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数据分析比喻找工作过程,招聘网站发布的职位信息就是我们数据分析的对象,我们想通过职位信息来分析出它对应岗位对应的技能有哪些、薪酬水平与我的能力议价水平是否相符、工作年限是否有要求、业务背景是否有偏好等等这些问题的时候,需要什么样的依据,才能回答这些问题呢。
首先我们需要寻找大量的职位信息,通过观察这些信息,提取有用的部分,比如:薪酬、地址、工作年限、教育背景、技能数据等等,通过对这些关键信息的汇总、处理、计算,得到初步的结论,这个过程就是计算统计指标。来帮助我们回答上面的问题。
统计指标:体现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根据数据分析目的不同,统计指标也会变化。
比如:
1、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需要根据往期业绩是否优秀、风险系数是否符合保守、激进分别在什么样范畴、年化收益是否是正的、是否跑赢通胀等等。然后筛选出符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2、在分析提升用户转化率的时候需要对网站浏览量、着陆页、跳失率等等进行统计计算,找到薄弱环节
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提升用户转化率。
总量指标:在特定条件下的统计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指标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总和(SUM)。 如:GDP、总人口、销售总额。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统计指标。
平均指标:总体数据的平均指标,有细分如:集中趋势指标。
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现象数值相比得到的比率,是描述的是相对关系,而不是总体情况。
下面以销售额的数据为例:
这里1~12月一整年的销售数据为通过计算总量指标:一年的销售额为78000。
通过每个月销售字额除以总量指标,得到每个月相对总体的占比数据。
占比=比例=(各数据/总量) *100 ,以%为单位,体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比率=各数据/公约数,体现部分与部分的关系。
倍数=年末/年初,是体现是否上升、增长幅度。
比如:
分析近2个月的销售情况,(本期数-上期数)/ 上期数*100,以%为单位,体现的是环比增长率关系。
拿12月份与11月份的比较:(12000-11000)/11000*100 = 9.09%(环比增长率),表示短期的增长速率。
分析近2年的销售情况,(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100 ,以%为单位,体现的是同比增长率关系。
拿今年的12月份与去年的12月份的比较(3450-2300)/2300*100= 50%(同比增长率),表示长期的增长速率。
编辑于 11-29 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