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何文炯
全文2511字,阅读约需2512分钟
最近10年,国家在加快发展老年照护服务业的同时,积极探索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全社会养老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何文炯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实现“老有所养”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针对老年人所面临的贫困、疾病、失能等风险,国家不断完善老年收入保障和健康保障制度,积极探索照护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养老服务,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满足老年人的需要,使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
老年收入保障制度是国家反贫困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是社会成员年老之后生活来源的基本保障,也是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
最近10年,国家在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惠及范围、稳步提高保障待遇的同时,加快发展补充性养老金,推进多层次养老金体系建设,使老年收入保障整体水平稳步提高。
一是组织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惠及范围。2021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29亿人,其中领取养老金的人数达到2.94亿人,基本实现每一个老年人都有国家提供的基本养老金。
二是稳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10年来,离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每年提高,2021年底他们的月平均养老金达到3577元;2012年以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4次提高,2021年他们的月平均养老金给付额为179元。
三是积极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基本养老保险的统一性和规范性。2018年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所有省份实现基金省级统收统支,目前正在启动实施全国统筹。
四是各地将符合条件的困难老年人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
五是加快发展补充性养老金,满足社会成员个性化养老金需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面实行职业年金,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参加职业年金的范围和人数逐步增加;2022年政府出台《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支持金融保险机构发展商业性养老保险。
随着年龄增长,社会成员的生理机能弱化,因此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健康服务,因而需要更高水平的医疗保障。
最近10年,按照“健康中国”战略,国家不断改善老年人的健康保障服务。
一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老年人医药费用负担。10多年来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老年群体基本实现全覆盖;国家通过逐步扩大医保目录范围、提高报销水平、放开定点医疗机构等途径,持续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还通过医疗救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各类“惠民保”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2018年以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覆盖老年患者常见病主流用药,药价平均降幅超过50%,有效减轻老年患者看病负担。
二是加强老年健康管理,提高老年健康服务水平。目前有1.2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在城乡社区获得健康管理服务;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重大慢性病早期筛查和干预,促进老年人功能健康,同时发展针对老年人的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中医药健康服务,持续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有15个省份组织开展了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在组织针对癌症等老年人群高发疾病研究的同时,倡导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2021年底这个比例已经达到53.4%。
三是改进服务机制,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全面开展住院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各地从老年友善文化、管理、服务、环境等方面方便老年人就医,推出设立老年人快速预检通道等10项举措,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和满意度;2021年底,全国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综合性医院529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431个,设置老年人“绿色通道”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超9000家。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失能老人数量和比重都在增加,与此同时,家庭户规模小型化致使家庭的照护服务能力下降,因而社会化照护服务需求将不断提高。
最近10年,国家在加快发展老年照护服务业的同时,积极探索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全社会养老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一是稳步推进养老机构规范化建设。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总数为36万个,床位812.6万张;202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市城市新建居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为62%;中央预算近12亿元支持43所优抚医院、28所光荣院设施建设。
二是增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十三五”时期,中央财政共计安排约50亿元,支持203个地区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2021—2022年共计安排22亿元支持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建立空巢和留守老年人定期巡访制度;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开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支持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发展普惠养老服务;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
三是加快培养老年照护服务队伍。鼓励支持学校培养照护服务专业技术人员,优化中职、高职、本科养老服务相关专业设置;开展养老服务人才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持续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建设7个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四是积极探索老年照护保障制度,增强失能老人及其家庭对社会化照护服务的购买能力。2012年开始,部分地区开展了困难家庭失能老人长期照护补助制度;2017年开始,部分地区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目前已有国家级试点城市49个,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5亿。
五是不断提高老年照护服务质量。持续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开展养老服务认证;积极推动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全国规范统一;加强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培训,推动医疗护理员规范管理;着力推进养老服务行业综合监管规范化常态化,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原文刊载于2022年第21期《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养老丨老有所养谱新篇》
作者: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何文炯
编辑:姜玉函
责任编辑:刘烨烨
主编:崔靖芳
“人民名品”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旗下融媒体平台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