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泉州惠安一闽南古厝门联现神秘文字字体难辨认”,大概是说惠安一个古厝的大门上有一副令人看不懂的对联,如下图显示:
畏天之威,畏圣之言
根据专家考证,该对联写的是”畏天之威,畏圣之言”,语出《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字体类似九叠篆。根据记者调查,该对联属一老华侨刘春江家,为其家训。从文字的角度来说,该对联只能称作叠篆,而不是九叠篆,因为九叠篆中的折更多。
叠篆大概起源于宋金时期。所谓叠篆就是为了使官印更加丰满,增加官印的图案效果,将篆体字的笔画反覆曲折、折叠而成的篆书字体。从唐以来的官印来看,叠篆是从缪篆发展来的。唐宋印的叠篆在转折处大多为圆弧状,还带有小篆的痕迹,而到了辽金时期的叠篆,转折处多化方为圆,重叠数量增多。元代的官印是从金代发展来的。明代的官印继承元代的叠篆,对于叠数有严格的规定,而明代之前的叠篆则没有统一的标准。
靖康之变后,北宋印玺被劫,官印多散失民间,现存世的不多,如“内府图书之印”,其中”之”字十三叠,“印”字九叠,都是笔画少的字被多次重叠。
再如“中书门下之印”,中书门下为中央官署。
中书门下之印
实际上,宋朝的叠篆仅限于皇帝玺印、爵位印、中央官署和京师衙役。只有少量官印中有叠笔,叠数爷不多。金代开始官印多用叠篆,如“元帅府印”、“都元帅府之印”、“元帅监军之印”、“兴安西北等路元帅府印” 、“都统之印”、“副统之印” 、“山东路副统军之印”、“万户往字号印” 等。
万户往字号印
金代的所有官印都有叠笔,但不一定每一个字都有叠笔。如“山东路副统军之印”中的“印”字没有叠笔。由于宋金时代的叠笔制度记载有限,根据推测,叠笔之法有几种:如直线变曲线。通过对直线加曲,使简单、稀疏的笔画变复杂、稠密。采用俗体字,如“万户往字号印”中的“万“是“万”的俗体字,“号“是“号”的俗体字。这是因为有些笔画复杂的字没有空间加叠,故采用其俗体写法。张金梁的《明代朝廷印玺研究》中提到了明代九叠篆的叠法有三种情况:
“一是独体字及上下、上中下结构的字,从上至下必须要有九条横出现;二是左右、左中右结构的字,视具体情况,可以各部皆九叠,最少其中有一部为九叠。左右结构者一般以笔画多的主要部分为九叠,左、中、右结结构者,则多以中部为九叠,左右两部可按自然和谐的形体进行安排;三是极个别左右结构不好处理的字,便采取左右两部分横画层数相加为九来表现……不是朝廷官员者,不遵“九叠篆”官印规定,每字叠数不定,都在十叠以上,不知是否寓有凌驾于百官之上之意……”
“如来大宝法王之印”,其中“法”字左右相加为11叠
虽然宋代的叠篆未能成为官印格式,却成为了同时期的辽、西夏的官印格式。由于契丹文、西夏文是基于汉字笔画设计的,特别是许多契丹字是直接根据汉字删减或增加笔画制成,故其印文也采用叠篆。如西夏文“首领印”,印文白文,西夏文,右起横读。印背刻西夏文款“首领,正德二年”。正德为西夏崇宗年号,正德二年为公元1128年。
西夏首领印
同样地,辽代也有印文为契丹文的叠篆印。由于契丹文尚未被完全破解,加上我们不了解正体契丹文与叠篆写法,因此很多契丹文叠篆印的内容只能识别出一部分,甚至完全不能识别。
这枚叠篆印有两列共5个契丹大字,右列2个字、左列3个字。有意思的是,在所有存世的契丹文印中,这可能是唯一一个印文内容在印章的侧边以正体契丹文的形式又被重复刻了一遍的契丹文印:
根据侧边的楷体契丹文,我们得知此印的内容是“六院?之印” *[?] uru [?]-un doro,中间那一个不识的字可能是六院的某位官员的官职。
无独有偶,元代国师八思巴创造的八思巴文也有叠篆写法及叠篆印。如至元十六年中书礼部造“侍卫军副都指挥使印”及“通领释教大元国师ꡉꡟꡃ ꡙꡞꡃ ꡚꡞ ꡂꡨꡓ ꡈꡗ ꡝꡧꡦꡋ ꡂꡟꡠ ꡚꡜꡞ”(需安装八思巴文字体方可见)。
通领释教大元国师ꡉꡟꡃ ꡙꡞꡃ ꡚꡞ ꡂꡨꡓ ꡈꡗ ꡝꡧꡦꡋ ꡂꡟꡠ ꡚꡜꡞ
八思巴文为拼音文字,是基于藏文字母创造的,而八思巴文印章则是模仿汉字叠篆进行加叠,因此酷似汉文。以下是正体八思巴文及叠篆八思巴文的对比。
叠篆不仅仅出现在官印上,更出现在钱币上。例如底下这枚九叠篆“本命元神”花钱。由于九叠篆仅限于官方使用,加上这枚九叠篆钱带有明显的官方色彩和权威性,因此很可能是宫廷用作赏赐之物。
本命元神
再如这枚宋仁宗铸九叠篆“皇宋通宝”,虽难辨真伪,但由于存世数量稀少,因此非常珍贵。
还有这枚“大安通宝”,可能是西夏钱,难辨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