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真的是假戏真做吗?
通过这三场戏,李安到底想说什么?
性,真的能改变一个女人的灵魂吗?
今天来聊聊《色戒》,一部2007年的电影。
对于这部电影,我发现网上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是:到底有没有假戏真做?也有人说,这三场戏,其实是为了体现张爱玲的那句名言。
但,真的是这样吗?
与其说这种解读并不准确,倒不如说,这种观点之所以能流行,也许是因为它迎合了一部分人的幻想:性,能改变一个女人的灵魂。
再进一步的问题是,男生真的知道女生们是如何看待性的吗?这两个性别之间,对此都有哪些认知差异呢?
下面呢,我就跟大家深入解读一下这三场床戏,李安到底想说什么?以及和原著相比,李安到底做了哪些改编,又藏了哪些自己的“私货”?
进入正题
首先,第一个问题,有没有假戏真做?或者我们换个说法,为什么会有这三场情欲戏。
其实呢?在张爱玲的原著小说里面,并没有这些内容,那么李安为什么要费尽心思设计这个细节呢?
比如,他一再表示,没有这三场戏,《色戒》就不是《色戒》,更不可能成功。
而且他还说:针对情欲戏,我觉得很对不起梁朝伟和汤唯。我曾向武术指导袁和平请教,因为我想床戏武拍,看那到底谁打的过谁?
这句话就太奇怪了,本来是男欢女爱,怎么就变成了在床上打架呢?难道李安导演也很油腻,爱说黄段子?还是说,他在这些备受争议的情欲戏里面,其实是暗藏了很多东西?
不用急,我们一个个看。
首先,第一场戏。这场戏虽然露点最少,但最受争议。
原因当然是因为其中的暴力成分太过直接。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
我们都知道,在汪伪政权中,易先生的主要业务就是搞间谍和反间谍,每天也都是和人性最深处的谎言、背叛、酷刑、暴力打交道。可想而知,像他这样的人,内心最多的是什么?
显然我们大多数人很难体会到这种心情,但是大家不妨代入设想一下,如果抓住了对方的间谍,想要他开口,最好的做法,往往就是摧毁对方的意志,让他彻底明白,既然你无依无靠,那么我就可以随意的支配你。
所以说,在这场戏里的暴力,一方面,我们可以说是易先生为人的阴狠狡诈,也可以说这是他的职业病;除此之外,电影里还有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小细节,其实也是在侧面证明这一点。
有一幕是王佳芝回头想看看易先生,但是后者的肢体语言,我猜是想说:你瞅啥。
也就是说,我可以凝视你、审视你、乃至于监视你、评价你、支配你,但反过来,你却没有这样的权利。
引用哲学家萨特的话来说:观看,是人在维护自己主体性的行为。
他举了一个例子,你走在街上,迎面过来一个陌生人,还上下打量你,你会觉得很不舒服。萨特的解释是,别人注视你的时候,他是主导者,而你只是被观看的对象,他要实现自己的主体性,代价呢,就是把你的主体性给否定掉。
熟悉福柯、拉康的小伙伴们,对这种理论应该不会陌生,比如圆形监狱,对吧?这么一说,其实呢,戴墨镜有时候会产生类似的支配与权力关系,我可以随意观看你、审视你,但是,你却不能观看我。
总之,第一场戏里,王佳芝和易先生之间,并没有什么感情可言,有的只是最原始的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说说第2场戏。网上有人说,这幕戏的目的,就是反映这两个人的沉沦。甚至呢,有人还信誓旦旦的说,中间为什么要穿插一个狼狗的画面?
