个就放进旁边的土烤箱里烧烤。室内温度能达到四五十度,我们待了一会儿就觉得喘不过气来,而他则气定神闲地工作着,令我生出无限的敬意。我们钻出他的工作室,买了一些他制做的陶艺品。我花50元买了一个大陶碗。
离开喀什,我们重新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夜宿轮台,也就是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轮台。
次日清早,越野车驶出轮台东门时,我在心里背诵起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胡天八月才会飞雪,农历六月,当然不会有雪。但我的心境却与岑参相似,因为,我们也要与新疆说再见,踏上归程了。十二天里,我们行驶了五千余公里。十二天里,我们只是行色匆匆地领略了一下新疆的美丽,远远谈不上对其经济、文化、民风民俗及自然景观的深入了解,朋友们也都感到意犹未尽,纷纷表示以后有机会还会来新疆。
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只能说,对于我而言,这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旅行。
再见,新疆!
记者 杨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