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ACT的执念
传统ROG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产品线日益完善,针对的用户群体也日益明晰。比如针对最顶级玩家的Extreme级,针对颜值向玩家的Formula级,针对极限超频玩家的Apex级,针对主流玩家的Hero级等等。但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级别让人难忘,那就是针对小钢炮爱好者的——Impact级。
传统ROG的Impact从诞生以来就被认为是ITX主板中的翘楚,横扫千军之势几乎没有其他竞品能够与之抗衡。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在Z170时代的M8I之后Impact后继无人,Z270/Z370/Z390连续三代Intel平台都没有看到Impact的影子。这让许多的小钢炮发烧友既焦急又失落,不知道Impact是否会永远地告别他们。
不久之前的Computex上好消息传来,暌违已久的Impact即将复出。更加出人意料的是这次Impact的复出并不是在Intel的z390上做M11I,而是换到了AMD X570平台。而且谍报传来的版型的变化,也让用户不禁担心起来自己精心挑选甚至订制的小机箱能否装的进去长大后的Impact。
很高兴我们收到了Crosshair VIII Impact的样品,一些关于C8I的谜团也将揭晓
不再是itx的IMPACT
保持了和其他Crosshair VIII家族成员一样的外包装风格,只不过小巧了一大圈
包装背面的特点简述,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散热系统和SO-Dimm.2
AMD的散热扣具是长方形的,相比Intel的正方形占地面积要大,这在寸土寸金的ITX主板上是致命的。为了应对这种情况,C8I不得已也作出了一些妥协,那就是将PCB版型拉长来适应AMD插槽。
这个版型叫做mini-DTX,宽度和ITX相同,长度多大概3cm。
背面和C8F一样有着全覆盖装甲保护
I/O接口方面和其他的Crosshair系列产品有很大区别。首先挡板不是全封闭的,留有镂空位置供散热模组通风。其次debug灯和板载reset按钮也被移到了I/O挡板处。当然这个reset并不仅仅是reset,后面会讲一下
CPU供电为单8pin,并且接口做了金属外壳的加固保护
风扇、传感器、RGB灯带等接口主要集中在主板的右下角。由于空间有限,数量并不太多
在PCI-E插槽的上方有一个外观酷似笔记本内存的插槽,这就是SO-Dimm.2。是原版Dimm.2的缩短版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这是附件中的SO Dimm.2扩展卡,相比原版的Dimm.2形状从细长变成了短粗
由于长度缩减,所以不再支持22110的SSD,最大只支持2280了
SO Dimm.2上还带有两个4pin风扇口和一个5V ARGB接口,以弥补板载接口相对较少的问题
Q-connector也因板而异地由插头形式变为延长线形式
除此之外的附件还有一些传统的线材
贴纸以及说明书等等
内部自有乾坤
从表面上看C8I的背板和C8F只是大小和形状的区别,而实际上C8I多了一根热管
热管被紧密地焊在全金属背板上将供电处的热量迅速传导到其他地方
再看C8I的PCB背面,元件密布,有这么一个背板保护也放心了许多
I/O装甲的上盖做了镂空设计
大多数的X570主板都做了主动散热,C8I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做了两个风扇的主动散热
VRM与PCH共用一组散热片
所以C8I用两个风扇来进行主动散热,散热片上也做了鳍片,搭配风扇事半功倍
风扇来自台达
供电模块的PWM主控EPU ASP1405I,最大支持8相
Core和SOC配置为4+2,其中Core部分的4相为双并联设计,大约等效为8相
MOSFET采用了TDA21472这种70A的Dr.Mos
电容则设计在了PCB背面,空间所限并未使用传统的FP10K黑金电容,取而代之的是在ROG显卡上经常见到的470微法SP CAP电容
SOC部分使用的Dr Mos和Core部分相同,都是TDA21472,只不过是设计在了PCB背面
除了VRM以外,主板上占用空间最大的组件非板载声卡莫属了。CODEC,音频电容以及声道隔离用的PCB布线都要占用不少的空间。ATX主板会将板载声卡做在PCI-E插槽的左侧
同样是基于版型的妥协,这次的SupremeFX声卡变成了“独立”式,以扩展卡的形式接驳在板载的mini-pci-e插槽上。这个插槽理论上只支持这块SupremeFX声卡,不建议大家好奇心旺盛地向里面插入其他奇奇怪怪的东西
