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鏖战美军空军王牌第四战斗机联队
陈 辉
编者按:朝鲜战争美军陆海空三军有四支“王牌”部队受到志愿军沉痛打击,分别是长津湖战役志愿军九兵团全歼“北极熊团——”美国陆军步兵第七师第三十一团;重创“美利坚之剑“——美国海军陆战第一师;志愿军第三十九军云山战斗重创“开国元勋师”——美国陆军骑兵第一师;志愿军空军重创“王牌飞鹰”——美国空军航空兵第四战斗机联队。本文讲述的是志愿军空军大战美军第四战斗机联队的故事。
王牌飞鹰在“二战”中的辉煌
美国空军第四战斗机联队,组建于一九四二年八月二十二日,其前身是一九四零年美国志愿航空人员在英国组成的“飞鹰中队”。第四战斗机联队在“二战”中,共击落德军战机一零零六架半,有幸成为美国空军击落飞机最多的联队,“王牌”飞行员最多的联队,在美国空军史上留下了最辉煌的一页。然而,在朝鲜空战中却被年轻的志愿军空军打得名声扫地。
在世界“王牌”飞行队的行列中,有一颗耀眼的“王牌”明星——“王牌飞鹰”,它就是美国航空兵第4战斗机联队。
第4战术战斗机联队是美国空军的一支老牌劲旅,其历史之悠久、名声之显赫、作战生涯之丰富,在美国空军中罕有其匹。
第4联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写下一段极为辉煌的历史。在这次战争中,它第一个进入巴黎和柏林上空作战,歼灭德机逾千,位居欧洲战区第一。美国把击落5架以上飞机的飞行员称为“王牌飞行员”,第4联队产生了近30名“王牌”,占美军全部“王牌”数的一半以上,击落10架以上飞机的“双料王牌”也不乏其人。
二战时的飞鹰中队
第4联队在“二战”时叫第4战斗机大队,其前身是美国志愿航空人员组成的“飞鹰中队”。
皇家空军中的美军志愿飞行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政府一直在隔岸观火,没有出兵介入。但是,一批志愿人员却自行跑到英国,加入皇家空军,驾驶英国战斗机与德国空军作战。这些人员在1940年组成了3个志愿飞行队,取名为“飞鹰中队”,隶属皇家空军。
战损的“喷火”战斗机,注意机背的损伤。
彼特森担负了“飞鹰中队”——第71中队的第一任美籍指挥员,中队装备英国人提供的“喷火”式战斗机。
1941年10月,彼特森已赢得了6次空战胜利,获得了英国优异飞行十字勋章。两个月后,英国女王以个人名义授予他优异服务奖。
第71中队后身334中队合影
1942年8月19日,71中队与两个皇家空军中队前往轰炸设在法国戴帕的德军导航雷达。在目标上空,他们3次进入,与数十架德机遭遇,展开一场恶战,在硝烟弥漫、火光闪烁的天空中,他们击落2架、击伤2架。
第121中队后身355中队合影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正式向德国、日本宣战。1942年1月,美国陆军航空队恢复了第8航空队的建制,5月开始执行入欧作战的“波利乐”计划,进驻英国。为增强实力,第8航空队决定收编“飞鹰中队”的散兵游勇。8月22日,3个“飞鹰中队”合并,组成了第4战斗机大队,脱离皇家空军建制,成为第8航空队的正规作战部队。
“飞鹰中队”以歼敌73架的纪录结束了皇家空军的历史,其中第71中队击落了51架。
第133中队后身336中队合影
4大队组建后,所辖的71、121、133三个中队正式改编为334、335、336中队。第8航空队派来的爱德华W安得逊上校担任首任队长,所用战机全部换成美造P—47雷电式战斗机。
