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〡曹春杨
首发〡小严大语文
《三打白骨精》是经典名著《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亦是我最喜爱的章节之一,不仅是它情节跌宕起伏、夺人眼球,更是因为个中点滴,使我受益匪浅。
《三打白骨精》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途中来到宛子山,山中的妖物白骨精先后化为村姑、婆婆、老丈欺骗唐僧,试图吃到唐僧肉,却不幸都被孙悟空识破,三个假身都被“打死”。唐僧却对孙悟空十分不满,并不认为那三人是妖物。白骨精便乘机假冒佛祖挑拨唐僧与孙悟空的师徒关系,导致唐僧将孙悟空赶走。后来,唐僧、沙僧中计被擒,八戒去找孙悟空求救,师徒四人又踏上了西天取经的征途。
文中的唐僧过分心善,以至于被眼前所呈现的事物蒙蔽了双眼,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他应对徒弟们的高度而感到庆幸,若非如此,他或许便要亡命于此了。但其中,八戒和沙僧对他的忠诚却使得二人过度相信于唐僧,从而在旁添油加醋。所以,尽管对一人再信任,也需冷静思考,做出最客观的判断,不可妄下断论,这也是帮助一个人最恰当的方式。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两面三刀的人。白骨精就是这样,表面对唐僧、八戒、悟净三人很好,但却居心不良。我们并没有多大的本事能完全识别这些人,如若是对每个人都警惕万分,则会让自己活的很累,只需不轻信即可。例如现在的网络诈骗,先是所谓的“分红”,让你尝到甜头,最后再把钱一并卷走。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不会有人,尤其是陌生人,把好机会给你。即便有,也是少数,世界上没那么多圣人。
“冲动是魔鬼”这句话也算是人人皆知,但真的能做到不冲动的人却寥寥可数。都说年轻人爱冲动,但即使是唐三藏这样的高僧,也抵抗不住“冲动”的诱惑。冲动的诱惑的确很大,它可以满足你当前最大的欲望,但当冲动的劲过了,剩下的只有懊悔。合理的自我调节是减轻冲动的一个不错的办法。首先就要是放下“面子”这种东西,它可以很难也可以很简单,不妨尝试一下,克服自己,这在很多方面都会有很大用处;其次是冷静下来,这个并不难,只要想做都能做到;再换位思考,站在对方或者是旁观者的角度想这件事情,当你想明白了,就能够想出相对客观的解决方法。
虽不能完全避免冲动,但也能够使大部分冲突和平解决。
上述方法中的换位思考是核心。在《三打白骨精》中,唐僧若能做到这一点,理解孙悟空的良苦用心,也不会发生后面的事了,更何况他们是一个团队,两人应在事发后理性沟通,沟通是人际交往的桥梁。不仅仅是团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陌生人也应如此,理解至上。
一言:
如此理性而非文学或是影视的去分析《三打白骨精》亦是少见,关乎人性,关乎沟通,以贴近我们生活的地方起笔思考。从纷繁情节甚至更多感性形象丰富之外,试着抽丝剥茧,一以贯之的切入找寻一点东西。
这样的阅读,值得鼓励;这样的喜爱,自然收获肯定。
小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