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进行军事改革,提出要研制一型用于远程奔袭的轻型岸对岸登陆舰方案,根据作战要求:轻型两栖舰(LAW)要能搭载75名海军陆战队士兵(连级)和所属轻型装甲战斗车辆和用于渗透的小型气垫登陆艇,并且该轻型登陆舰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安装承重能力较强的临时性直升机起降平台,其承重能力还允许F35B或者V22“鱼鹰”起降。
该型艇排水量超过500吨,最大载重量却高达1100吨(相当于中型登陆舰的水平),载重600吨时最高航速15节,上面图片里新型登陆艇的载重量比传统型登陆艇高出6倍、航速也快得多,另外与传统的登陆艇不同的是,它采用的是艇艉登陆方式,其好处就是抢滩时吃水更浅,而艇头部处于较深的水中更能利用潮汐返回大海,大大降低了搁浅的危险。
传统登陆舰艇,距离滩头较远的时候就要将艉锚⚓抛入海中钩紧海底泥层或者岩石,再开足马力抢滩,当登陆部队和车辆登岸后艇艉的绞车开始收锚,利用反向牵引力将登陆舰艇拖拽到相对深水区,但在需要有比较详细目标岛屿的岸滩和潮汐资料,否则贸然登陆是很危险的。
而新型登陆艇是艉部抢滩对于水文条件要比艇艏低一些,人员和车辆下艇后艇身吃水变浅,海由于艇艏浸在水里更能利用浪涌、潮汐驶离浅滩进入到深水区,其思路设计确实巧妙。
另外该艇能安装大面积的直升机起降平台也是一个优势,这使得小型登陆舰也具备了垂直登陆的能力,如果它搭载一架V22“鱼鹰”倾旋翼运输机一次可以搭载20名陆战队员,可以对要攻占的岛屿实施背后打击,如果有4艘该型艇就能有4架“鱼鹰”运输约一个连的兵力,登陆战能力也获得较大提高。
目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打算订购20~30艘该型LAW,以提高陆战队特种部队快速反应能力。
其实,用轻型舰艇搭载直升机作战早在越南战争就有了,美军利用ATCH登陆艇作为UH-1直升机的临时停靠点,进行油料、弹药补给和简单的维修工作,这对于实施“直升机蛙跳”战术的美军机降部队有很大的战术意义,所以新一代的轻型两栖舰也被赋予了供垂直起降飞机的平台能力。
看到这有看官会问:美国海军陆战队都是大型两栖攻击舰或者大型船坞登陆舰,什么:美利坚级,黄蜂级两栖攻击舰、圣.安东尼奥级攻击舰…这样的大家伙,就连5000吨排水量的“新港级”都退役了,为何还反过来要建造这么小的轻型两栖舰?
美军大型两栖攻击舰,不但可搭载各种型号的直升机和V–22鱼鹰,还能搭载6~12架F35B战斗机,战斗力已经超过了很多中小型航母。
而反过来建造轻型两栖舰的目的就是干一些鬼鬼祟祟的所谓“特种作战任务”,“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排水量很大当然目标也很大,并且它不可能单独执行任务,需要和巡洋舰/驱逐舰组成“两栖打击大队”,一个大队会有5~6艘大型战舰组成,不但海上目标很明显其意图也很明显,很可能会让对方很早就侦察到并且做好防御准备,而新一代两栖舰排水量小,外形也很低矮,在茫茫大海很难被发现,而它名称叫做“轻型岸对岸两栖舰”,就是在距离要夺取的岛屿很远的地方将登陆部队和装备装满,接到出发命令之后可以利用夜色掩护进行远程奔袭,距离可能要超过500公里!这对守卫岛礁的部队来说确实是防不胜防的,因为你不知道它在什么时间、什么方向发动进攻,很有可能让它得逞,而且这类小型舰艇运载能力很高,三四艘就能运载将近一个陆战营的兵力,对驻守不大岛礁的守岛部队威胁确实很大。
打击排水量几百吨的小艇最好的武器就是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比如:“翼龙2或者“翼龙10”这类大型无人机,其巡逻半径300公里时在空中滞留时间超过30个小时,并且挂载多枚小型射程30公里反舰导弹,可使用光电设计和合成孔径雷达发现并且跟踪LAW轻型两栖舰,一旦发现其有不轨企图就可以直接发动攻击将其击沉!相反这个轻型两栖舰武器装备只有几挺重机枪和几枚反坦克导弹,没有一点防空能力…。
另外在岛礁部署方面,面积较大的,有中央泻湖的(内港)就要部署和定期轮换战舰和海警舰,同时岸上也要部署各种型号的反舰导弹,只要自身防卫严密谁也不敢染指。
总之,美国目前已经到了穷兵黩武的境地了,每年近800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大大超过了其防务需求,而不保持强大军事力量就无法继续维护其霸权,但与强大的作战体系完整的国家对抗,妄图搞什么阴谋诡计,想设计轻型两栖舰,搞什么突然袭击是一点用途都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