这样的剪辑语言,其实就是导演在暗示,无论是易先生还是王佳芝,都已经臣服于兽性,沉沦在欲望里。
要我说啊,这些解读的都是一种过分诠释。也许是因为他们欠缺“生活经验”吧,所以也只好用粗泛的错误理论,来填补这种苍白。
很简单,在我看来,这场戏的关键词,是孤独和镜像。
有三个证据:一,对视;二,对话;三,姿势。
这部分的信息量有点大,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先从简单的对视说起。
有一种动物学理论认为,目前只有人类和灵长类的倭猩猩,会采用面对面的方式交配,而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之所以要发生性关系,并不仅仅是出于单纯的繁殖需求,而且也包含丰富的情感交流。
所以相比第一场戏,第二场戏之所以会出现大量的面对面的开放镜头,所影射的,也就是两人之间开始拥有了一种平等的情感交流。我观察你,同时也允许你观察我,当然这种观看的权利,虽然还不是完全对等的,但至少对王佳芝来说,是从无到有的“被赋权”。
这些对话,也很明显。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这两场戏的对话密度差异。
第一场戏里的梁朝伟,从头到尾,所有的戏份都在演绎5个字:人狠,话不多。整整两分钟,不是在抽烟就是在抽皮带,只有事后呢,不无轻蔑的说了一句:你的风衣。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场戏,对话明显多了。具体数量,我一一数了,梁朝伟总共说了6句话。其中就包括一边把手放在王佳芝的胸部上,一边说的那句:“3年前不是这样的”,气氛非常暧昧。以及“我已经很久不相信任何人说的话”、“我说我相信”、“可是我还活着”等等。
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三个证据:姿势。
在一次采访中,汤唯也曾经说过,这些床戏的镜头,是她和李安、梁朝伟反反复复讨论出来的。有时甚至会为了一个镜头,讨论好几天,而整个剧组也不得不停下来,等待他们的讨论结果。
既然如此精雕细琢,为什么导演要特意设计出被很多人津津乐道称之为超高难度的“回形针”造型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题眼,甚至包括整个电影的题眼,就藏在李安的一次采访里。他是这样解释的:这些戏往往拍到一半时,我就会停下来崩溃大哭,我是借用了他俩的身体,在床上自己和自己打了一架,感觉自己被撕裂成两半。
也就是说,其实在整部剧里,王佳芝和易先生可以说是互为镜像,他们陷入的是同样的人生困境。在乱世当中,扮演的也都是同样的角色,两人内心的恐惧也好,孤独也罢,其实也都是买一送一。
分开来说。王佳芝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原著作者张爱玲自己的人生投射:从始至终,她都是一个被抛弃的角色。
最开始是父亲抛弃了她,把这个和前妻生下来的女儿留在了香港,留在了这个乱世。而自己却躲在英国,重新找了一个妻子,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挺惨的,对吧。
但这还只是王佳芝被抛弃之路的开始,作为一位单纯、普通的大学生,王佳芝有一点报国情怀,当然很正常。但你能说,这份情怀足够让她从一开始就愿意牺牲自己,以身殉国吗?
显然不是。
她之所以答应要参加刺杀任务,原因很简单,她喜欢演戏,也“擅长”演戏。因为扮演别人能帮助她实现“自我”。但是这里的自我,我特意打了一个引号,为什么?
你们觉得王佳芝真的喜欢这个“自我”吗?
被父母亲双双抛弃不说,自己也只能住在亲戚家,寄人篱下,而这个亲戚之所以还愿意收留她,一方面是还可以把她当丫鬟使,更重要的是,其实是看中了她的房子。
可以说,王佳芝的“自我”在这个世界上,是既无用,也多余,只会徒增痛苦。
可能也恰恰是因为这具乱世中的肉身太过沉重,所以呢,王佳芝只能迷恋虚幻的舞台。就好像她跟易先生说自己喜欢看电影,原因是,“在黑暗中,一切都是真的”。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王佳芝喜欢RPG,喜欢角色扮演,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只有站在舞台上、只有逃避到角色的生命里,用另外一个人的身份再活一遍,才能帮助她逃离那个沉重的自我。
也只有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识人无数的特务干部老吴,会评价她说:王佳芝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她只把自己当做是麦太太,而没有把自己当做是一个特务。
除此之外,我们也不能忽略第二个原因。
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王佳芝,是一位身在兵荒马乱当中,又被父母、被亲人抛弃的女学生。如果这时候,有人站出来跟你说:你来和我们一起演戏吧,你擅长演戏。换句话说,还有人愿意认可你、需要你,并且接纳你。你会怎么想?
