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昌情、刘向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应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2月7日至10日赴沙特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中东地区国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面向阿拉伯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外交行动,开启了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新时代。习近平主席先后发表题为《弘扬中阿友好精神 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和《继往开来,携手奋进 共同开创中海关系美好未来》的主旨讲话,深刻阐释了“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中阿友好精神,为中阿友好合作擘画蓝图,巩固了阿拉伯国家加强与中国友好合作关系的信心和决心。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阿、中海、中沙领导人系列峰会,是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外交的又一重大创举,体现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面对全球挑战加强团结协作的战略抉择,为新时期的南南合作树立了典范。
首先,在政治层面相互支持,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当前,中国已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阿拉伯国家也面临实现民族复兴和加快发展的历史任务。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成员,同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政治力量,在民族解放斗争中患难与共,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坚守道义。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一贯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上相互支持。中方支持阿拉伯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把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维护好各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内政,道出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一致心声。面对西方大国推行的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给他国和平与发展造成的干扰,中阿都主张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捍卫发展中国家权利。针对中东问题核心巴勒斯坦问题,中国在地区热点问题上主持公道。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政治层面的相互支持,不仅符合双方各自利益,也将为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公平正义汇聚强大力量。
其次,在经济层面平等互利,做共谋发展的好伙伴。平等互利是中阿友好合作的不竭动力。中与阿拉伯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双方合作的潜力和活力不断释放。从中阿峰会上提出的旨在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和落实《中阿全面合作规划纲要》的“八大共同行动”,到中海峰会上提出构建能源立体合作新格局,推动金融投资合作新进展,拓展创新科技合作新领域,实现航天太空合作新突破。习近平主席与阿拉伯国家、海合会国家和沙特领导人共商中阿、中海、中沙关系发展大计,共绘未来合作蓝图,将中阿、中海、中沙合作推向新高度,为带动发展中国家团结和南南合作树立典范。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同20个阿拉伯国家及阿拉伯国家联盟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贸易领域,中国连续多年成为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阿双方已经在中阿合作论坛框架内建立了17项合作机制。10年来,中阿贸易额增长1000亿美元,总额超过3000亿美元;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增长2.6倍,存量达230亿美元;共建“一带一路”实施200余个项目,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随着中阿合作的不断深化和加强,中阿合作机制化的需求应运而生,中阿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阿峰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阿合作机制日趋完善。伴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各领域合作全方位快速拓展,实现了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合作共赢。
再次,在安全层面做共筑安全的好朋友,为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与安全贡献力量。和平与安全是阿拉伯国家的突出关切,地处中东地区的广大阿拉伯国家长期饱受战乱和地区冲突等传统安全之苦,深受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等非传统安全的困扰。作为真诚朋友,中国始终为中东地区和平发挥着建设性作用,从不谋什么地缘私利,更无意去填补所谓的“权力真空”。在变乱交织的复杂国际环境下,中国近年来提出“构建中东安全新架构”等倡议,对中东地区的安全产生建设性影响。中国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展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共同致力于维护和平稳定的责任担当。2022年9月第158届阿拉伯国家联盟外长理事会会议通过“阿拉伯--中国关系”决议,赞赏中方一直以来为支持阿拉伯事业、和平解决地区危机、促进国际和地区和平与安全所作的外交努力,充分反映了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牢固的战略伙伴关系。此外,中国也欢迎阿拉伯国家参与全球安全倡议,继续为促进中东地区和平安全贡献中国智慧。
最后,在文化层面包容互鉴,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作为东方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代表性国家,在以“千年”为计的历史长河中,中阿两大文明在亚洲大陆两端相映生辉,双方在丝绸古道相知相交,书写了东西交融、互学互鉴、互帮互助的佳话。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人文交流在中阿友好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出扩大人员往来,深化人文合作,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和打造人文合作新亮点等一系列主张,得到了阿拉伯国家的热烈响应。长期以来,中阿从彼此古老文明中汲取智慧,共同弘扬“重和平、尚和谐、讲信义、求真知”的文明真谛。在文明冲突的鼓噪中守正不移,共同倡导文明对话,反对文明歧视,守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中阿共同反对“伊斯兰恐惧症”,开展去极端化合作,反对把恐怖主义同特定民族、特定宗教挂钩。在人文交流领域,目前阿拉伯国家共有230余所学校开设了中文课程。中国在13个阿拉伯国家开设了20所孔子学院和2个独立孔子课堂。中国将同300所海合会国家大中小学合作开展中文教育,同海合会国家合作设立300个中文智慧教室,提供3000个“汉语桥”夏(冬)令营名额,建立中文学习测试中心和网络中文课堂。举办中海语言文化论坛,共建中海人文交流和互鉴双语文库。正如《新时代的中阿合作报告》所言,在未来,“中国将同阿拉伯国家共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中阿团结合作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了强大正能量,符合中阿双方的需求,也表明团结协作、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是国际社会的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此次峰会的召开开创了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发展的新时代,谱写了发展中国家团结互助、合作共赢的新篇章,为新时期的南南合作树立了典范。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