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自:红岩春秋,作者:唐学锋。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938-1943年,日本空军对重庆实施了长达5年的大轰炸。经过中外学者数年来的共同努力,我们现在已基本弄清和掌握了日本空军在大轰炸期间对重庆人民所犯下的罪行,以及给市民和财产造成的损失。但由于资料的缺乏,除少数学者外,人们对重庆上空发生的中日空战知之甚少。事实上,当年中国空军(包括苏联空军志愿飞行队)对日军的轰炸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在重庆上空与日本空军展开了数十次空战。那么,重庆地区爆发的第一次中日空战情况是怎样的呢?
重庆空战的区域范围
重庆空战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
所谓“狭义”的重庆空战,是指抗战期间,中日双方围绕当时重庆市辖区范围内上空爆发的空战。但这种研究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因为:第一,针对敌机来袭,中国空军可能会采取主动出击拦截敌机的军事行动,而每一次敌机来袭的路线不一定相同,这就使每一次保卫重庆的空战具体发生空域不一样,并且远远超出原重庆所属辖区范围;其次,在空战过程中,双方飞机发生空中格斗,相互追逐,常常会偏离原主战区域;第三,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中国空军也会等待敌机燃油消耗将尽,准备返航时,发起追击作战,从而使空战的区域超出原重庆所属辖区范围;第四,中国空军防御重庆的最主要机场之一梁山(现梁平)机场不在重庆辖区范围,也不在重庆防空司令部设置的重庆防空监视区内,但属当时防御重庆的空军第一路司令部管辖,其所在地发生的全部空战,均与保卫重庆领空有关。可以说,梁山机场是抗战时期保卫重庆领空最重要的中国空军基地之一,也是重庆抗击空袭敌机最前沿的阵地,是“重庆空战”研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必须对“广义”的重庆空战进行研究,并科学地界定其研究的范围。
当时,日本的空军并没有独立,而分属陆军和海军。参与重庆大轰炸的日本陆军航空部队主要驻守山西运城,其空袭重庆的空中路线为:运城-安康-巫溪-开县-万县-忠县-丰都-涪陵-长寿-重庆。参与重庆大轰炸的日本海军航空部队主要驻守武汉周边机场和宜昌,其袭渝空中路线分北、中、南三线。北线:汉口-潜江-沙市-当阳-宜昌-秭归-巴东-巫山-奉节-万县-忠县-丰都-涪陵-长寿-重庆;中线:汉口-潜江-沙市-宜都-长阳-野三关-高店子-恩施-利川-忠路-石柱-重庆;南线:汉口-公安-澧县-石门-桑植-龙山-来凤-黔江-彭水-南川-重庆。
中国空军由于处于劣势,并没有在敌机袭渝的全航段与之空战。一旦敌机进入四川领空,中国空军便升空应战。在敌机袭渝的四条线路所在的城市上空,几乎都发生过空战。这四条线路上的巫山、奉节、万县、忠县、丰都、涪陵、长寿、石柱、黔江、彭水、南川等,虽然在抗战时期属于四川管辖,但都划入当时中国空军第一路的战区范围,都与保卫重庆领空有关。因此,“广义”的重庆空战区域范围应包括上述地区。即“广义”的重庆空战区域范围,是指包括重庆市、中国空军防御重庆的主要基地所在地,以及敌机侵渝必经航线所在地区。
梁山上空拉开重庆空战序幕
1937年11月,日军攻占山西太原。日本陆军航空部队遂以山西为基地,着手空袭重庆的计划。
1938年1月30日,日军飞机首次侵入四川领空,目标为梁山(今梁平)机场所在地。重庆市防空司令部于12点05分发布空袭警报,这是重庆市防空司令部第一次发布空袭警报,14点25分解除警报。
2月18日,敌机9架从湖北方向进入四川境内后,沿长江而上,首次对重庆广阳坝机场进行轰炸。这是档案记载的抗战期间日机第一次空袭重庆。随后,重庆防空司令部副司令兼参谋长蒋逵、巴县县长罗国钧、市党部龙文治等随即赶到广阳坝勘察损失情形。
由于这是重庆第一次遭到日机轰炸,当日,蒋介石便得到“复有敌机九架自叶家集西飞,往鄂北至重庆飞行场轰炸”的密电。事后,据防空司令部调查:日机共投炸弹14枚,具体中弹地点有广阳坝、汽船码头、机场右前方、莲池湾无线电台、陈家小学堂院子、桥头嘴、小河边、干塘堰等8处,造成3人受伤。
10月4日,敌机27架于上午9点左右相继侵入四川领空,其中18架袭向梁山,9架直奔重庆方向而来。10点03分,重庆市区发出紧急警报,敌机在轰炸了广阳坝机场后,窜入重庆市区上空,在牛角沱、菜园坝、天星桥、南坪、三峰山等一带投弹。
是日,我空军和地面高射炮部队进行了还击。据1938年10月5日《国民公报》记载:“敌机18架,向梁山飞行,10时30分,我空军即起飞迎击,击落2架,敌机仓皇投弹百余枚。”“在广阳坝方面得到空袭警报时,当时我方即警戒,我空军起飞迎击。虽我高射炮齐发,惜均未命中。”
