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空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1911年,日本最早的军事飞行团体成立,这标志着日本空军的起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政府向盟友派出了一支航空队支援其在中国东北的战争行动。这支航空队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了日本空军的核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空军达到了顶峰。1941年12月,日本发动了对美国珍珠港的袭击,这一行动标志着日本空军的实力已经超越了其在亚洲其他国家的任何竞争对手。随后,日本空军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多个战场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战后,根据美国的占领计划,日本重建了自己的空军。1954年,日本航空自卫队正式成立,成为了日本国防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日本空军一直在不断现代化和扩充,逐渐成为了亚洲地区的重要军事力量之一。日本成为美国的盟友,得到了美国的技术和训练支持,同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也获得了快速发展。
到了90年代,日本的空军更占优势!这个时期,中国唯一拿的出手的三代战机只有进口的苏-27(50架左右)。强5、歼6、歼7、歼8依然是空军主力!预警机一架没有。飞豹属于战斗轰炸机,主要侧重于攻击。
而日本航空自卫队那个时期有F-2战斗,F-4鬼怪,F-15J战斗机,以及E-2预警机!包括当时的台湾战机性能也超过大陆,如F-5战斗机,IDF经国战机,F-16战机,幻影2000战机,E-2C预警机。当时的日本也从美国获得了100余架F-15J重型战斗机,整体装备水平是东亚第一,超越了当时的中国空军。日本凭借空军优势,多次干扰中国沿海边境,挑衅我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改革的推进,中国空军的技术水平和作战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中国空军已经拥有了一系列现代化的战斗机、轰炸机、预警机等装备,并且正在加强空中加油、战略运输等保障能力。
歼10让中日空军势均力敌。
2002年6月,装备俄制发动机的歼-10小批量生产型号首飞。2003年,歼-10生产型正式交付。歼10的成长历程非常曲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对应三个型号。第一个型号是采用AL31FN的歼10A,共生产了约190架。
第二个型号是采用无源相控阵雷达的歼10B,作为过渡产品仅生产了50多架。第三个型号是达到完全状态,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太行发动机的歼10C,其产量预计已达200架。因此,我国空军单发的歼10系列轻型战斗机总量为450架左右,歼10的装备已经让中国空军与日F15J势均力敌。
歼11拉开中日空军差距。
歼11B战斗机,是沈飞在引进苏27后,自行研制的第三代(北约第四代)重型战斗机。在苏27的基础上,换装了国产综合火控系统、全玻璃化座舱、电传操纵系统、涡扇10“太行”发动机等,属3.5代战斗机。
歼11B是我国继歼10之后另一值得骄傲的跨越式发展杰作,专家称其综合作战能力是歼10的1.6倍,是苏27的6倍之多,其综合作战能力已接近俄最新四代机苏35BM水平。成为中国空军执行远程空优作战的核心利器。
截止2017年底统计数据,我人民空军共装备250架歼-11飞机,海军航空兵共装备24架,按照海空军每年约20架的最低规模增速来计算,目前估计歼-11的总装备数量为350架左右。
歼15战斗机是中国“沈飞”参考从乌克兰获得苏33战斗机原型机以及国产歼11战斗机为基础进而自行研制和发展的重型双发舰载战斗机。
歼15在外形上与俄制苏33非常相似,但歼15融合了歼11B的技术。在歼11的基础上新增鸭翼、配装2台大功率发动机,实现了机翼折叠,全新设计了增升装置、起落装置和拦阻钩等系统,使得飞机在保持优良的作战使用性能条件下, 实现了着舰要求的飞行特性。2012年11月25日歼15由飞行员戴明盟驾驶的歼15首次成功降落在辽宁号航空母舰甲板上,标志着我国航空母舰初步具备了战斗能力。
此外,中国空军还在积极发展隐身战斗机、无人机等高新技术装备。随着中国空军的现代化建设和武器装备的研发和生产,中国空军的实力逐渐提高,已经超越日本空军。
歼20让中国空军摩擦日本空军
歼-20隐身战斗机的服役,更是让中国空军在战斗机技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隐身战斗机的国家之一。
歼-20用于接替歼10、歼11等第三代空中优势/多用途歼击机的未来重型歼击机型号,该机将担负中国空军未来对空、对海的主权维护任务。
2021年6月18日,中国空军多支英雄部队列装中国国产隐身战斗机歼-20。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大校表示“中国第五代战机歼-20已经遍布‘东南西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