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
希特勒的欧洲战场》
?一部畅销于德国本土的二战史
?作者深入希特勒的心理活动,
为读者观察二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论据
?战争带来什么?谁又是昨日的赢家?
未来我们该如何选择?
〔德〕拉尔夫· 格奥尔格· 罗伊特 著
王尔东 译
ISBN:978-7-100-21531-2
开本:32开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定价:60.00元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序.............. 1
第一章 魏玛、希特勒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7
第二章 通往欧洲战争的道路...........32
第三章 对波兰和法国的闪电战.........64
第四章 英格兰之战..........93
第五章 对苏联的歼灭战.........118
第六章 扩大为世界战争.........139
第七章 轴心国转入防御..........173
第八章 欧洲第二战线........208
第九章 帝国终局之战与希特勒之死.........234
第十章 铁幕与日本投降.......257
注 释.........274
参考书籍( 日记、回忆录)...........283
参考文献..........286
地名索引........290
人名索引........297
学界评论
一本在诸多方面很有启发性的读物...... 罗伊特对希特勒统治垮台的理性描述十分深刻。—— 《南德意志报》
不同于寻常的粗线条手法,罗伊特对希特勒反犹主义的揭示有新颖之处,资料来源充沛,分析详尽。—— 德国《世界报》
即便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有所了解,阅读这本读物仍然大有裨益......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评述,极少书籍能具有此书的坚实性和思考性。—— 西南德意志广播电台
罗伊特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概貌式评述极有把握,此书最大的特点在于集中分析各方的战略和政治考量。—— 沃尔夫冈·施耐德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社科类翻译图书,原著出版于2018年。类似的书籍,正如作者自己所讲,已经汗牛充栋、数不胜数,那么拉尔夫•格奥尔格•罗伊特的这本书,其优势和特点在哪儿?同大多数二战书籍比较,罗伊特教授在掌握大量史实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论据。对本书主角、二战的核心人物——希特勒,作者尽可能从客观、不带预先好恶的立场去描述。书中讲述了希特勒如何从一名下士发迹成为纳粹德国的最高领导人,其飞黄腾达的背后揭露了什么深刻的社会问题。西方当代主流的历史学术观点认为,希特勒是一条德国“特殊道路”的结局和终点,这条道路源于普鲁士军国主义和威廉二世的帝国主义,以及将德国排斥于西方阵营之外的凡尔赛安排。作者似乎并不完全认同。他认为,希特勒的种族主义政治化正式形成于1918年革命的巨大不确定时期。导致二战灾难的根本原因是希特勒那一种荒诞的种族主义使命感,而不是要把德国建设成为世界强权。作者旨在刻画和对比站在理性政治、理性战争对立面的希特勒,鲜明指出,希特勒战争的整体特征源于其荒诞的反理性。作者还提出了影响第二次世界的关键性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的续篇吗?作者的答案是,一战的停火和1918年十一月革命是二战历史的开端,但二战并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但不能说一战作为“原初灾难”导致了二战,并无这种历史必然性。
作译者简介
拉尔夫•格奥尔格•罗伊特(Ralf Georg Reuth),德国著名历史书作家。1952年生于德国。曾出版许多关于纳粹帝国的书籍,以及希特勒、戈培尔等人的传记。在我国已经出版的有《戈培尔传》《希特勒传》和《大逆转——希特勒反犹背后的欧洲史》。
译者王尔东,1973年生于浙江。1995年入职外交部。从事对德国和欧洲问题研究,在我国驻德国使馆履职多年。
译者序
(节选)
19世纪后半叶,德国在俾斯麦治下实现统一、逐渐壮大,成为欧洲大陆第一强国。务实清醒的俾斯麦满足于现状,既不冒犯俄罗斯,又不同英国争霸海洋,维持了欧洲力量总体均势。然而,到了威廉二世时期,这位君主脾气乖张、自尊虚荣,凭中等之才却左右开弓,四处伸手,妄图建立全球性帝国。从此德国走上了一条命中注定的玩火之路。