这是我们从公开资料中查到的有关敌机入川以来的中日空军首次相遇,并发生空战。另据梁平县保存的《梁山县防护团为日机“10?4”三次袭击梁山机场呈报电文》记载:当天敌机18架,分10点30分、11点15分、11点30分三次轰炸了梁山机场。其中,在第一次轰炸过程中,敌机“侵入机场上空投炸弹百余枚,当我机1架着弹被焚,又我机1架因作战机翼受伤……”
从次日的《国民公报》报道和档案记载中,可以完全肯定, 10月4日,中日双方的飞机在梁山上空发生了空战。至于中国空军是否击落了两架敌机,我们只看到当时的新闻报道,无法从其他方面加以佐证。在空战过程中,中国空军的1架飞机在作战中受伤,停在机场上的飞机3毁3伤。
根据我们对“广义”的重庆空战区域范围划分来看,“10?4”梁山空战应是中日双方展开重庆地区制空权争夺的首次空战,由此拉开了双方“重庆空战”的序幕。
重庆主城区上空首次空战
1939年1月15日,重庆防空司令部先后收到利川、石柱等处电告:有敌机29架向重庆方向飞来,当即于12点25分发出空袭警报,继发紧急警报。不久,敌机即飞临重庆市区上空投弹,并与中国空军的飞机发生了空战。同时,敌机也遭到我高射炮部队的射击。
关于这次空战的结果,《中央日报》、《国民公报》、《新华日报》、《大公报》、《新蜀报》等重庆当地媒体均报道中国空军在空战中击落敌机1架,并在南岸的大兴场寻获到飞机残骸。
日方否认此役有飞机被击落,但承认这是在重庆城区上空与中国空军的首次交战。中方有12架战斗机升空作战,“战斗机专门攻击运动不灵活的‘伊式重’第二战队,一些飞机中弹,但没有飞机被击落,地面炮火反复轰击编队的后方,但也没有造成损失”。日方承认在空战中有4架飞机中弹。
《中国的空军》曾在第二十期上,登载了题为《渝空初战记》的文章,详细记录了这次空战的过程:中国空军在南岸大兴场上空约4500米的高空迎敌,发现敌机飞行高度为5000米,遂迅速爬升到有利位置。此时,敌第一中队的轰炸机已飞过,遂向第二中队的9架轰炸机发起攻击,敌机“多架受了重伤,一架终于尾巴上拖了长长的白烟,粉碎在重庆东南的山谷里”。
“1?15”空战成为中日空军在重庆主城区上空的首次空战,也是“狭义”重庆空战区域范围内的首次空战。
《新华日报》的警示
“1?15”空战并没有引起当时居住在重庆的人们重视。唯有中国共产党敏锐地认识到它即将给重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次日,《新华日报》发表题为《加强防空运动,反对敌机滥施轰炸》的社论,指出:“敌人占领广州武汉以后,因为没有能屈服我们,致使其内外矛盾日益严重,困难日渐增加,特别是欲继续进攻而兵力不够分配。所以敌机最近又不断轰炸我后方都市,妄想藉此来减弱我抗战力量,发泄它残暴兽行。同时,由于敌人的空军根据地已从江南移到了华中,因此,我后方各省更直接的随时遭受敌机的威胁”。“川省与鄂西相接,为西部各省与武汉(敌空军的华中根据地)距离最近的一个省份,而重庆且为我国临时首都,为目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点,则所受空袭的威胁,将较其他城市为重大无疑。继万县惨炸(指日机1939年1月14日对万县的轰炸——编者注)之后,昨日竟有敌机二十七架来渝狂炸,死伤平民数百人,结果敌机被我击落一架,可见重庆今日地位的重要,空袭危险的加深。因而,对于如何迅速加强防空设备,加紧疏散人口、资料,预防不必要的牺牲,尽量保存抗战的人力、物资,这是目前迫切的任务。”
为此,《新华日报》还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全民运动,加强和扩大空军的力量,“将使中华民族的神鹰散布在全国的领空内,不让东岛乌鸦在我领空上作不详之哀声”。
二、必须在实际上采取各种有效方法,迅速加强防空设施的建设。“利用天然形势,开凿多数的小型避难室,既不多费材料,且天然泥石之防御力反比松土木材所建为坚固,为市民安全着想,这也是救急方法之一种”。
三、疏散人口和物资。“当次空袭频传之时,应尽量设法将大批资材工厂疏散,以便保存抗战的物力,不因日寇的轰炸而损失”。
此外,要加强防空防毒知识的普及,整顿救护消防,训练防护人员。“希望防空当局与全市市民群策群力,为增强空防与充实抗战而奋斗”。
事后证明,中国共产党的这些认识和建议都是十分有远见和正确的。可惜,当时执政的国民政府并没有重视和接纳这些意见,在随后的“五三”、“五四”大轰炸中,让重庆市民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作者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特约研究员。图片来源: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