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侧,不仅仅是中国首都北京的地标性建筑,更是今日中国的国家象征。
作为一座被冠以“人民”之名的建筑,每年人民大会堂内不仅仅会举行重要的国家级会议,而且还对外界的中国人民开放,进行旅游参观、开展庆典、举办宴会等各项活动。
为了让国家的会议顺利举行,外界来宾们能够在人民大会堂内拥有愉快的体验。因此,人民大会堂共计招揽了3000名服务员,每4年进行一次更换。但令人感到诧异的是——在人民大会堂的这3000名服务员中,竟然没有一位是北京人。“不招北京本地人做人民大会堂服务员”,成为了人民大会堂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那么,造成人民大会堂这条看似奇怪的“不成文”规定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从人民大会堂建设的历史开始说起。
1956年,对于中国人民而言是一个非常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这一年,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国家,成为了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第一次五年计划中开展的工业化也让中国初步拥有了开展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工业基础。
在这样历史背景的鼓舞下,我党决定计划在北京建设一个规模较大的礼堂。1958年8月,党中央在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将要在北京建设包括万人大礼堂在内的诸多大型建筑工程,并且计划在195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投入使用。这样一来,修建工程的周期就只有1年零1个月左右的时间,因此北京市政府当局和工程团队所面临的任务堪称十分艰巨。
1958年9月5日,北京副市长万里传达了党中央关于筹备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通知,要求北京在1959年国庆节之前,建设好万人大礼堂、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国家大剧院等一系列公共建筑,这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北京十大公共建筑”。
这一规模空前的建筑设计计划引发了全国的轰动,在国庆工程设计领导小组和大会堂设计小组前后成立后,清华大学、北京市规划管理局设计院、北京市规划管理局等各大建筑设计的院校、部门,纷纷向国家的大型公共工程建设献言献策。没过多久,国庆工程设计领导小组和大会堂设计小组就选出了共计8个关于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方案。
在经过多轮的方案讨论后,北京市政府决定将大会堂和革命博物馆设置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两侧东西宽各自500米的位置上,并且根据毛主席提出“以人民为主”的原则,确定了大会堂的高度可以超过天安门城楼。同时,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又遵循中国“活人不对死人”的历史传统,确定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不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基本设计稿件确定后,北京市政府将经过先后多达六次修改的稿件交给周恩来汇报,请求周恩来在建筑设计风格上提出建议。
1958年10月,周恩来对人民大会堂的总体设计图样提出建议,大会堂建筑设计组决定使用西方罗马式建筑的柱廊,而不是中国式大屋顶的设计样式。而这个设计建筑样式的过程中,我党同样在全国范围内征求了意见。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十七个省的顶级建筑师、艺术家和教授,纷纷来到首都,进行大会堂的设计会战。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后,建筑设计团队最终综合了84个平面方案和189个立体设计方案,得出了最具有科学性的一套图纸设计。
1958年10月1日的国庆节结束后,人民大会堂的建筑工作便紧锣密鼓地随之展开。1958年10月10日,人民大会堂附近的民房设施拆迁工作已经基本完成,1958年10月28日,人民大会堂工程正式开工。在人民大会堂开工的消息后,人民群众参加建设人民大会堂的热情空前高涨,全国共计有20多支青年突击队,总共几万人参加了这项工程的建设,不分昼夜地开展施工。
其中,后来担任中国政协主席的李瑞环和后来担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张百发,各自组成“青年突击队”,号召青年和干部参加义务劳动,争取早日为新中国建成人民大会堂。以李瑞环、张百发二人为首组成的突击队,仅仅用了9天昼夜的时间,就帮忙完成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楼总计达到680吨钢筋的基础办公工程,大大提前了人民大会堂完成施工的计划进度。
