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想到英国,就会想到他们的贵族制度。许多英国人,都以自己是贵族后裔而自豪。然而根据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学者的研究,却发现如今的英国人,多少都有贵族血统,而农奴、奴隶乃至于自由民的后裔,几乎没有。
英国,是一个具有2000年文明史的古国,但其封建制度的建立,还要等到公元5世纪。当时,日耳曼的盎格鲁-撒克逊部落征服了不列颠,将凯尔特原住民赶到了苏格兰,从而建立了初步的封建制度。
公元1086年,法国诺曼公爵威廉渡海征服大不列颠,将欧洲更为成熟的封建制度带入英国。随后,威廉对整个英格兰的人口和土地进行了详细普查,并制定了《土地赋税调查书》。通过此调查书,我们得知,当时英国人口大约有200万人,贵族约占4%,自由农民占12%,农奴及其他依附农民占70%以上。
随后,已经加冕为英国国王的威廉大封功臣,各种封建庄园开始在英国各地建立,这些封建庄园迅速击垮了自由农民。最终,绝大多数英国人都失去了土地,成了大小封建主的农奴。
经过帝国理工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17世纪晚期,绝大多数自由农民以及农奴都已经绝嗣。而如今的英国人,几乎全是威廉所封的封建领主的后代。相比于普通农奴,封建领主们有恒定的家产,有各种封建特权。由于家境较为富裕,所以他们能够随意地繁衍自己的子嗣,并且都能养活。
反观男性农奴,他们整日在领主的份地上刨食,遇到荒年,连自己都养不活,更何况孩子?即使生了孩子,也很容易因瘟疫和各种水旱灾害夭折。而女性农奴,她们为了生存,往往会甘于当领主们的情人,并为他们繁衍子嗣。
因此,帝国理工的学者们得出结论。经过长期的、黑暗的中世纪,贫穷的男性都已被“自然更替”,而封建领主们的子孙成了如今英国人的主体,事实就是那么残酷。
相比于英国,中国古代穷苦男人的境况要稍微好一些。相比于英国的封建制度,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基本告别了贵族领主社会。到了汉朝,更是出现了“布衣将相”的局面。
中国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上升渠道的建设。在战国时期的秦国,普通百姓可以通过军功进入精英阶层;在汉朝,普通人可通过地方推举成为中央官僚;而到了隋唐以后,百姓们更是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到中央做官,实现从穷汉到大官僚的飞跃。而在英国,贫民只能通过当教士实现阶级跃升。然而问题在于,很多教士都是终生不婚的。
此外,从战国时期起,中国就允许土地买卖。而在英国,土地买卖是很少被允许的。因此,很多中国贫农可以通过勤劳和智慧当上富农和地主。反观英国农奴,他们若想致富,只能逃到自由城市,靠从事手工业致富。
相比于古欧洲,中国古代政府的能力也更强大。历代古代政府,都会关注鳏寡孤独问题,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古代男子的光棍问题。比如地方政府会组织相亲会,皇帝有时会放出宫女,让她们嫁给地方上的光棍青年。
但是必须要说的是,中国古代穷苦男人的婚育境遇其实也不是很乐观。若遇到战乱和灾害,古代朝廷就在不及时,穷苦百姓还是很容易出现绝嗣。相比之下,官僚、地主、富农的经济基础较好,不太容易绝嗣。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因高产作物的引进而出现人口爆炸。但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男女比例却发生了严重失衡。这是因为中国一直有“重男轻女”的丑恶观念,从而养成了“溺女婴”的习俗。因此从出生人口上,男婴多于女婴。同时,中国古代一直有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使得女性资源变得更加稀缺。
到了清朝晚期,这种男女比例失衡变得更加剧烈,许多男性终生都得打光棍。据统计19世纪,华北地区男性与女性的性别比例高达129:100,有四分之一的男性难以结婚,而这些男性绝大多数都是穷人。到了19世纪中期,光棍汉扎堆的华北和中原终于爆发了大起义——捻军起义。许多历史学家给这场起义下了一个定义——光棍起义。
建国初期,根据调查,如今华北百姓,若追溯三代,大多数都是富农或地主的后裔。而祖先是穷人的,可谓寥寥无几。也就是说,现代社会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即使穷苦男人,也有很大机会得到繁衍的权利。而古代男人,若一直在穷困边缘徘徊,等待他们的,只有三代绝嗣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