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0月3日电 题:郭雪筠推新作《我在北京》:曾怕自己是“混失败的台湾人”
2016年,一本名为《台北京读书的青涩学生,郭雪筠经历职场与生活的种种考验,没有停止思考与写作,她将所思所想结集成新书《我在北京》,进一步向读者“打开自己”。
“写这本新书也是想要分享,像我这样的台湾人在北京,其实和其他外地的人到北京来发展,是没有那么大差距的。”郭雪筠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大家都是在寻找机会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出生于1989年的郭雪筠,会说她这一代人在台湾常被称为“草莓族”,对薪资、未来没什么期望或多大野心,“再努力也买不起房”。但现实世界里的她,还是在努力实现心中所想。
郭雪筠形容自己是传统意义上的“乖孩子”,在台湾,父母的管教很严格,她小时候不敢和大人顶嘴,没有自信。也许是反叛与不甘心、也许是成长让她真正意识到内心所想,在作出到北京学习、发展的决定后,她的个性也发生很大的转变。
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郭雪筠曾去上海的外企做过白领,也曾经历失业、再回到北京做“内衣销售员”,几经起伏,她成为媒体从业者,其间有过不少焦虑与纠结。但其中的改变或许是,她感到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真实、鲜活了。
“我也曾想过回台湾,但说实在的,还是不想被家里管着。”郭雪筠笑称,回到台湾,她其实可以过平静安稳的生活,选择留在北京,是希望看到“生活不只有这个样子,我好像还可以做到多一点的成就”。
“不是所有留在大陆发展的台湾人都是为了挣大钱。”郭雪筠也曾很怕自己是一个“混失败的台湾人”。但如今的经历让她想得更多的是,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大城市,有一份喜欢的工作、租一个舒服的居所,眼前的一切是自己从无到有打造的,这感觉很幸福。
郭雪筠回想,在北京,有时候走在去上班的路上,喝着咖啡,跟随人潮的脚步,“会突然感觉自己的每一步确实都踩在地上,在这里有一处容身之地”。她不再认为自己的未来“就是这样”,也不再认为时代对年轻人多么不公。
作为一个台湾女孩,郭雪筠时常会被问到与两岸相关的话题,也有越来越多的台湾朋友会问她,“该不该到北京?”“在北京你也曾经拿过不太高的薪水,到底图什么?”
每当这时,郭雪筠会告诉他们,于她而言,在北京很难存下钱,要存钱不如在台湾、在父母身边;而至于“图什么”,她其实也不是图能赚多少钱回乡、能多“光宗耀祖”,图的或许只是每天都被推着往前、不敢松懈,喜欢这种“不断往前”的感觉。
“北京最美的季节,要开始了啊!”带着台湾女孩的爽朗,郭雪筠对未来充满期待。她也表示:“或许现在我走的这条路,就是最适合我的路。”(来源:中新网中新社记者 张晓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