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听'等郎妹'这个称呼,可能很多人虽然能猜到其中的意思,但却不一定了解这一群体。事实上,'等郎妹'是中国解放以前客家山区一种畸型婚俗的产物。在当时的客家山区,年幼女孩会被嫁到没有男孩的家中,苦苦等待婆婆为自己生一个丈夫。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一种畸形婚俗呢?这里,向大家推荐《等郎妹》这一部电影,下面,我们也结合这部电影一起谈谈'等郎妹'这一群体是这样形成的。(本文涉及剧透,介意的朋友也可以先看完电影再来看哈。)
电影《等郎妹》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客家山区。客家女润月幼年丧母,八岁那年,润月便被无力抚养她的父亲送到王家做等郎妹。不久,润月的婆婆就生下了一个男孩,名叫思焕。在润月的悉心照料下,思焕一天天长大,终于到了思焕十六岁那年,他们被安排成亲圆房。然而在受过启蒙思想教育的思焕的心中,润月只是他的阿姐,不是老婆,不愿与润月圆房。后来为躲避国民党部队抓壮丁,思焕决定离开家乡,去往南洋,润月又再一次陷入苦苦的等待之中。
不久,南洋传来思焕的死讯。润月的儿时玩伴春生同情润月的不幸,时常来帮润月干活。在两人长时间的接触中,春生明确了自己对润月的心意,并向润月表白。然而当时润月还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于是毅然拒绝春生的爱,坚持在漫长的岁月中等待不可能归来的丈夫。几度春暖,几度冬寒,几十年后的润月已是满头银发的老人。客家人的围屋迎来一批又一批参观者。导游跟参观者介绍,这位老奶奶是围屋里的等郎妹,也是这里唯一的女主人。阳光下,润月依然数着豆子,等着丈夫的归来。
润月顺从了等郎妹的命运,实则体现了她对当时客家地区的婚姻制度的认可、对当时的封建婚姻观念的顺从。润月的婚姻观,是要为婆家延续香火、服侍好丈夫和婆婆、'守得住'才是美德。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婚姻观的形成,主要是受到当时社会上(即客家山区里)的文化控制的影响,这些文化控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风俗习惯。润月所处的环境,是封建思想牢固的客家山区,'等郎妹'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大家都认为这是自然的、天经地义的,没有人反对,没有人批评。润月被送到的客家大屋里的女人几乎都是'等郎妹'。而且,润月的阿姆(即婆婆)桃花婶也是等郎妹,桃花婶还等了几十年了。因此,润月也在不自觉中认同了这套规则,认为等郎妹的存在是自然的、合理的;认为自己就是应该等'老公'出生,然后跟他成亲,照顾他和他的家人一辈子。
二是伦理道德。桃花婶一直劝诫润月做女人一定要'守得住','守得住'就是等郎妹应该遵守的伦理道德。此外,润月这个道德观念的形成还受到了两件事情的影响:一是亲眼目睹了围屋里的等郎妹因'守不住'并且与别的男人有私情而被浸猪笼;二是在阿菊的婆婆死后,听到阿菊说她婆婆守了一辈子的寡,这要放在以前,会有朝廷来给她立贞洁牌坊。这两件事实质上是社会上对润月道德观形成的外在控制,分别对应其中的负向制裁措施和正向奖励措施,通过惩罚和奖励,控制着伦理道德观的形成。润月的伦理道德观,就是受到了违反和坚持'守得住'这项伦理要求之后的不同结果的影响。
三是社会舆论。主要体现为村里人的闲话。儿时玩伴春生给润月家里干农活,两人长时间在田里相处,难免遭到旁人的闲言碎语。润月的'老公'思焕听到后就问润月她会不会被春生抢走,这就让润月很难堪,于是开始与春生拉开距离。为了不收到负面的舆论,润月学着顺从当时公众所推崇的伦理道德导向,渐渐地,她成为了一个甘受孤寂、不敢打破封建传统的等郎妹。
风俗习惯的渗透、道德论理的束缚、舆论的压迫,使得润月心甘情愿地成为了等郎妹,等了丈夫一辈子,守了丈夫一辈子。说到底,以润月为代表的等郎妹这一群体,不过是封建婚俗中一种畸形的产物。她们不会抗争,不懂抗争,也无力抗争。于是只剩下“月光光,照地堂;等郎妹,等郎归”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