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洪洞县东北17公里霍山脚下,有一处寺院,以“三绝一奇一特”闻名天下。
三绝即世界最美之塔——飞虹琉璃塔,稀世孤本《赵城金藏》,华夏瑰宝元代戏曲壁画;一奇即唐代左右扭古柏;一特即寺院建筑之奇特,即蜚声中外的广胜寺。
(全景)
广胜寺
广胜寺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庐舍寺,亦称育王塔院。
唐大历四年(769),汾阳王郭子仪游览于此处,看到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独特,便奏请代宗皇帝李豫敕建重修,代宗准奏并赐额“大历广胜之寺”,意为“广大于天,名胜于世”,人们简称为“广胜寺”,主要建筑由上寺、下寺、水神庙三部分,除上寺飞虹塔及大雄宝殿明代重建外,其余均为元代建筑。
(塔身琉璃)
琉璃塔进入广胜寺寺门,奇伟精致的飞虹琉璃塔,巍然屹立,高耸入云。这座塔始建于汉,屡经重修,塔身用青砖砌成,共13层,每层均为八角形。各层皆有出檐。
琉璃塔全身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檐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萨、金刚、花卉、盘龙、鸟兽等各种构件和图案,捏制精巧,彩绘鲜丽,至今色泽如新。从底到顶,各层高度逐渐递减,而宽度也逐层收缩,构成一个漂亮的圆锥体。
如此美景,必不会被埋没,83版《西游记》中《扫塔辨奇冤》便取景于此。
(塔身琉璃)
“神”创造相传,广胜寺为达连和尚所建。他一生以建石拱桥,木构桥而名扬平阳。可是建飞虹塔时,他却犯了难。
当建塔到第三层的时候,由于山上风大,常常把木头搭的施工架子刮坏,严重影响工程进行。尽管达连和尚同大家上百次地不断加固他们的脚手架的撑木,也很难顶住嗷叫的西北风。有一次,一股龙卷风把他们的架子抛到了半天空,然后又落入山涧,摔折了木头,折断了麻绳……
怎么办?如何完成这座插入穹空的建筑呢?达连煎熬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便和衣卧在塔基石上苦思冥想。
两天后,达连终于与伙伴们想出了建塔“造架的最佳办法”——他们组织人力,蓄力加紧向塔一周堆土;土埋住了塔身,人们站在土堆上开始了上层的砌塔作业。以后,塔每高一层,达连就会把土台加高一层,土基把塔埋得严严实实。远远望去,霍山南隅的石头山上冒起一座黄土山——飞虹塔真的“全身入土了”。
十三个春冬过去了,达连等人又把土台基一点点运走,倒填入两旁的山沟里。此时,霍山顶上便露出了一座十三级的七彩琉璃宝塔。
(《赵城金藏》)
(左右扭奇柏)
佛教圣典《赵城金藏》因刻与金代,保存于旧赵城广胜寺而命名。这部浩瀚的佛教典籍,以七千余卷的篇幅,汇集了佛教、史料,字体刚劲、纸质优良、印刷清晰,被佛教界誉为“天壤间的孤本秘籍”。
这部保存了八百多年的经卷在中国印刷史上和学术研究上,都有极其珍贵的价值。二十年代,在上海的一次佛经影印盛会上,这部藏经曾哄动一时,目前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存放在北京图书馆,和《永乐大典》《四库全书》《郭煌遗书》并称为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
其实,广胜寺还有一奇,就是有着1300余年历史的唐代左右扭奇柏。这两株树一东一西,树纹一左一右,甚为奇特。纵观山上众多古柏,都是树纹向左扭,由此引来许多专家慕名前来研究,但是至今仍无专家可以给出古柏右扭这个谜的合理解释。山西青年报:刘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