1943年3月,4大队根据西方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关于“压取法国西部制空权”的指令,开始在英吉利海峡和法国西海岸一带执行游猎任务。
美军P-47战斗机担任护航任务,在战斗中一直紧密相随。
7月14日,大队全体出动,掩护着数十架B—17“空中堡垒”轰炸机,跨越海峡,飞经法国,进入德国上空。德国人出动了60架战斗机前来拦截。在此之前,B—17前往德国空袭从来没有战斗机护航,因此,德国飞行员们见到P—47时都大感吃惊,他们没想到会在距英国这么远的地方碰上美国战斗机。
德国人不禁有些自乱阵脚,4大队的飞机紧紧护卫在轰炸机左右,左推右挡,将前来攻击的德机击退。
欧洲战场的美军P-47战斗机
8月16日,4大队出动掩护B—17攻击德军设在法国的空军基地。这一天,4大队打掉了18架德机,自己仅损伤了1架,创下第8航空队日歼敌最新纪录,布莱克斯勒成为欧洲战区的第一位“王牌”。大队几天后又打掉3架,总成绩高居战区之首。
可是,一直在后面紧紧追赶的56大队简直发了疯,在随后进行的3次空战中居然打掉了29架,总成绩一下超过了4大队。
这一下轮到4大队追赶了。他们拼命出击,到11月底时,他们的歼敌数达到170架,可56大队已达到了200架。
4大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他们频频掩护轰炸机远征,柏林上空成了他们常来常往的地方,而且几乎每次都有所收获。
成群结队的B-24轰炸机呼啸而来,这场面相当之震撼,也让德国法西斯心惊胆战。
盟军终于夺得了德国上空的制空权,德国空军被迫龟缩在地面轻易不敢出战。
在1944年3月底进行战果统计时,4大队使用P—51战斗机作战的头一个月竟击落了156架敌机,这是第4航空队月歼敌最新纪录,它已经逼近了56大队。
到4月28日,4大队当月战果达到了207架,总成绩超过了500架指标!
由于3月和4月的英勇作战,4大队荣获优异军团勋章。艾森豪威尔将军来到戴伯登基地,亲自为布莱克斯勒和詹蒂莱颁发优异服役勋章。
美军航空兵56大队也不示弱,他们奋力拼搏,与4大队一比高低,看看最后“鹿死谁手”?
1945年春,4大队又参加了阿登战役和“大学”作战,不知疲倦地继续战斗,他们同56大队之间的竞赛此时已进入白热化,双方的战果都已接近1000架,都力争在战争结束前的最后时间里消灭更多的德机,摘取第8航空队的歼敌状元的桂冠。
4大队飞行员们发起了最后的冲刺,狂热的飞行、战斗。4月25日,4大队参加了最后一次战斗。
5月8日,欧洲战争胜利结束,4大队与56大队的竞赛也就此划上了句号。上司反复审核,最后确认:4大队共在空中和地面消灭德机1006架半,有1架是与其他大队联合击落的,56大队是1006架,4大队险胜,创造了人类空战的奇迹。
“二战”结束后,4大队迅速投身于喷气化革命的浪潮中,在随之而来的世界第一场喷气式飞机大角逐中却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
1945年11月,4大队凯旋美国,在战后大裁军中暂被解除现役。
1946年9月重新转入现役,全部换成美国第一代实用型喷气式战斗机F-80。1949年又换为更先进的、属当时世界一流水平的F-86A佩刀式战斗机。
王牌飞鹰在朝鲜战场上名声扫地
朝鲜战争中的美军第四战斗机联队
1950年1月,改名为第4战斗截击机联队,隶属空军东部防空司令部,内部仍辖334、335、336等3个中队。新联队的职责是担负美国本土上的防空作战。但是半年之后,它却被派往了远东。
