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顿涅茨克的哥萨克
山地部队,顾名思义,就是执行山地作战任务的部队,一般装备轻,机动性强,在没有或者不依赖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等各种航空工具的情况下,比起其他地面部队而言,更具备在崎岖山地通行的能力。除了各种边关要地的占领和守备,还能广泛施行穿插和破袭等任务。
受制于地形因素,山地部队编制偏小,携行装备有限。在内燃机交通工具普及之前,除了依靠诸如骡子等畜力协助,其余各类物资只能“人拉肩扛”。尽管具备正面强攻的能力,但是优秀的指挥员更喜欢“攻其不备”,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后勤保障的困难,有限的装备要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山地战贯穿人类战争史,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各异,十八世纪中后期相应理论出现。凭借自己1799年在阿尔卑斯山作战的经历,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在晚年著作《制胜的科学》中对山地作战进行初步的探索,认为“山羊能走的地方,俄国军队就能走”,强调了顽强的意志在恶劣环境下的作用。
苏沃洛夫
比起同处一个时期的欧洲其他同行,瑞士人安托万.亨利.若米尼对山地作战有着切身的体会,他甚至在其著作《战争艺术概论》中用了整节的篇幅予以详细论述,认为:
意志的作用不可或缺;因为忌讳分散兵力,高山国家有利于战术防御,拥有更大的机动性非常重要;未控制高地之前不要到山谷去冒险;行动更需要指向敌军的交通线;用机动兵力的攻势掩护设在各个峡谷交汇点的基地或者防线;倘若敌军沿山脉布防,可通过全线佯攻的方式迫使对方疲于应对,出现防御破绽后可点状突破,并分割包围歼灭。
但是进入山区,部队之间须相互掩护,分进合击,一旦发现敌军要塞,务必将其中的敌军赶走或消灭。即便如此,抵抗者也能大概率战胜入侵者。
著名军事思想家若米尼
若氏理论在今天仍具有指导意义。19世纪中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现代作战体系出现萌芽。先进的武器被装备,全新的作训体系被实施,部队的战斗力得以跃升。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自然环境对作战行动的阻碍降低,过去罕见的各种翻山越岭对现代战争而言稀松平常,全天候持久作战成为常态。
山地部队的基本任务除了消灭山地及其附近的敌军之外,还需要引导主力部队安全通过高海拔区域,所以偏好从善于攀登的山民中征召兵员,具备山地生存技能才能完成任务。因此民间登山俱乐部参与训练士兵,协助编写作训大纲,这在早期山地部队中很常见。
再加上山地部队的特性,接受全面多样的训练,军事素养过硬,枪法一流,在有限的装备和支援下完成任务,具备高超的高海拔地区卫勤保障生存技能。无论是否取得最终胜利,山区的各种自然灾害给部队带来的减员常多于对峙冲突时的伤亡。类似试图通过高加索山脉入侵俄罗斯的土耳其军队,首次入缅就深陷野人山绝境的中国远征军等,都因缺乏这类技能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中国远征军
一战前,不少欧洲国家大规模组建自己的山地部队,当专注于施里芬计划的德国意识到山区作战的重要性时已是1915年。进度的落后反而容易避开传统积弊的束缚,高素质的人口和先进的工业体系给予全方位的保障,最重要的是,他们拥有意志顽强,士气高昂,于是短时间内迅速补齐短板,赶超对手。
从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到意大利的卡波雷托,再到法国的孚日山脉,随处可见这些执行突击任务的山地兵的身影。他们胆大心细,积极主动,善于创新,经常在众多敌军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予重创。作为这些官兵的杰出代表,埃尔温.隆美尔在整个一战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上述地区作战,屡立战功。
1916年在阿尔卑斯前线的德国符腾堡山地步兵营士兵
这位擅长在山地迂回穿插的上尉甚至在对意大利军队追击的过程中,通过大胆突击和虚张声势,凭借连级规模部队的极小损失就俘虏了超过650名敌人。当他在战后把一战的经历如实记录总结,动手画出简易地图,编撰成书时,就有了西方国家军校学员必读的深度涉及山地步兵战术的经典教材——《步兵攻击》。
比起明星般的装甲兵和空降兵,二战中山地部队并不起眼,甚至隆美尔都去了装甲部队任职,但绝对不可或缺。
隆美尔
