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大将带领65万大军兵临城下,解放台湾迫在眉睫,却在开战前被叫停?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台湾经历了50多年的殖民历史之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但是好景不长,4年之后,国民党战败,蒋介石率亲信逃往台湾,海峡两岸的同胞再次分离。新中国的海军和空军力量薄弱,且战士们并不擅长渡海作战,没有办法及时解放台湾。
蒋介石退守台湾时,带走的军队足足有60万人。因为有美国等国家的支持,国民党军的武器装备和海军力量也远远高于我军。其中有3万余名海军,50多艘舰艇,还有400多架战斗机。但是,我军解放台湾的决心也不容小觑,统一中国是每一位中国人民的期望。
在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中,党中央开始着手准备解放台湾,派出粟裕担任解放台湾的总指挥。粟裕不愧是“战神”,在接到解放台湾的任务之后,他针对当前的情况,提出了几点意见。首先,解放台湾的战役中必须要有空军和海军相互配合,才能提高战役的胜率。其次,我军装备简陋,要想和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硬碰硬,就必须购置新式武器。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解放台湾一定是一场持久战,后勤物资的供应一定不能断。
可当时刚刚结束战争的新中国一穷二白,不管是购置武器装备还是物资的供应都不能保证。而且,我军的步兵虽然在之前的战争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但是,渡海作战也不比陆地作战,单是长时间的海上航行,都能让士兵们水土不服。空军力量就更不用提了,我军的战斗机数量少,大部分都来自缴获的战利品,飞行员也是没几个。
面对这么大的军事实力差距,单靠我国自己是无法与之对抗的。因此,苏联对我国的援助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党中央曾多次向苏联申请空军和海军援助,甚至领导人还多次亲自前往苏联,商谈有关事宜。
但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认为,解放台湾,不仅仅是在和国民党作战,更是在和国民党背后的美国对抗。当时正处于美苏争霸时期,两国相互试探,维持着一种诡异的和平局面。斯大林并不想主动挑起和美国之间的矛盾,但是如果国民党真的胜利,对于苏联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出于对自己利益的思考,斯大林只答应援助战斗机,帮助中国军队训练飞行员。
没有了苏联的海军和空军援助,我军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因为蒋介石不甘心做美国的傀儡,美国总统杜鲁门也不再一心一意地扶持蒋介石。1950年1月,杜鲁门公开发表声明,承诺美国会将台湾还给中国。见美国已经表明自己的态度,斯大林也不再有压力。
斯大林同意以贷款的形式,将武器卖给中国。并且,如果解放台湾时需要军事援助,苏联也会派兵。就这样,中国一共购置了9艘军舰和400多架战斗机。从装备上来看,我军和国民党军事旗鼓相当,能用于解放台湾战役的兵力高达65万余人。
就在将士们摩拳擦掌,随时准备战斗时,朝鲜战争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上的势力阵营重新洗牌。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国家后,双方都想要通过武力达到统一的目的。苏联为了巩固自己在亚洲的利益,支持北朝鲜进行战争。此时美国为了维护自己在亚洲的利益,决定出兵干涉朝鲜战争的走向。
美国派出了舰队,进入南海领域,阻止中国解放台湾。对美国的卑鄙行为,中国政府公开发言,表示了强烈的谴责,并呼吁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制止美国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但美国的无耻行径并没有就此结束,美国还向联合国安理会申请组建“联合国军”,声称要帮助韩国抵抗朝鲜的进攻。“联合国军”加入了朝鲜战场,北朝鲜人民军节节败退。
美国政府变本加厉,无视中国政府的警告越过三八线。更过分的是,美方竟公然声称,中国军队不敢应战,要打过鸭绿江去,侵占中国的领土。同时,美军的飞机已经多次侵入我国领空,对我国丹东地区进行轰炸。我国政府一再忍让,却换来了美国更加卑鄙的行为。可此时国内正在准备解放台湾,如果南北同时开战,对于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绝对是吃不消的。因此只能集中力量,进行一场战争。
准备解放台湾的军队已经蓄势待发了,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党中央暂时搁置解放台湾的计划,选择了抗美援朝呢?难道,真的是因为美苏争霸带来的国际压力吗?其实,党中央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要决策,是因为一个突发情况。
解放台湾还是抗美援朝,一场意外的发生,导致解放台湾的计划不得不延期!