1950年6月,美国三军大规模卷入了侵朝战争,共动用了全部空军的五分之一兵力。空军统一归美军远东空军司令部指挥,下辖第5航空队、轰炸机指挥部、空运指挥部,先后出动各种飞机数万架,战场上保持飞机最多时达1700多架,航空兵大队23个。此外,还出动了远东海军航空兵的近400架飞机。在美军空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中,第4战斗机联队无疑是头号“王牌”。
美国空军首先投入远东战区朝鲜战场的是F—80战斗机部队。初期,他们面对是仅装备着少量“二战”时期螺旋桨飞机的朝鲜空军,无论从数量,还是从战斗机的质量上,美方占有无可争辩的优势。
可是,11月1日,情况突然发生变化。这一天美国飞行员在朝鲜北部天空首次发现了苏制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双方进行了试探性交锋。战斗情况表明,米格—15战术性能甚佳,堪称世界一流水平,F-80无法与之匹敌。
美军F—86佩刀战斗机
美国空军统帅当局于11月8日作出决定,急调F—86佩刀式战斗机入朝。
8日下午,第4联队队长乔治.F.史密斯上校接到了赴朝参战的命令。全队迅速行动起来,在6天内从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城纽卡斯尔基地,转场至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地亚哥。然后又用了2周时间分乘1艘航空母舰和1艘快速油船,跨越太平洋到达日本。美军统帅机关对他们的展开速度甚感满意,称他们以“创纪录的时间”完成了机动。
第4联队入朝后加入第5航空队序列,他们原计划进驻平壤机场,但中朝军队的迅速推进,使这一设想成了泡影,遂在日本东京附近的基地扎营,以336中队为主,抽调其他中队人员组成“第1分遣队”,率先入朝。
12月15日,第1分遣队进行了第一次熟悉情况飞行,标志第4联队远东之战的开始。
志愿军空军驾驶的苏联米格MIG—15歼击机
在3年半时间中,他们先后参加了“米格走廊”空战、大和岛空战,多次掩护B-29轰炸机轰炸鸭绿江大桥和中国东北边境,还直接参加了“空中绞杀战”,疯狂突击朝鲜北方的机场、铁路、桥梁和调车场,给美丽的朝鲜河山和中国东北边疆带去了无数的恐怖和灾难。
但是,这支享誉世界的“王牌明星”,在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的交战中,却丢尽了“明星”的面子。
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
第4联队第334中队长“双料王牌”乔治阿戴维斯少校被击落,就使“明星”联队献了丑。
1952年2月10日上午,美机数批先后侵入平壤、沙里院和价川地区,其中F—80战斗轰炸机2批16架,在18架F—86战斗机掩护下,轰炸军隅里附近的铁路线。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刘震令空军第4师起飞两个团34架米格—15歼击机,以第10团的16架飞机为攻击队,第12团的18架飞机为掩护队,由第10团团长阮济舟率领,采取师编队“品”字队形,急速飞往战区。
当时,天空布满薄云。地面指挥员不时用无线电提醒空中编队:“加强警戒,注意搜索敌机!”飞行员们高度戒备,严密地监视着四周的天际。他们知道,在空战中谁能先发现目标,谁就能争取主动。
击落美军的“王牌”飞行员戴维斯的志愿军飞行员张积慧。
在前进中,第12团3大队大队长张积慧发现远方海面上空有一道道白烟,表明有美机在活动。他立刻报告了带队长机,并继续观察着美机的动向。