首先,即便在平原,山地兵不仅占领阵地,掩护侧翼的能力绰绰有余,严格的训练也使他们比普通步兵更擅长远程奔袭。历时一个半月的法兰西战役中,德军第一山地师行军距离达到1826公里,其中大部分依靠双脚完成,掩护了主力部队,抓获了11000余名战俘,缴获了大量物资;
其次,山地部队规模小,装备轻,适合多种地形,战略机动性强,很多因部署困难而不便投入装甲部队的地区,山地兵就是最好的增援。当挪威纳尔维克和希腊克里特岛的伞兵先锋支持不住的时候,乘船登陆,徒步而至的山地兵让战友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第三,作为全球战争,山地是交战双方绕不过去的战场。厄尔布鲁士峰的易帜标志着高加索地区油田的易手,盟军山地部队的身影也出现在卡西诺修道院的废墟中。
登顶高加索山脉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的德军第一山地师
二战时期同盟国不大重视山地部队。苏德战场基本是东欧平原,巴尔干半岛活跃着各路抵抗组织,次大陆不同肤色的众多炮灰很适合为英国在全球的山地冲锋陷阵,西半球军工厂的流水线为美军“堆”出了制空权和制海权。但是坦克重炮难以进入崇山峻岭,空中打击并非总是奏效,所以美军还是在1945年投入了专门组建的第十山地师执行事实上的扫尾任务。
对于全球部署的美军而言,山地是否值得消耗军事资源是个问题,因此人员只有1万出头的第十山地师战后数次被裁撤,若非“911”后被投入阿富汗山区从事本专业的作战行动,并在“蟒蛇行动”中成功解救被困的海豹突击队成员,这支部队很可能因为任务重叠面临被再次裁撤的风险。
美军第10山地师
二战后的地缘政治剧变使得中-南亚取代欧洲成为山地作战的新战场,平均海拔也由后者的3000米升至前者的5000-6000米,早期的理论体系已经“覆盖面不足”。
单是缺氧就给卫勤工作带来巨大压力,雪崩和塌方让输出功率严重不足的车辆举步维艰,皮实的MI-17直升机在此地区的运载能力由5吨以上骤降到1吨多点,各种内燃机喘振严重,武器射击参数变动反而是个小问题,战场海拔的上升带来作战环境的恶化一度削弱了装备升级带来的战斗力的提升,卫勤补给的巨大困难使得将部队齐装满员送达战场本身就是巨大胜利。
美军第10山地师
双方对峙时间远多于残酷的冲突时间,获胜者的意志顽强,训练有素,保障有力,武器装备甚至需要针对性研发,这离不开强大国力的坚定支持。印度在这些区域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多年山地作战,经验丰富,除了1962年后的冲突摩擦中多次输给北方强敌,表现均十分优异。
印度陆军在中印边境就部署了十五万人,四个军;在巴印边境编有三个军,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山地部队,他们担负战略进攻的任务。这些军级单位包括了配备四十五辆主战坦克的装甲团,三十架直升机的中队和四架无人机的分队,卡车超过3200,火炮将近700门。下属师级单位不少编制人数超过15000,比西方同级部队规模多了50%。
印度山地部队常用的ALH“北极星”通用直升机
这些部队纸面参数十分可观,但是,来源复杂的装备为高海拔地区联勤带来沉重负担,美军山地部队认为这些与他们同训的印度同行对依托工事有着“宗教般的信仰”,缺乏山地兵那种近乎天生的“进攻主动性”。
不过,随着高原机场以及山地公路系统的完善,除了依旧依赖炮火支援,印军近年的山地总体进攻能力上升明显,向上仰攻的水平有所提高。例如1999年的卡吉尔战役中,尽管自身损失多于巴基斯坦武装,但是依靠空中支援和火炮优势,印军最终攻克图图岭,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卡吉尔战役中的印军炮兵
山地作战是我军绕不开的话题。在全球海拔最高,最崎岖的边境地区,联勤才是制胜关键。基建狂魔的中国,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于西部广大地区建立了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不仅便于机动部署,还适合长期驻扎,极少的兵力就能有效牵制规模庞大的敌军,对面的印度只能不计代价的将大兵团靠前部署以弥补战略层面的逊色。
未来的高海拔山地作战中,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轻型坦克,全地形车,远程火炮,察打一体无人机,远程精确制导弹药等针对性的先进装备以及C4I指挥系统和数据链让远程精确火力得以集中,胜利无需更多的士兵付出生命和健康代价,拥有这一切的一方才能取得胜利,而这,只有日益强大的大国才能全面提供。
高山火绒草
学名“高山火绒草”的雪绒花是一种菊科火绒草属的高山植物,大多数的外形是白色花瓣,黄色花芯,主要生长在阿尔卑斯山脉海拔1700米以上的岩石地表上,环境恶劣使得数量稀少。在当地的老乡们看来,只有英雄好汉才能摘到此花。它不仅是奥地利与瑞士的国花,更被当作精锐的象征,成为不少山地作战单位的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