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已经分析了一季度宁波GDP首超天津,显现出十强之外城市的激烈竞争。
而事实上,十强之内的城市竞争更加激烈,排名座次经历了新一轮大洗牌。
随着这两天深圳、苏州、广州公布GDP,到目前内地十强城市经济数据全部公布。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到:
第一,深圳GDP增量第一,同时增量也是全国第一,同时增速在十强城市中依旧位列第一。
一个季度GDP增量707.58亿元,占一季度整个广东省GDP增量的42%。表现出了深圳强悍的经济弹性和复苏力量。
第二,广州增速垫底,苏州、上海、北京增速均跑输全国4.5%的平均增速。
第三,由于苏州失速,成都一季度GDP首次超越苏州,实现了位次晋级,登上了内地经济第六城宝座。
第四,广州排名再次反超重庆,登上内地经济第四城宝座。
去年年末,重庆正式超越广州,坐上了内地经济第四城宝座。然而,广州一季度增速在十强城市中虽然垫底,但其一季度GDP仍反超重庆30多亿。
第五,杭州再次反超武汉。
和重庆超越广州一样,武汉去年年末也重新超越了杭州,回归到了内地经济第8城宝座,但只待了一个季度,就被杭州重新超越。
深圳为何强势反弹?广州为何增速垫底?工业强城苏州为何失速?跟着数据来一一解开谜团。
深圳一季度强势复苏,一方面是因为去年一季度增速太低。
去年一季度,深圳、吉林都是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当时深圳的GDP增速只有2%,在四大一线城市中垫底。
深圳强势复苏更为关键的因素,则是宏观大环境改善之下,各项经济指标强悍回升。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0%;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7.99亿元,同比增长11.8%;出口5057.0亿元,增长23.8%。
细化来看,其中工业增加值同比上涨了4.5%,而一二月份只有0.8%,可见3月份深圳的工业在快速反弹。
工业产品中,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7.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6%。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127.6%、89.2%。
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产量和与之相关的充电桩产量再度成为深圳工业拉升的中坚力量。
其实,在比亚迪公布一季度产量的时候,本号就专门分析过,深圳、西安、长沙这几个比亚迪重仓的城市,躺赢。
4月2日,比亚迪公布了一季度汽车产量数据,一季度生产了56.7万辆,同比增加了97.26%。卖了55.2万辆,同比增加了92.81%。
比亚迪依旧力压特斯拉,领跑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季度的产量和销量比特斯拉均多出十多万辆。
西安是比亚迪最大的生产基地,深圳是比亚迪总部,同时也是第二大生产基地,是最得益的两座城市。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西安一季度工业增速同样大涨,工业增加值上涨了11.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增62.8%。
除了工业强劲复苏,出口猛增也是深圳经济的主要推动力。
根据海关总署披露的数据显示,如果按照出口商品按货源地进行划分,2022年出口商品总值排名前10的城市依次为深圳、苏州、上海、东莞、广州、宁波、金华、佛山、无锡和青岛。
深圳是当之无愧的外贸第一城。不仅规模第一,增速在经济十强城市中也位居第一,一季度出口增加了22%。
天津的出口增速更高,高达23.6%,所以天津一季度GDP增速位居四大直辖市第一。
一季度特斯拉的产量也飙涨了。特斯拉官网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特斯拉交付量同比大增36%,交付42.29万辆,生产44.08万辆,均创下历史新高。
作为特斯拉亚洲最大生产基地的上海,为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反倒下降了0.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下降了3.3%?最终使得上海哪怕在去年一季度低增速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增速依旧不够亮眼,跑输了大盘。
原因在于其他工业大类不够给力。一季度上海的3D打印设备、半导体存储盘、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8.1%、56.8%、36.2%、33.4%,增速都不错。
但是分行业来看,上海35个工业大门类中,有20个门类的工业总产值仍在下降。
北京一季度GDP增速跑输大盘,同样主要是因为工业不够强劲,当然主要是因为疫苗生产下降所致。
一季度,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更是下降了7.4%,如果剔除疫苗因素影响,工业增加值则上涨了1.8%。医药制造业下降43.7%,如果剔除新冠疫苗生产因素只下降3.0%。
可见,疫苗生产下降,对北京经济影响确实比较大。
2021年北京GDP增速高达8.5%,同期的医药制造同比上涨了252.1%。
当年我国疫苗接种率已经到达85%,疫苗接种量超过28亿支,这些疫苗主要由科兴中维、国药北生研两家北京企业提供。如果加上出口等,仅2021年一年,北京就生产了50亿支新冠疫苗,而科兴中维、国药北生研两家公司贡献的产值就超过2300亿元。
但疫苗生产随着接种人群覆盖率见顶,2022年就出现了后劲不足。
不过,北京的经济本就不依赖疫苗生产,只是疫情期间,疫苗平地助攻了一波北京的经济发展而已。
随着疫情结束,疫苗生产下降因素逐渐被消化, 北京的经济增速后续也会逐渐回归。
和上海、北京增速跑输大盘一样,广州、苏州增速垫底,同样也是因为工业失速。
根据官方数据,一季度广州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0%。虽然广州也有新能源车行业,增长也不错,但占比偏低。
广州一季度工业各项数据尚未公布,可以以2月份的数据作为参考。
2月份的广州,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工业全线下降。
在这种背景下,广州为何能反超重庆,重新回到第四城宝座?
主要是因为去年一季度广州本就对重庆保存着一定优势,只是在去年四季度广州受疫情影响比重庆更大,在全年被重庆超越。
广州与重庆之间的竞争,往后会更加激烈,全年排名谁前谁后依旧不好说。
苏州方面,一季度各经济指标具体数据尚未公布,但也可以参考2月份的数据。
2月份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下降了8.2%,出口下降了12.2%。这才给了成都超越的机会。
不过3月份苏州的工业增加值已经实现正增长,成都的超越可能非常短暂。
杭州今年一季度再度反超武汉,主要是因为去年一季度杭州基于武汉的优势。
事实上一季度的经济指标来看,武汉全年超越杭州的概率依旧很大。
早在疫情爆发的2019年,武汉就已经是中国内地经济第8城。
当年武汉的GDP为16900亿元,杭州为15373亿元,如果没有疫情,武汉的目标是超越成都。但随之而来的疫情,让武汉停摆了三个月,经济受到严重影响。2020年一季度,武汉就掉出了内地经济十强。
在当年4月份解封之后,武汉疯狂追赶,最终在2022年年末反超杭州。
2022年武汉与杭州各项经济指标对比,武汉去年的第一产业,也即农林牧副业增加值增速比杭州高出1.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杭州高出4.7个百分点,固定投资比杭州高出4.8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各项指标上,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杭州占优,第二产业武汉占优。消费增速武汉占优,出口武汉也占优。
综合来看:
第一,从各项指标来看,深圳正在摆脱疫情的影响,走向全面回暖。
广州、北京、上海、苏州等城市仍走在回暖的路上。
第二,从排名洗牌来看,十强城市之中,广州与重庆,苏州与成都,杭州与武汉,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十名开外,宁波、天津与青岛,长沙与郑州,同样是未来两组激烈竞争的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