也就是说,演戏是王佳芝被同学、被朋友、被一个小集体,所接纳的唯一路径。
更何况,这些人当中,还包括自己的暗恋对象。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不同的场景,我们其实也总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说父母的坏孩子、公司的好同事、班上的好同学,等等。
但是著名的美国黑色幽默作家冯内古特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我们迟早会成为我们乔装打扮的那个人,所以在扮演时,也请你们分外小心。
这句话在这里形容《色戒》也挺合适的,那形容我们呢?我们又分别在扮演什么角色呢?
话说回来,总之,就是因为这一点点抗日情怀、为了逃避自我、为了融入小集体、为了满足所谓爱情的期待,她告别了“王佳芝同学”,换回来的是一个名叫麦太太的女人。但既然要扮演为人妻子的“麦太太”,既然要色诱老奸巨猾的易先生,那一片空白的王佳芝,必须要弥补在“性经验”上的缺失。
可是,在接下来这场荒诞、幼稚到让人哭笑不得的闹剧中,恰恰是那位既幼稚又懦弱的暗恋对象,亲手把她献祭了出去。
也许,这时候王佳芝还有一条退路,她至少可以自我安慰说,这一切牺牲都是为了抗战、为了国家、为了千秋大义,一切牺牲都没有白费。但是易先生突然要搬回上海的消息,可以说彻底断送掉了王佳芝的这条退路。
相比李安特意设计的那场讽刺意味非常明显,菜到令人发指的刺杀戏,张爱玲的原著小说显然更“鲁迅”,也更黑暗。
她是这么描写的:大家都知道她是懊悔了,也都躲着她,在一起商量的时候,都不正眼看她。我傻,反正是我傻。她对自己说。甚至于,这次大家起哄,捧她出马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别具用心了。
后来,她跟这一伙人都疏远了,总觉得他们用好奇、异样的眼光在看她。
不得不承认,这一段对这几个人的小心思的描写,非常真实,也非常细腻。也许,这些人觉得,王佳芝用身体交的学费,失了身,而且也没有派上用场,反正事到如今,不干净的是她自己,所以多少都对她有点嫌弃。
但更有可能是,所谓的“君子远庖厨”的心理。
既然都觉得有愧于她这份祭品,这只羔羊,那么不如干脆从此疏远她,逃避她。这样做,他们也不用去面对自己内心的愧疚感。
就这样,王佳芝白白献出了身体,但还是失去了家庭、友情,也失去了爱情和国家大义。
其实,只要稍微梳理一下,我们就不难看出,王佳芝的身体从来都不是她自己的。
之前,可以说是朋友的、是国家的,后来又变成是组织的、是老易的。从头到尾,她都是那颗最先被抛弃的棋子。
聊完王佳芝,接下来我们看看易先生。
作为一个特务头子,他和王佳芝能有什么共同点?其实,李安很精明,他把很多能说的和不能说的,都藏在易先生并不算多的几句电影台词里。
比如,他说自己不喜欢黑的地方,以及两人在日本餐馆吃饭的时候,说的那番话。
能当上汉奸特务的高层,易先生自然是个心狠手辣的聪明人。一方面,他背叛了国家,同时他也知道,日本人永远不会相信他。也就是,他是日本的遗弃者,也是国家的背叛者。
他的心中,既没有归属感也没有安全感,他的孤独和恐惧,其实比任何人都来得强烈。
这里补充一点历史背景知识。
片中易先生的全名,叫易默成,分别来源于张爱玲的前夫、汉奸胡兰“成”,以及著名的日伪特务丁“默”邨。尤其是后者,不仅易先生,电影《无名》里的唐部长,原形也都是他。
而《色戒》创作的材料,也正是民国时期著名的“郑萍如刺杀丁默邨案,这一点,在《无名》里面也有提到。
当年,丁默邨是在国民党大佬陈立夫的举荐下,当上了调查统计局第三处的处长,主管邮电检查,而第二处处长,则是国民党头号的特务戴笠。后来他加入汪精卫的日伪政府,主导设计了设在上海法租界极思菲尔路76号的日伪特工总部,也就是大名鼎鼎的76号魔窟。
他还当过日伪交通部长、福利部长、”伪浙江省省长“,总之就是历任要职。但是像他这样的人精,当然知道当汉奸卖国贼的下场,所以往往是到处下注,脚踏几条船。
根据后来公布的官方档案显示,早在1941年,他就和陈立夫、戴笠秘密取得联系,为国民党军统局架设电台,供给情报,还和周佛海合作暗杀了当时另外一位日伪特务首脑李士群。
你们说,这样的人,他还能相信谁?谁又能相信他呢?