1914年6月28日,一战导火索在巴尔干点燃。威廉二世逞匹夫之勇,给奥匈帝国开具“空白支票”。接下来的“七月危机”,英德、德俄之间呈现出修昔底德式互动,彼此相互叠加,交错联动。这些带头大哥如同梦游者一般滑向战争深渊。中国人讲,“一个巴掌拍不响”。威廉二世之德国固然应承担主要责任,但英、法、俄亦难脱干系。面对战争,列强似乎都陷入了莫名的亢奋状态,都以为本国胜利唾手可得。四年后,尘埃落定,3000万人死于战火;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瓦解;参战的四个王朝中,德国的霍亨索伦、奥地利的哈布斯堡、俄罗斯的罗曼诺夫均被推翻,只有英国王室还保留着。
一战前的德国处于难得的“黄金年代”,工业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发达,文化哲学繁荣,唯独在外交上信心炸裂,一心欲夺得霸权地位。事后,很多人提出问题,既然德国拥有了强大国势和各方面领先的条件,为何不能专注于发展、整理内政?为何不愿意再等一等呢?为什么非要和英国进行一番你死我活的存亡之斗呢?诚如本书作者所言,一战的停火就是二战的开端。如若没有一战,是否还会有二战?当然,历史不能如同电影倒带,随意再来剪辑,弄出新的结局。
德国历史上不乏天赋出众的统治者,也有或蠢或疯的君主。上帝给了德国政治奇才——俾斯麦之后,又给了一个政治蠢材——威廉二世。威廉二世战后流亡荷兰,德国的土壤又“造就”了一个疯狂的种族主义者——希特勒。人们感到不解:培育了贝多芬、康德的民族,为何能滋养出威廉二世、希特勒;大文豪歌德携女友在魏玛郊区经常散步的森林花园,为何会同20世纪人间地狱——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毗邻;犹太人排队步入奥斯维辛集中营毒气室时,为何会有小乐队伴奏以轻松欢快的曲调?残酷的结论是,康德、歌德、贝多芬的理性和高雅无法抗衡一百多年后的法西斯统治、种族灭绝的毒气室。文明对野蛮不仅没有天然的免疫力,还有可能滋生野蛮和暴力,两者有时候只有咫尺之遥。
重大历史事件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德国的民族主义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非理性情绪,后来逐渐走上一条极端化和种族化的道路。不少学者从1807年哲学家费希特著名的《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等作品中找到纳粹的思想理论根源。但是,我们恐怕不能认为纳粹浩劫是德国历史的必然结果;德意志历史也并非只能通向纳粹。纳粹羽翼渐丰以及希特勒坐大,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多方因素共同促成的偶然性。一是凡尔赛体系的“功能缺失”。德国遭到实质性削弱,关键问题遗留未解,德国复仇修正主义与法国安全两者无法兼融;苏俄未纳入相关体系安排。二是欧洲大气候、德国小气候的相互作用。一战后的欧洲依旧强权政治至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谈不上任何共赢。德国内充斥着怨恨、仇恨,暴力气氛浓厚,举国上下渴望一种精神的蜕变和民族精神的振兴。三是希特勒对民众的成功欺骗和愚弄。此人确有常人难以比拟的优势和强项:天才煽动家,擅长搬弄是非,有杰出的演说天赋和组织能力。他无派无流,非左非右,亦左亦右,欺骗性之强甚至蒙住了包括瓦尔特·李普曼在内的智者。即便政治眼光独到、较早认识到纳粹政权危害的丘吉尔,也曾经赞许希特勒“温和而简单的举止、冷静的作风、超然的风度”。
发动对苏联战争、灭绝犹太人是希特勒1933年上台后孜孜以求的两大主要使命。希特勒的战争和“事业”无疑是非正义、邪恶的,代表着历史的倒退,注定要失败。但是,如果我们假设希特勒在进驻莱茵地区、占领捷克、合并奥地利、拿下法国达到其人生巅峰之后,这个“疯子”能够就此罢手,不再征伐苏联,不对他所认为的劣等民族赶尽杀绝,后人又会对其做何评价呢?毕竟,在希特勒的无数暴行尚未公之于世的1938年之前,纳粹在重建德国方面的成就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我们当代人多么厌恶或痛恨希特勒,但仅就社会政策而言,他领导的纳粹政权为德国民众做了一些益事,经济上最大的建树,当数很好地解决了当时德国国内失业问题,为德国扫除了经济大萧条的负面后果。
罗伊特教授在掌握大量史实的基础上,为读者观察二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论据。在他的笔下,扩张侵略是纳粹德国的基本特征;希特勒一手掌控的德国根本不讲道理,政策目标欲壑难填,与之妥协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对本书主角、二战的核心人物——希特勒,作者尽可能从客观、不带预先好恶的立场去描述,有更多关于希特勒的生动的心理描写。
具体至个人,希特勒强悍专横的外表下隐藏着许多弱点。他不了解对手。到最后一刻,他都没能正确地了解敌方的实情,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世界。除了意大利,他从未外访过,只会说德语,始终无法明确了解英、法、美、俄等国人民的真实想法和精神意志。在他看来,罗斯福总统疾病缠身,不屑予以搭理;丘吉尔只是个嗜酒的无能政客;他倒是钦佩斯大林的坚毅,却对苏联背后的强大国力、战略纵深知之甚少。
