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程善报道 6月2日,中国足协公布了“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暨中国足协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男子初中年龄段U13、U15竞赛工作方案”,对于这个方案,国内多家一线青训机构、足校、职业俱乐部梯队表示担忧,他们除了参加足协的比赛,还准备自己组织比赛。
按照足协发布的方案,全国性的比赛,每年只有一次,全国总决赛的时间,今年定在了8月1日至20日,也就是说,安排在了每年的暑假。而在具体设置上,不设球员、球队的参赛限制,俱乐部梯队、社会青训机构、体校、学校代表队等均可参赛。
足协的目的,是想充分扩大青少年参与足球的人口数量,夯实中国足球根基。在年龄段设置上,分U13和U15两个年龄段,各职业俱乐部的U14队伍,要在U15的年龄组报名,由地方组织的U14年龄组比赛,不受全国总决赛组别设置影响。
在竞赛方案中的年龄审核上,以出生年份计算参赛组别,不再统一大范围进行骨龄测试(必要时进行抽测),以二代身份证、学籍证明、会员协会注册备案、历史参赛记录作为年龄认定的主要依据。对于经核实年龄造假的球员,将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处理。涉及的球队直接取消参赛资格。
对于这个方案,来自基层的多家一线青训机构、足校的老教练、职业俱乐部梯队,都感到担忧,因为这样的话,比赛质量和比赛数量,很难保障,而且,不再统一测试骨龄,恐怕会再次出现年龄造假。
一些在青训机构的管理者和教练在互相沟通后,根据青训梯队的实际情况,向足协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希望中国的足球青训,更有效、更合理。
他们认为,第一,组织的全国性比赛过少。每年只在暑假打一次总决赛,其他时间,都交给地方去组织,全国性比赛数量,难以达到要求。
第二,质量很难保障。这个年龄段组织高水平的俱乐部梯队和校园队伍比赛,很可能出现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的结果,难以让13-15岁的职业俱乐部梯队和青训机构小队员的实战质量达到效果,与校园队伍比赛,应有一定的分级,避免出现尴尬的大比分。
第三,也是各职业俱乐部梯队最关心的,这份方案中,没有专门设置U14比赛。从中超准入机制来看,要求每家设立单年龄组队。球队组队后,队伍在13岁成型后刚转11人制比赛,正是需要大量比赛的时候,现在不举办正式的U14赛事,使得大批14岁球员可能这一年被荒废,而且,14岁,是进步最快的阶段,一年没有正式比赛,会导致成长受限;但让14岁的队员报名15岁年龄段的比赛,在身体对抗能力方面,又存在较大差距。
第四,不再统一大范围进行骨龄测试,加上运动员等级证的诱惑,有可能年龄造假再次涌现,造成不公。
对此,中国足协有关方面表示,竞赛方案的出台,有多方面考虑,包括落实“体教融合”要求,落实体育系统加强赛事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摒弃锦标主义等。
不过,有青训机构和俱乐部梯队,计划在参加中国足协的U13和U15赛事外,自行组织比赛,增加比赛数量,提高比赛质量。目前,这一计划,已得到多家中超俱乐部梯队和地方足协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