他既要小心被国民党暗杀,又要提防日本人,哪怕是在日伪内部,和其他叛徒之间,比如说李士群、周佛海他们也要明争暗斗,杀个你死我活。
不管怎么挣扎,1947年5月1日丁默邨的被枪毙,罪名是“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
所以,在电影中,易先生虽然阴狠毒辣、身居高层,但其实,他也知道自己的命运和王佳芝一样,注定只会被利用、被抛弃。而这,就是王佳芝和易先生这两个孤魂野鬼相同的处境,或者说,他们就是彼此纠缠,面目模糊的同一个人。
为什么,在第二场床戏中间,导演要很突兀的插入一个狼狗的镜头?
其实,这里所表示的兽性,指向的并不是两个人的情欲。
无论是作为小人物的王佳芝,还是大权独揽、心狠手辣的易先生,他们面对的都是同样一个充满兽性与杀戮的外部世界。他们都不过是别人手中的弃子,是历史的人质,更是乱世当中两个无依无靠、注定会被利用、被牺牲的孤魂野鬼。
那么,第3场床戏,导演到底想说的是什么?
王佳芝最后因为什么,要放了易先生?是有性生爱吗?性,真的能改变女生的想法?还是说,真的就是因为那个易先生送了她一个大钻戒?
我的答案,可能和一些主流观念,都不太一样。
在我看来,李安在这部电影里,也是藏了一些自己的“私货”。
在第3场床戏里,我们才能看到真正的沉沦。
当然,我不能接受的一种主流说法是,这两个人都开始沉沦于性。更准确的说法是,并不是性,而让人们沉沦,而是当人们沉沦的时候,总是会想到性。
也就是说,如果自我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开始觉得人生毫无意义,那我们自然就会沉迷于各种各样最本初也最原始的对象,比如游戏、赌博、性。
在这场戏开始之前,两个人曾经有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主题与其说是愤怒,倒不如说是恐惧。
因为恐惧,所以我们逃避;因为逃避,所以我们沉沦。
除了上面的对话之外,还有王佳芝用枕头蒙住易先生眼睛的片段。潜台词也是:你不是怕黑吗?那我就给你黑暗。包括其中还特意有一些虚焦镜头,是给到了挂在墙上的枪。其实那也都是为了突出4个字,恐惧、沉沦。
所以这场戏之间,导演是设计了一条逻辑主线的,从最开始的支配(权力)到孤独(镜像),最后发展到彻底的恐惧与沉沦。
其实,王佳芝和易先生这三段床戏的逻辑,其实还有一个很好的解释角度,在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看来,受虐狂和施虐狂都是在人与人的联系中,失去了独立性,通过依赖他人,来建立人际关系,逃避不堪忍受的孤独和分离。
他说,人有追求自由的天然倾向,然而自由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让我们能够逐步的摆脱外部的权威,实现创造性;但是另外一方面,它让我们产生了孤独感,因为孤独感令我们的恐惧和焦虑,于是人们又会出现逃避自由的倾向,施虐或者是受虐,就是其中一种逃避方式。
施虐,是通过统治他人,产生和他人的连接,消除孤独感;而受虐,是通过服从于施虐者,消除自我,从而消除孤独感。
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王佳芝还是易先生,都只不过是恐惧的猎物,是两个只能从彼此身上,寻找存在感的孤魂野鬼。
但是,这就是为什么王佳芝最后要放走易先生吗?