他高估了自己。他自视天生英才,所有的目标必须在有生之年完成。他身上总摆脱不掉孤注一掷的赌徒心态,从来等不及让成功水到渠成。自己犯错误总爱怪罪到别人头上,责备周围幕僚的不忠。在众人吹捧下,他真以为自己是军事奇才,即使坐在位于福斯大街的新总理府内硕大、气派的办公室里,也比身处遥远一线的军官们更能洞察战场形势。
他迷信唯意志论。他以为意志可战胜一切、可阻挡敌人的千军万马,盲目固守“寸土不让”的原则,不懂必要时撤退的战略意义。但悖论的是,强调意志的他并无毅力和耐心。处理国务,他全凭直觉,而非理性分析。决策过程往往是一时高兴,心血来潮。伦德施泰特元帅最反感的就是希特勒总以某种形式对其集团军群的指挥进行干预。愚蠢的朝令夕改,让手下白白付出巨大努力。
他没有强大的党政军顾问团队。迷恋与大英帝国结好、对苏联开启“十字军”东征,是他的两大战略败招,但身边的亲信没有一个敢于提出异议。最高统帅部沦为一个军事秘书处,凯特尔身为元帅没有发挥战略顾问的功能。布劳希奇、雷德尔等听天由命,伦德施泰特、古德里安等随波逐流。戈林、汉斯·弗朗克等人的存在加速了纳粹的灭亡。
类似希特勒这类政治人物,今后历史是否还会出现呢?如今的德国仍属于欧洲大国、强国,但因安全上依赖美西方国家,军事上受历史包袱所累,很难在世界上发挥“领导作用”。回顾二战历史,德国战败的悲剧正是苏联与美国的喜剧。如果没有希特勒主动联苏、掀翻法英的豪赌,苏联如何顺势崛起?如果没有希特勒主动伐苏、乾坤一掷的第二次豪赌,美国又如何成为全球霸主?二战后,苏联得大于失,美国稳赚不赔,可悲希特勒自诩天命英才,纵横欧洲十二年,机关算尽,赔上德国上千万条生命,换来的却只是冷战和美苏争霸。
作者序
(节选)
我们这一时代的历史学家沉迷于决定论以及对历史的社会性认知,往往忽视了某些特定人物的作用。
——弗朗索瓦·傅勒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已是汗牛充栋,关于它的全景式描述、编年、传记和学术论文也难计其数。这不足为奇,因为这场为期五年的世界战争规模令人震惊,影响十分深远。它导致5500万人丧生,种族屠杀和家园毁坏之程度前所未有。广岛和长崎开启了一个新的核武时代。人类进入由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强国主导的两极世界。殖民强国分崩离析。欧洲不再是全球权力中心,之后的五十年,它被一道“铁幕”割裂。
旧大陆的自毁是一个始于1914年夏的长期过程,各国如同“梦游者”一般卷入其中。历史学家们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视为20世纪的“原始灾难”。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葛雷(Edward Grey)在战争初期悲观地预测:全欧洲的灯光都要熄灭了,“我们这一辈子是看不到它再亮起来了”。葛雷的预判得到了证实。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工业化战争,它的毁灭性远超那一时代人的想象,在各民族之间播撒下极度仇恨的种子。正是这种仇恨使交战方无法重归于好,即便各方休战,也没有达成具有承压力的和平体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引发了完全不同的后果。它释放出各种政治力量,进而导致那个时代致力于寻求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方案的各种社会运动取得突破性进展。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波及整个欧洲,尤其是德国,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大转折。很快,对立冲突的主体不再仅仅是各民族和各帝国,还有意识形态体系。有人称那个时期为“极端的年代”,不管怎样,之后形势发展的顶峰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基于技术的发展、道德的无底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毁灭性超出一战之数倍。
上述事件以及本书的核心人物就是主要责任者——阿道夫·希特勒。作为“原始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了时代变革,其最终的后果正是希特勒登上历史舞台,而这一点却被当代主流的历史学术观点所否认。这些观点认为,希特勒是一条德国特殊道路的结局和终点,这条特殊道路源于一个由普鲁士领导、自认为吃亏的国家,它具有以下国家特征:永不知足的扩张欲望、强烈的军国主义以及狂热的种族民族主义。也就是说,希特勒的霸权欲望、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威廉帝国主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纳粹的种族主义、灭绝政策,从根本上说,亦仅仅是1914年以前反犹主义的结果而已。