这时美机正利用云层隐蔽地接近志愿军机群。带队长机阮济舟果断地发出“投掉副油箱,准备战斗!”的命令。张积慧和僚机单志玉投掉副油箱后,即猛拉驾驶杆,爬高占位,准备攻击。但当他们抢占到高度优势时,却失去了目标,自已又脱离了编队,一时找不到美机,他们就加大油门,追赶编队。
朝鲜天空美国战斗机轰炸群
张积慧和单志玉一边向前赶队,一边搜索目标,突然张积慧从右后方云层间隙中发现8架美机直窜下来,气势汹汹地逼过来,为首的2架已经猛扑到他们飞机的尾后,距离越来越近,很快就要到开炮距离。
张积慧提醒僚机单志玉:“注意保持编队!”然后猛然作了一个右转上升的动作,美机下滑增速性能本来就好,加之偷袭心切速度过大,冷不防扑了空,一下便冲了过去。张积慧、单志玉协调一致地来了个左扣下滑动作,顺势咬住了美机编队中的长机。美军长机见势不妙,拼命摆脱,先是急脱动作,后又向太阳方向摆脱,动作之急使他的僚机都掉了队。但是,张积慧、单志玉的飞机却始终紧追不放,步步逼近。
张积慧明显地感觉到,前面的美军飞行员的飞行技术十分高超、老辣,断定这不是个一般的飞贼,他担心夜长梦多被他滑脱,便决定及早下手、连续攻击,不给他喘息的机会。他很快开炮了,第一次开炮因角度不佳、距离过远,未击中。张积慧紧追到600米距离,不容它耍出新花样,迅速将美机再次套进瞄准具光环,第2次开炮,三炮齐发,将其击中。这架美国当年最新式的F—86型战斗机,连同它的飞行员一起,一头栽到朝鲜博川郡青龙面三光里北面的山坡上。
张积慧击落美军的长机后,迅速拉起,又攻击另一架美机。该机飞行员惊慌地做着不规则的飞行动作,极力摆脱。当张积慧逼迫到开炮距离时,飞机又突然做上升转变动作,企图弯起身子掉头回咬,但是他昏了头竟忘了F—86的向上机动性能远不如米格机。当他扬起身子还未来得及掉头,张积慧已做出更敏捷的上升转弯动作,并从内圈切半径靠了上去,在400米距离上稳稳地瞄准了美机的发动机和油箱的结合部,一次开炮,就把这架美机打得凌空解体。
前后不到一分钟时间,张积慧在他的僚机单志玉紧密配合下,干净利落地一举击落美机2架,而且都是美军最先进的F—86战斗机。
空战结束后,当地的志愿军地面部队从美机残骸中找到一枚驾驶员的不锈钢证章,上面刻着:第4联队第334中队中队长乔治阿戴维斯少校。这个戴维斯是美空军所称“百战不倦”、“特别勇敢善战”的“空中英雄”。
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中)
戴维斯有着飞行3000多小时的经历,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曾参加战斗飞行266次,击落德军战机50余架,那时已经名扬美国空军,并被美国新闻传媒炒得火爆,被视为“空中的职业杀手”、“美国空军的骄傲”,甚至被有些报纸捧为“民族英雄”。
1951年8月,美空军为了取得喷气式战斗机空战经验和增强空战力量,特意以轮换方式派遣一批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牌飞行员到朝鲜作战。戴维斯不仅是其中之一,而且是这批高手中的顶尖人物,据美方资料称,他到朝鲜后的半年时间中,击落志愿军飞机14架,成为朝鲜战场上的“成绩最高的喷气机王牌驾驶员”。
当时,美空军第14大队司令官脸色阴郁地站在一幅地图前,正用一支粗大的铅笔在地图上圈点着:忽然室外传来一阵喧嚷声,接着有人进来报告说:戴维斯出航后,到现在还没有回来!这不祥的征兆使他一下瘫在了椅子上。
2月12日,美空军得到了戴维斯阵亡的确切消息,戴维斯的同僚和上司一片嚎啕……戴维斯的长期搭挡曾为能给美国的空中英雄当僚机而荣幸而自豪,现在连声地哀叹:“唉,戴维斯少校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竟是毁于一支新军手中,太不可思议了!”