这里面除了性,以及刚才我们提到的主题之外,你觉得哪里有爱的成分呢?
李安导演是不是故意就没有把很多东西讲明白,而这种不清不楚、不情不愿,也恰恰引发了这部电影的很多争论。
比如,有人觉得,女人嘛,上了床,办了事,就会好。性,能改变女人的观念。甚至他们还会引用说,张爱玲自己就说过,通往女人灵魂的通道是那啥。
也有人觉得,怎么能让一个爱国间谍,因为性,最后还爱上卖国贼了呢?太政治不正确了。
要我说,这是李安导演的暧昧之处,也是他暗藏了很多私货的地方。
其实,张爱玲的原著小说篇幅很短,也就20多页,其中对性的描写非常少,只有聊聊几句是和性有关:跟老易在一起,总是那么提心吊胆。要处处留神,哪还去问自己觉得怎样?就是回到他家里,又是风声鹤唳,一夕数惊。好容易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就只够忙着吃颗安眠药,好好的睡一觉了。
全篇与性有关,哪怕是最直白的一段台词,也不过是:每次和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个热水澡,把积郁都冲掉了,因为一切都有了个目的。
要知道,个性比较孤傲的张爱玲,是从来不会解释自己的作品,但是她却专门为这段话写了一篇文章。
她说:一切都有了目的,其实指的是,每次和老易发生关系,总会让王佳芝自己觉得这事好像有点希望,没有白白浪费自己的身体。
那么,和张爱玲相比,李安是怎么处理的呢?
在电影中,李安其实特意加了一段台词。而这段话,就被很多人拿来,作为性可以改变女人观念的证据。
那么,李安为什么要在电影中加入这样的“私货”呢?为什么要把原著中非常薄弱的性,描写成电影的重心?为什么要用整整一部电影的时间,来探索性的力量呢?
原因,可能有三个。
第一,当然可能跟票房有点关系。不管初衷如何,对性如此大胆、放肆的呈现,的确能成为这部电影被讨论、被宣传的焦点;
第二,原著太过单薄。张爱玲的小说是出了名的难翻拍,而这个故事,就像前面说的只有短短20多页,要想把它改编成两个小时左右的电影,不管是为了推进剧情,还是呈现人物性格,都必须要加入大量的其他故事情节;
第三,最重要的是,李安自身的性压抑。性,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禁忌的话题,它的能量,大到能决定种族的存续繁衍,能决定一国的劳动力人口和全球的竞争力;小到能影响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结构,家庭。
性以及它衍生出来的情感关系,决定了财产分配,比如说继承权、私有制。
换句话说,性的相关规定,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基本形态,它是否安定团结,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文明就是性压抑。这也就难怪《权力的游戏》里,守夜人的誓言必须和性有关。
而李安,作为一个受父权制影响更深的东方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性压抑”都是他作品的主题。
比如《卧虎藏龙》里的李慕白和玉蛟龙,甚至俞秀莲,一个深明大义、懂得节制,但另外一方面,也是备受性压抑困扰的成年女性形象。
而《断背山》里的性压抑,主要来自于主流文化观念,也就是说,世俗权力系统的设定,一切不以生殖为目的的性,比如说同性关系,都应该被粗暴的排斥。
其实,早在他的第二部长篇作品《喜宴》里,李安就通过对闹新房这一传统习俗的呈现,表达出了自己对性压抑的看法。
而在一次采访中,他是这么说的:我很像王佳芝,好女孩去演坏女孩,结果坏女孩才是最真实的自己,只有透过演戏,才能触摸到不敢面对的自己。拍到后来,我觉得我的心好像王佳芝,我的头好像邝裕民,我的那个,不好意思讲,好像易先生。
其实弗洛伊德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我们的文明是建立在压抑本能的基础上,每个人都要贡献出一部分自己的财产,也就是他个性中的一部分支配欲、好胜心,侵略性以及报复心等等。
总之,相比电影中李安对性能量的尊重,原著里的性要苍白的多。也就是说,作为女性的张爱玲,其实并没有那么认同性的力量。那也许有人会问,既然这样,她为什么还要说,“通往女人灵魂的通道YD”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呢?
