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句话出自于《孙子兵法·谋攻》,表示这种战术才是上上策。而进入现代以后,“不战而屈人之兵”无疑就是指阅兵这种形式。
所以我国从古代开始就有阅兵的传统,如今每年都会在国庆当天举办阅兵仪式,并且有5年小庆10年大庆的习惯。
国人对于阅兵仪式也充满期待,阅兵仪式也是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军事实力,鼓舞人心,让国人凝聚一心为祖国表达庆贺。
所以在国人心目中,阅兵无疑是展示一个国家军事实力最强有力的表现方式。但是一直对外号称第一军事强国的美国却不喜欢阅兵,历史上美国一共有规模的阅兵不过4次而已。
那么为什么好战的美国不重视阅兵呢?
一、最早的阅兵
提到最早的阅兵,还要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当时夏禹在涂山举办了规模宏大的阅兵仪式,这也是最早关于阅兵的历史记载。
夏禹决定举办阅兵仪式,无疑是对军事实力的自信,如果其他部落对夏禹的部落有敌意,有攻打计划,那么看到阅兵之后自然就会萌生退意。
可见中国古人就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不费一兵一卒就达到了驱散敌人的目的。当时夏禹把其他部落的首领召集过来一同观看阅兵仪式,这样声势浩大的阅兵仪式起到了威胁震慑的作用,夏禹用这种方式不战而胜,所以阅兵的传统就这样一直延续下去。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局势混乱,因此战乱时常发生,所以在春秋时期对外展示军事实力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震慑手段。
鲁桓公就曾经举办过阅兵,这次阅兵过程被详细的记录在《左传》当中。只不过这次阅兵的性质有些不同,虽然也有威胁震慑的含义在其中,但鲁桓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博美人一笑。
《左传》当中记载,“盖以观妇人也”,所以鲁桓公的这次阅兵仪式对外风评并不好,也算是历史上唯一一次“目的不纯”的阅兵。
明朝永乐年间的一次阅兵仪式声势浩大,当时阅兵人数高达十万人左右,同时还有二十多个国家前来观礼。
这次阅兵仪式一共举办了一个多月才停止,目的就是为了让其他国家见识一下明朝的军事实力。这种军事自信也让其他小国心甘情愿俯首称臣,阅兵结束以后,很多国家纷纷向明朝示好,释出善意并送上厚礼。
中国有着悠久的阅兵传统,那么国外又如何呢?
其实国外也很重视阅兵,比如18世纪末期俄国就曾经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阅兵仪式,这次阅兵仪式的举行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也由此奠定了俄国阅兵的传统。
此外,美国、法国、英国也曾经举办过阅兵仪式,只不过到了现代,除了中国之外基本上没有几个国家依然重视阅兵。
二、美国历史上仅有4次阅兵
美国仅有246年历史,传统文化对于美国这个民族来说是不具备的,而美国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无疑是依靠武力取胜。
美国重视经济发展,同时也重视军事发展,所以美国在短短的两百多年历史当中,也曾经有过为数不多的阅兵,其中规模较大的阅兵仪式仅有4次。
第一次是在1865年,当时南北战争刚刚结束,这次战争的开启是由于南北两个区域的政策不统一。
在美国独立以后,北方决定废除奴隶制,达到真正的自由制,可是南方却坚持守旧。在这种情况下,南北两方的矛盾逐渐升级,最终通过武力一决胜负。
战争一共持续了4年,北方胜利,也通过这次作战的胜利,让南北方达到和解,并于1865年举办了大阅兵。
当时阅兵人数高达15万人,阅兵期间战士们欢欣鼓舞,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这次阅兵仪式在美国人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但是美国没有一年一阅的传统,第二次颇具规模的阅兵是在1919年。
第二次1919年的阅兵一共有两万五千人参加,是为了庆祝一战胜利。和第一次阅兵仪式相比,这次阅兵的规模已经缩减了很多。士兵当时从纽约第五大道经过,虽然和1865年那次阅兵无法相比,但是也相当震撼人心。
第三次1946年阅兵是为了庆祝二战胜利,阅兵人数约一万人,也是美国历史上规模较大的阅兵仪式之一。
第四次阅兵是在1991年,这次阅兵是在海湾战争后,阅兵过程有大量民众驻足观看,虽然阅兵规模不到一万人,但是对于美国人来说也相当鼓舞人心。
三、美国不重视阅兵的原因
实际上美国不重视阅兵是因为“美国式阅兵”的目的和国人的认知不同,美国历史上仅有的4次阅兵目的只是在庆祝战争胜利,而且这些战争都是在历史上留下了重要节点的。
美国人好战善战,也善于通过侵略达到利益增长,美国也是依靠这种方式成为了当时的第一强国。所以没有值得纪念的日子美国不会阅兵,也就是没有发动大规模战争以及美国没有取胜,美国就不会举办大规模的阅兵仪式,这才是美国不重视阅兵的主要原因。
因此,美国和中国对阅兵的理解是不同的,中国举办阅兵仪式是为了增加民族凝聚力,鼓舞人心,同时也有“不战屈人之兵”的智慧在其中;而美国对阅兵的理解只是为了庆祝战争掠夺的胜利果实,两者意义不同,目的也不同。
美国缺乏民族文化传统,在短时间内依靠武力坐上了世界第一强国的宝座,美国发动战争都是带有侵略性质,所以整体军事实力不便于对外展示,也是在表达一种自信。
历史上每一次战争都是劳民伤财,我们如今的和平年代来之不易,国人应该珍惜,也应当正确理解中国阅兵的文化传统和真正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