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防区外打击武器受到重视,所谓防区外打击就是指在敌方防空火力之外进行远程精确打击,避开高射炮、便携式防空导弹这类武器,在保证打击效果的同时尽可能保全自己。不过这种战术思路并不新颖,早在二战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的武器,那就是美国GB系列滑翔炸弹。
GB滑翔炸弹是美国在1941年~1943年间研制的航空炸弹,当时的轰炸机主要使用自由落体炸弹,虽然有诺顿瞄准器这样的精确瞄准设备,但是受到风力等影响,轰炸机需要降低高度在目标上空投弹保障轰炸精度,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轰炸机不得不顶着高射炮承受巨大损失。
一架大型轰炸机加经验丰富的机组是军队宝贵的战斗力,滑翔炸弹的初衷正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战场生存能力,来自美国的三家公司Aeronca、Bellanca和Timm分别研制了GB-1、GB-2和BG-3。
GB-1是以小型飞机的机翼、尾翼与M34 2000磅航空炸弹相组合,炸弹上方固定3.7米的平直机翼,简单的框架尾部连接尾翼,如果直接这样投放GB-1肯定行不通,因为它大概率会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偏向一方,远远的偏离目标,因此炸弹安装了用陀螺稳定器制成的简易自动驾驶仪,它能在感知到方向角度发生变化的时候调整舵面纠正航线。
GB-2和GB-3则是以AN M-66 2000磅航空炸弹进行改装,它们没有将机翼固定在炸弹上方,而是类似于中单翼的设计,这两款滑翔炸弹因为造型不利于轰炸机携带,以及自动驾驶仪安装不便利,因此被放弃了,美国在1942年的实验后开始批量生产GB-1。
美国在1943年生产了数千枚GB-1,并在当年9月送往欧洲,理论上GB-1是一种不错的滑翔炸弹,机组只需要在特定的高度、速度情况下释放它就可以,例如在4600米高度下就距离目标32千米投放炸弹,它能以370千米/小时的速度滑翔奔向目标,实际上使用中效果并不好,一架B-17四引擎轰炸机只能在两侧机翼下各挂载1枚炸弹,载弹量弱了不少,原本的投放距离优势被糟糕的精度抵消了,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保证滑翔炸弹的航线稳定,这其中原因有陀螺稳定器加工精度不足等。
GB-1的实战表现不好,但美军确实认可了滑翔炸弹的发展思路,在GB-1的基础上发展了GB-4,它是以AN M66 2000磅航空炸弹改装而来,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在弹体下方安装了AN/AXT-2电视摄像机和发射器,成为早期的电视制导炸弹,拍摄的视频被无线传送到后方设备,投弹手根据视频画面遥控操作炸弹,据说最佳状态下精度误差只有60米,在二战时可是相当高的水准。
GB-4显然是没有成功的,因为相关技术在当时不成熟,视频模糊不清,只有晴朗天气下才能保证较为可靠的信号传输,同时期其他国家研制的一些制导武器也以目视观察为主,这在技术上要相对简单很多。
GB系列滑翔炸弹越往后的编号越激进,例如GB-7C就是一种被动雷达导引的炸弹,GB-11是一种化学炸弹,它们都没有取得实质成功,只能算是技术探索,为战后美国制导炸弹的发展打下了一些基础。美国只在二战期间少量使用了GB-1,战后不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