其实在原著里也有答案,在书中张爱玲是这样说的,英文有一句话,权势是一种春药,对不对她不知道,她是完全被动的。也有人说,“到女人心里的路是通过YD”。据说是民国初年精通英文的那位学者说的,名字她叫不出。
其实不难看出,张爱玲只不过是在小说里,语带讥讽地引用了这句话。所以用这句话,根本就没有办法证明,性能改变女人。
那为什么能这么容易以讹传讹呢?我想原因大概是和聊斋里的狐仙,总是既通琴棋书画又很多情,或者是跟民间传说里的田螺姑娘一样,好听点说呢,是大家的美好希望,不好听点,这只不过是一种类似于性幻想的意淫。
那么既不是性,也不是爱,王佳芝为什么要在最后的关头,放走易先生呢?
最后我们简单聊聊这个问题,答案其实有两方面:一方面,对于王佳芝来说,她痛苦的根源,在于她的一生总是被选择、被利用、被抛弃,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亲戚,她都是被动的,没有任何选择的机会。
原著中有这么一段话:难道她有点爱上老易?她不信,因为没恋爱过,不知道怎么样才算爱上。从十五六岁起,她就只顾忙着抵挡各个方面来的攻势,这样的女孩,不太容易坠入爱河,抵抗力太强了。后来有一阵子,她以为自己可能喜欢邝裕民,结果后来恨他,恨他跟那些人一样。
你们同意这段描写吗?
也就是说,王佳芝其实是痛恨这些人的,痛恨被他们那么轻易的抛弃,痛恨他们自作主张的替她选择了这样的命运。那么她一生中唯一的机会终于来了,她掌控着老易的命运,某种程度上也掌握了同学们的命运,她可以自己选择,她要老易活着,所以老易活着。
这当然是一种报复、一种反抗,是对同学、对组织,甚至也是对命运的一次终极反抗。
而另一方面,在原著中,当易先生决定给她买下钻戒时,有那么一段心理描写: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
也就是说,王佳芝并没有爱上易先生,但是在那一瞬间,她以为易先生爱上了他。
就是这一感觉,就种王佳芝这辈子从来没有得到过的感觉,让她决定放过易先生,并且以此报复那些口口声声爱她,却从来只是利用她的人。
在我看来,并不是性,也不是爱,才是电影和原著最大的区别。
在电影里,我们很明显的看到了性,好像也模模糊糊的看到了爱;但是在小说里,是既没有性也没有爱的,有的也是觉得自己被人爱过的感觉,那么这种感觉真实吗?
在电影结尾部分,易先生的下属或者说别人安插在他身边的间谍,把戒指扔在他面前说“你的钻戒”。最后,易先生坐在王佳芝住过的房间里,抚摸着床单。
而原著中,却完全不一样,是这样写的:
她还是真爱他的,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个红粉知己,想不到中年以后还有这番遇合,她临终一定恨他,不过无毒不丈夫,不是这样的男子汉,她也不会爱他。他对战局并不乐观,但得一知己,死而无憾。
他觉得她的影子会永远的依傍他、安慰他,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读到这里,我只觉得浑身冰凉,李安有多浪漫,张爱玲就多荒凉。
哪有什么爱与不爱,都只不过是被人爱上的错觉。所以说,想要真正的读懂《色戒》,仅仅看电影是不够的。
那么,真爱在哪里?
感兴趣的朋友,公众号近期重磅推出的音频课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