据参加人民大会堂施工的工作人员们回忆道:当时,参加人民大会堂建设工程的人员们情绪都非常高涨,他们各自都把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工作看作国家交给自己的使命。当时参加人民大会堂修建的工人们,没有节假日,也没有周末。工作完之后,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除了1959年的除夕,回家吃了一顿团圆饭之外,人们在新年第二天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工作期间,人们饿了就去人民大会堂吃口饭,饿了就直接躺在工地上,等睡醒了再干。
正是在一批工人的不懈努力下,到1959年9月,人民大会堂的主体工程已经基本竣工,这是热爱祖国的中国人民,为十周年的新中国献上一份最好的礼物。1959年9月9日,毛主席和其他党中央领导一起来到人民大会堂前来参观,众人纷纷想要给人民大会堂起个名字,有人建议说是中国大会堂,有人建议说是革命大会堂,毛主席深思熟虑后,说道:“还是叫人民大会堂好,没有中国人民的辛勤付出,就不会有大会堂这座建筑,更不会有今日中国的成就。”就这样,“人民大会堂”的名字,被毛主席等人正式确定了下来。
1959年9月10日,人民大会堂正式竣工,并且交付了全部建设所需的费用。为了慰问参与人民大会堂建设的工人群众,我国特地邀请当时注明的戏剧家梅兰芳,在人民大会堂的万人大礼堂中上演了一场《贵妃醉酒》,引来了在场工人的一片喝彩——这也是人民大会堂自建成以来,开办的第一场活动,也是一场为人民群众开办的一场活动。
1959年9月29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一场十周年国宴会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召开,共计有5000名党员和群众参加了这场十周年国庆国宴会议,从此以后,人民大会堂就成为了我国举办国宴的首选之地。在这次人民大会堂的第一次国宴上,毛主席还特别要求:人民大会堂虽然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办公场所,但每周至少应该有一到两天的时间,对中国民众全体开放,这也就形成了人民大会堂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
然而,遗憾的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人民大会堂因为种种历史原因,而一度遭到关闭,除了国家的办公人员可以进入人民大会堂之外,人民大会堂不再对普通中国民众开放。人民大会堂内部一些诸如《祁连新貌》《荷花》等一些画作,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到了改革开放的全新历史阶段。在经历过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后,人民大会堂对中国民众开放的事情,再次被一些老党员提上的议程。1979年1月27日,中断了长达15年之久的首都群众春节联欢晚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邓颖超代表党中央向外界宣布:“人民大会堂将重新对中国民众与社会各界人士开放。”
人民大会堂重新对中国人民群众开放的消息,令每一个中国人民都感到振奋不已。在人民大会堂重新对外开放不久,前来参观人民大会堂的中国游客便络绎不绝。不过越来越多的游客参观,也给人民大会堂带来了一个头痛的问题:那就是随着游客参观的增多,人民大会堂的保养和维修也就越来越频繁,而这对于人民大会堂而言是一笔巨额的费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民大会堂决定从1979年7月起,对参观和使用人民大会堂的游客收取一定的门票和场地租金费用,以此来确保对人民大会堂的维护。与此同时,人民大会堂周边还开设了一些小卖铺和超市,以此来满足游客们旅游期间的需求。随着人民大会堂旅游业的日渐繁荣兴旺,人民大会堂还聘用了专门的服务员,来为参观人民大会堂的游客和外宾服务。
不过,人民大会堂的服务员招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不招收北京本地人,这条不成文的规定,让很多人都难以理解。
实际上,人民大会堂之所以不招聘北京本地的服务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为了满足国家保守秘密的需要。人民大会堂虽然现今对外开放,每一个中国游客和来宾都可以到人民大会堂内进行参观或者租用场地,但是人民大会堂毕竟是国家举行重要会议场所的地方,难免涉及到一些事关国家机要事务的决定。如果选择一个比较熟悉北京当地环境的本地人当服务员,很有可能在闲言碎语中就有泄露秘密的风险。
其二,人民大会堂的工作基本上全日无休,参加工作的服务员基本上没有节假日。而遇到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时,恰恰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时候,人民大会堂的服务员往往在这个时候也回不了家。如果招聘北京的服务员,那么这些服务员就可以“就地回家过节”,容易在服务员内部滋生不平衡的比较情绪。
其三,人民大会堂的服务员岗位虽小,但仍是一个待遇相对来说比较优渥的岗位。如果招聘大量北京本地人来参加这份工作岗位,难免会染上有失公允的嫌疑。因此,为了公平起见,人民大会堂也不会聘用北京本地的服务员。
时至今日,人民大会堂已经陪伴中国人民走过了63个春秋,它承载了太多我们国家关于历史奋斗的记忆。人民大会堂不仅仅是前辈留给我们的遗产,更是属于中国人民集体的智慧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