击落戴维斯,使这次空战的政治影响迅速扩大。1952年2月13日,美国远东空军司令威兰中将在一项特别声明中承认:戴威斯被击毙,“是对远东空军的一大打击”,“是一个悲惨的损失”、“尤其对我们的飞行员带来一次巨大的冲击”。
戴维斯的被击毙,美国的许多报纸、电台和电视台都对此作了高规格的报道。
《纽约时报》称此是自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军事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戴维斯的妻子也向美国空军当局提出了强烈抗议,指责美国军方“本来就不应该把戴维斯派到那个战场上去”,并将其丈夫延期留在朝鲜,未能实现定期轮换的诺言。反战情绪由参战军人的眷属圈子中向美国社会蔓延……
志愿军空军首长致电各部队,表彰张积慧、单志玉长僚机密切协同的战斗精神,号召全体指战员向他们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将张积慧的事迹通报全军,并给他记特等功一次。
这次战斗不仅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在政治上也产生巨大影响。1952年2月1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亲自召见萧劲光等海军领导人。这一天,毛泽东显得非常高兴,他从打掉戴维斯这件事谈开来,从政治谈到军事,从现在谈到未来,最后进入了正题:“劲光同志,有个事跟你商量一下,我准备把购买舰艇的外汇转买飞机,鼓励志愿军空军去争取更大的胜利,这也算是论功行赏嘛!”言毕大笑。
击落戴维斯的张积慧出国参战时,飞行时间仅200小时,在米格-15歼击机上的飞行时间不足20小时,从未参加过空战。抗美援朝期间,张积慧先后击落4架美F—86战斗机,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志愿军高射炮击落的“马狐狸”
1952年5月,美军第4联队长沃克M马胡林上校率队进行F—86攻地试验。他在亲自驾机轰炸军隅里调车场时被志愿军高炮击落,跳伞后当了俘虏。马胡林来自56大队,在“二战”中是击落德机20架的著名“王牌”。
李学实,1946年 6月入伍,历任冀南军区14纵队独立三团政治部主任、高炮17团副政委。1951年2月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任高炮611团政委、高炮64师政治部副主任、副参谋长等职,获朝鲜民主共和国一级自由勋章。回国后 1955年授中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上校军衔。先后任宣化炮兵学院高炮系副主任、主任、训练部副部长、部长等。1967年12月之后先后任第二轻工业部军管会主任,轻工部革委会副主任、核心小组副组长,轻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军委炮兵政治部主任。
抗美援朝战争时志愿军的高炮部队
1951年2月8日,李学实入朝参战,所在部队担负的主要是保护大宁江、清川江等地的桥梁和车站的任务。在1个月内,部队作战27次,击落敌机10架,击伤敌机35架,有力扼制住了美军的空中攻击。
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马胡林的志愿军高炮17团战友合影,左三李学实
李学实回忆了击落美军第4联队长沃克M马胡林上校的往事:1952年 5月的一个晚上,正在小睡的高炮团政委李学实,被师长的电话叫醒:上级命令派一高炮团速援军隅里防空作战!
军隅里是朝鲜东南西北方向上的交通枢纽,是北通鸭绿江的必经之地和向南对敌进攻的补给总站,自然也是防空保卫和敌机轰炸破坏的重地。接到命令后,李学实稍做准备便星夜向目的地急袭。
次日清晨到达目的地后,大家召开了一次简短的战术讨论会,安排高炮主力就地布置阵地接战迎敌,李学实和副团长则带6门37高炮和4挺高射机枪到主阵地南面的山顶设伏。
就在上午10点多钟左右,正在埋伏中的李学实耳机里传来侦察组的呼叫音:“敌机出现,高度3千!”好家伙,6架敌机转眼就顺山谷飞来,而且降低了高度,准备出山口袭击主阵地。李学实一声令下,所有武器平射近距开火,敌人措手不及,一架敌机的舵面被击中,变得像喝多了的醉鬼一样,摇摇摆摆地滑向地面,敌机里的飞行员滑翔迫降。
“逮住这个飞行员!”李学实领着3名战士就向山下冲,同时通知山下的战士迅速组织搜山。但就在部队和就近赶来的朝鲜友军刚刚上山时,天上又飞来两架敌机,对着爬上山头的战士就是一阵扫射。过了一会,又轰轰地飞来两架救援直升机,慢慢地往飞行员所在的山头降落。李学实和战士们开始开火反击,轻重武器直往上打,两架直升机看火力太猛,升了上去。直升机一飞上去,那两架敌机就又俯冲下来一阵扫射,李学实和战士们只好找地方隐蔽。直升机开始往下降,大家又开火,直升机怕挨打,又飞上去,敌机又俯冲下来扫射……如此反复数次,相持不下。