纯粹从传统的社会力量抗衡角度分析,我们难以令人信服地阐释希特勒及纳粹的崛起原因。假如认为他的得势仅仅是历史规律性在发生作用,这等同于将其崛起与彼时重大的历史事件相割裂。新近的研究已经证明,希特勒种族主义的政治化正是形成于革命和严重不确定时期。尽管希特勒的个人成长,尤其是他的种族理论,融合了19世纪的部分思想,但在德国和欧洲近现代史上,他就是一个深刻断层。
希特勒在某种程度上脱节于时代,他并非人们传统上所理解的反犹主义者。他对犹太人的憎恨标志着一个新的层面。一战前线的经历让他成为一名纯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支持者,一战后他又将犹太人视为万恶之源,认为十月革命和《凡尔赛和约》的背后都是犹太人在搞鬼。在希特勒的想象世界中,同“国际犹太人集团”的斗争是事关国家存亡的重大问题。受宗教狂热和被迫害妄想症的驱使,他毕生都致力于将德国以及西方文明从“犹太人的世界阴谋”中解救出来。是这种荒诞的种族主义使命感,而不是要领导德国成为世界强权,才是希特勒的关键动因,尽管德国和他自己都走向了同一个最终结局。
希特勒的这场个人战争始于1919—1920年。区别于其意识形态对手——斯大林,希特勒拥有一个独有的标识。两人都无视传统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所奉行的现实政治的游戏规则。斯大林是一名推行实利主义的苏维埃领袖,主张以共产主义思想解救全人类,但他终究是一名现实主义者,而那位德国元首始终被非理性因素所牵引。从理性的现代角度看,人们很难理解这一点,反而倾向于认为,希特勒针对所有犹太人、金融股票交易和布尔什维克的独白式仇恨,只不过是毫无关联的反犹宣传而已。然而,这些东西在希特勒脑子里确实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辅之以生存空间理论的种族主义世界观。以此为出发点,希特勒又推导出一系列关于德国政治和发动战争的纲领性基本准则。作为慕尼黑的宣传干事、兰茨贝格监狱在押犯或纳粹党党魁,希特勒所鼓噪的这一切,都在其担任德国元首以及最高战争指挥官以后得以不折不扣、持之以恒地实施。而他的核心任务正是消灭“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老巢——苏联,同时他又把完成该任务视为与大英帝国缔结伙伴关系的前提条件。
延伸阅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从人权到经济不平等的全球史》
点击书影,即可购书
〔美〕托马斯·鲍斯泰尔曼 著
乔国强 乔爱玲 译
ISBN:978-7-100-11321-2
开本:32开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5年5月
定价:42.00元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引 言 …… 1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逆潮流危机 …… 19
国外的动乱局势 ……22
国内的腐败现象 …… 34
保守主义与对政府的不信任 ……43
经济的不稳定 ……51
转向内在 ………62
第二章 平等与民主改革潮流的兴起 ……71
公共领域里的女性 ………… 74
私人领域里的女性 ……87
许多平等的前沿领域 ……… 95
政治改革…… 107
阻力…… 112
第三章 市场价值的传播 …… 121
原则的显著变化…… 125
经济南下……… 132
全球化一体化的提速……… 136
从公民权到撤销管制……… 144
对所有问题的市场解决方案…… 152
市场更加自由,文化更加粗俗………162
第四章 帝国的退却与市场的全球推进 …… 174
人权的出现…… 177
欧洲帝国与南部非洲………184
苏联帝国……… 191
美利坚帝国………198
国家的退出……… 205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210
第五章 抵制新型超个人主义 …… 216
环境主义的挑战……… 220
美国国内的宗教复兴…… 237
吉米·卡特:时代的男子汉……248
第六章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大致平等 ……… 256
相反的证据…… 259
包容性的提升……… 266
市场的持续…… 274
无限制的消费… 278
不平等现象日益加剧…… 285
结 论 …………291
内容简介
20世纪70年代,对于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国家来说,都是不平凡的十年。而历史学家对这个特殊的十年关注较少,他们只看到了这十年中的通货膨胀、石油危机、水门事件等等,而缺少对这个年代世界格局的整体观照。本书突破了这个局限,把这一十年放在一个全球史的整体框架内,关注这十年中,全球社会中信任危机,自由市场的国度放大,政府的谨小慎微,认为这一切直接导致了全球文化出现了这样的格局:极端的平等,极端的不平等。
作者简介
托马斯·鲍斯泰尔曼,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学世界当代史教授,研究方向为当代美国与美国外交关系史。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