党中央之所以暂缓解放台湾,而参加抗美援朝。是因为在准备解放台湾期间,出现了一个插曲。当时,台湾的地下党负责人蔡孝乾被抓。在被抓国民政府逮捕后一周,蔡孝乾就叛变了。也许有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实际上,蔡孝乾在台湾的地下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蔡孝乾是台湾人,1928年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唯一参加过长征的台湾人。1946年,按照党中央的安排,蔡孝乾回到台湾担任地下党的领导人。但蔡孝乾到台湾之后,安于享乐。生活作风逐渐变得堕落起来。在1950年被捕后,很快叛变。蔡孝乾叛变后,对台湾地下党的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根据蔡孝乾提供的情报,国民党保密局逮捕了400多名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我军对台的作战计划也有可能被泄露。再加上,台湾毕竟是中国的领土,蒋介石虽退守台湾,但也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因此,党中央绝大多数人认为,击退外敌才是重中之重。
经过开会商议后,党中央最终决定,推迟解放台湾,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抗美援朝维护了亚洲的地区的和平,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但也使解放台湾的事情不得不暂时搁置。好不容易等到朝鲜战争结束,美国又和蒋介石签署了《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武装解放的优势条件已经消失,如何收复台湾只能重新计议。
虽然解放台湾的事情暂时搁置了,但是所有将领的心中依然都牵挂着解放台湾的事情。1970年,粟裕曾前往法国诺曼底登陆的遗址参观。他向法国的军事专家询问了很多,当年登陆作战的细节问题。在海岸边他细心观察,仔细丈量着建筑残骸。参观结束之后,粟裕依旧非常高兴,连连说着,真是不虚此行。
粟裕之所以这么激动是因为他身为攻台作战的总指挥,一直都在想着怎么才能早日收复台湾。面对中国并不发达的海军力量,粟裕也是绞尽脑汁,和多方专家和将领,制定作战方案。却没想到,作战方案制定好了,朝鲜战争却爆发了。
美国为了自身利益不仅出兵朝鲜,还干涉中国内政,转变了对台湾的态度。美国将军舰开入南海地区,甚至宣布台湾“未来地位尚未确定”。我国对美国的无耻行径进行了强烈地谴责。之后开始长达3年的抗美援朝,为了避免爆发更大的冲突,武装解放台湾的事情被无限期的搁置,这件事也就成了粟裕的一个心结
在视察哈军工时,粟裕曾问过在场的学生一个问题。问题很简单,却难倒了很多学生。粟裕说,“有谁知道,为什么新中国已经成立,军队的名字却不改为国防军呢?”学生们议论纷纷,可却说不出个什么。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因为台湾还没有解放!”粟裕眼前一亮,不住口地称赞他。一直到去世,粟裕的书房里仍然挂着一张台湾的地图。
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终将会统一,台湾将回到祖国的怀抱!
如果你是个历史迷,那你一定了解,在台湾这块小小的土地上,曾发生过多次战役。而消灭外国侵略者,成功收复台湾的战役,一共有3次。明朝时期,大将军沈有容带兵,歼灭岛上的倭寇,收复台湾。明末清初,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被郑成功击败,成功收复台湾。到了近代,中日甲午战争后,懦弱的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一直到1945年,台湾才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数百年来,中国收复台湾的的历程,足以证明中国人民对统一祖国的决心和信心,收复台湾是每个中国人民几十年年来翘首以盼的事情。外国列强占领台湾,蒋介石也选择退守台湾,无非是因为台湾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
台湾气候适宜,物产资源丰富,也被称为中国“宝岛”。当时国民党军节节败退,蒋介石必须找到一个既满足士兵生活,又便于在日后反攻的宝地。台湾,就满足了蒋介石的要求。台湾的粮食储备足够国民党士兵和岛上民众的日常生活所需,而且台湾离大陆有着100多公里,中间隔着台湾海峡,易守难攻。
当时,解放军并没有充足的海军和空军力量,所以台湾岛对于蒋介石来说是最安全的地方。从国际上来看,美国支持国民党。而台湾北部是日本,南部是菲律宾,在当时,美国在此有较大的势力范围。如果解放军真的攻打台湾,美国也能尽快提供援助。
收复台湾对我国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第一大岛,台湾位于我国近海的交通线上,和大陆互为一体,对管理东海、南海区域具有重要意义。台湾岛附近有大片群岛,连接东海和南海,而且还是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大陆天然的海上屏障。
台湾在军事方面的优势,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在台湾建立空军基地,就能提高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的领空安全。台湾岛东部几公里的海域外就是深海,对于之后核潜艇的行动来说,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核潜艇可以直接到达太平洋,对美国形成极大的威慑力。
同时,收复台湾也能连接我国东海和南海海域,打破资本主义国家阻碍我国发展的“第一岛链”。“第一岛链”位于西太平洋,台湾就位于岛链的中心。如今,美国在东南亚的威慑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如果成功收复台湾,位于“第一岛链”上的日本、菲律宾对中国的防守也会不攻自破,美国也会阵脚大乱。
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台湾就被世界各国惦记着。但是,不管别人怎么惦记,台湾始终是中国的领土。这是事实,无法更改。新中国成立以后,收复台湾就成了中国人民最大的愿望。从1950年到现在,一直都有人提议通过武力收复台湾。毕竟,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曾有过多次收复台湾的战役。
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发展地越来越强大,海军力量也不像当年一样弱小了。但是,台湾的土地上也生活着我们的同胞,所以武力统一台湾一定不是最佳选择。但是,我们始终要牢记,台湾从古至今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如何解决两岸争端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是,海峡两岸的人民都是中国人,是同胞,是亲人。大家都在期盼着中国统一的那一天。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相信不久的将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台湾会再次回归祖国。到那时,全国人民都会庆祝祖国的统一,同胞也再也不用体会分离之苦!
喜欢本期内容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关注、评论、转发,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