后来山下赶来的战士越来越多,直升机冒着火力欲施强降,看地面火力太猛没敢降,只好从登机口放下了白色的软梯,这时草丛中美军飞行员钻了出来,拼命跑着扑向软梯,眼看就要接近软梯。
“活的要不成,只能要死得了!”李学实命令大家朝飞行员开火,直升机一看火力太猛,救助无望,只好收手高飞。经过这阵折腾,敌人的战斗机估计也已缺油少弹,不见了踪影。看见自己的飞机全部飞走了,那名美军飞行员没了办法,只好又躲进树丛里,却被埋伏在这里的朝鲜民兵一把揪了出来。
活捉的美军飞行员被押到团部后,我的搭档团长很兴奋,大喊赶紧做好吃的给俘虏,等会儿得好好审问。于是,炊事班立马包饺子开罐头,那顿饭甚至超过了团首长们的用餐标准。
审问中,这名俘虏称自己是一名上校,还称“二战”中帮助中国打击过日本人,在中国有许多朋友。他说自己刚从东京飞过来,第一次来前线,就被击落了,然后别的就不再说,只是要求把他尽快送给志愿军的上级。由于战场随时准备应对新的作战任务,俘虏在团部住了一夜,第二天就用吉普车送到上级驻地去了。
当时,副团长给李学实通报了俘虏名字,但过后李学实就把美军俘虏的名字记不清了,只记得大家喊他外号“马狐狸”。又过了一周,李学实到师指挥所领取新的作战任务,师长见了他,一下把山东慰问团刚送来的即墨老酒开了坛:“老李啊,给你喝庆功酒啊,”
李学实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庆啥功?”“你们抓了个大家伙,首长表扬你们了!”听到师长这么说,李学实笑了笑,他认为师长是在跟他开玩笑。
直到 1953年 11月 13日,李学实才知道,师长并没有跟他开玩笑。当天的《人民日报》以近乎一个整版的篇幅,全文照登了“美国空军第四战斗截击机联队第四战斗截击机大队大队长上校瓦克麦马胡林的供词”,供述了他本人参与接触的从参谋长联席会办公室领受作战任务,到东京策划、培训以至朝鲜战场实施具体播撒等细菌战的详尽内容和细节。供词的结尾是“一九五二年五月十三日我被北朝鲜军隅里的高射炮火所击落,于是被朝鲜老百姓俘获。”
李学实一声惊叹:“哎哟,敢情我们抓住的那只“马狐狸”,就是这马胡林啊!”
在那期《人民日报》中,被志愿军俘虏的美国空军驾驶员少尉却利斯尤金史托,也对马胡林的行为进行了描述:1952年1月3日的一天中午,马胡林上校对第五十一战斗截击机联队全部驾驶员传达命令,他称由于战争形势严峻,除非采取某种“剧烈措施”来终止战争。而所谓的“剧烈措施”一词,马胡林随后进行了解释,就是要向中朝军队实行细菌战。
1953年下半年,《人民日报》不间断地刊发了数篇包括马胡林在内的被俘美国飞行员在朝鲜战场参与细菌战的供词。这些供词,述者所属序列不同,事件经历时间各异,但相关的内容、环节逻辑关系清晰,能够相互佐证和交叉支持细菌战的存在,其客观性毋庸置疑。
在苏联学习时的李学实
如今再回忆起那段历史,耄耋老人李学实颇为感慨:“一个人的命运,真是不可预测。”他说后来在苏联列宁格勒高炮学院学空战史才知道,这个马胡林,曾经在“二战”中一个人打下了德军20架战斗机,本来也是名战斗英雄,却在朝鲜战争中犯下了细菌战的丑恶罪行。
1953年7月20日,朝战停战前夕,第4联队的斯蒂芬L柏丁格少校有幸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后一名“王牌”,但随即被击落,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所俘获。
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第4联队这支老牌劲旅在勇敢无畏的年轻对手志愿军空军面前栽了大跟头,先后死、伤、被俘数十人。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前夕,为防止志愿军空军进行停火前的最后攻击,黄昏时分第4联队全体拔营南遁。
一场恃强凌弱的侵略战争,在第4联队的历史上留下了一页并不光彩的记录。
第4战斗机联队的惨败,仅是美国远东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损失的一个缩影。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美国被中、朝、苏空军和高炮部队共击毁击伤飞机高达12213架,其中击落5729架、击伤6484架(不含“联合国军”其他国家和韩军损失的152架飞机)。此外,缴获飞机11架,使美国航空兵蒙受了“二战”以后最惨痛的失败。(完)
本作品版权归“晨晖军事”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