配置和板载的倒是没什么区别,S1220 CODEC加上ES9023 DAC,尼吉康专业音频电容
至于正面那个Supreme FX的金属片,真的就是个装饰
I/O挡板处的debug灯和reset按钮,通过PCB连接在主板上
debug灯被设计在了I/O挡板处这一方面是因为C8I版型非常小,正面想挤出一个debug灯的空间有些困难。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许多ITX机箱设计紧凑,如果将debug灯设计在传统位置,比如内存槽外侧或者主板右下方,都会被电源或者显卡遮挡不便于观察,而实际上这次装机使用的INWIN A1 PLUS机箱就会挡住那些位置。所以将debug灯设计在I/O挡板更有利于观察
一些其他相对比较省空间的IC或者模组就直接板载了
比如TPU,传感器等芯片,当然还有AMD X570 PCH
网络方面千兆网卡Intel I211AT
以及Wifi 6无线网卡 AX200
NODE接口和前面板接口采用了90度弯折的设计,更方便在狭窄空间内走线,在M11G上曾经也有过类似设计
C8I的边缘有一排RGB灯珠
前置的USB3.1 Gen2接口,这个虽然在ATX主板上比较普遍,但是在ITX主板上并不常见。而且目前主流ITX机箱也没有设计相关的前置I/O接口,所以这个接口的实用性会被打上折扣
与显卡和机箱的协作
这次的C8I采用了mini-DTX版型,比传统ITX长了3cm左右,这种变化会不会影响兼容性应该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C8I没有视频输出接口,也没有为APU集显设计供电,所以一定会搭配独立显卡来使用。mini-DTX版型长出来的部分和多槽显卡相比到底有没有更占空间?我们来看一下C8I在搭配不同显卡时候的情况 首先是单槽半高卡——AMD Radeon RX550 OEM
单槽半高无背板,这基本上是我们市面上能见到最小的显卡种类了。这种显卡装上去之后明显能看得出,C8I比一般ITX长。对于某些只有单槽设计的ITX机箱,恐怕难以装下
由于没有背板,显卡和I/O装甲还有一定的距离
接下来是双槽标准卡——ASUS Radeon RX5700 8G 公版
公版的5700XT是标准的双槽显卡,安装上去之后可以看到显卡下沿和C8I几乎持平,双方谁都没有更突出
公版5700XT的背板较薄,和I/O装甲还有一定距离
下面是双槽越肩卡——Saphere RX590 8G 超白金极光
蓝宝石超白金极光也是一款双槽卡,所以下沿也是和C8I边缘齐平
但它是一款越肩卡,并且有比较厚的背板,所以和I/O装甲贴得很近,几乎没有空间
这样就要格外注意在插拔显卡的时候不要被I/O装甲划伤
最后是两槽半越肩卡——ASUS ROG STRIX 2070S A8G
华硕的STRIX 2070 SUPER,算是目前体积比较大的显卡之一了。三风扇加两槽半,明显可以看到显卡的下沿已经超过了C8I的边缘,这时安装的瓶颈已经是显卡而不是主板了。
STRIX 2070 SUPER的背板也同样是比较厚,虽然安装不成问题,但也是要注意不要划伤
从下面看过去,风扇接口什么的和显卡还有一段比较大的距离,所以只要先插上风扇再插显卡是不会有什么冲突的
从上面几款显卡的配备来看,只要是机箱能够在不使用转接卡/转接线的情况下安装双槽显卡,那么理论上就可以安装C8I。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这边找了一款ITX机箱——INWIN A1 PLUS
安装过程稍微有点痛苦,A1 PLUS毕竟是为了ITX设计的,电源和固定侧板用的金属片在安装ITX的时候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放入C8I的过程中却成为了一种阻碍。在安装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背板在C8I上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背板,PCB的背面可能早就在安装时候就被我划花了,甚至碰掉几个元件都不足为奇
不过安装完成之后还是可以看到主板下面还有一定的空间,但是下方的出线孔被挡住,走线稍微麻烦了一点
当显卡安装完毕之后,就看不出来C8I到底是ITX还是mini-DTX了
开机之后的效果
继承ROG的传统
C8I的BIOS和其他ROG系列产品的风格一致,功能相仿。
我不做过多的介绍了,找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Intel平台的XMP,在AMD平台叫做DOCP
C8I内存最高频率可以调到DDR4-6000Mhz,如果你拥有一个具备冲击世界纪录实力的内存可以来试试
在高级选项里可以切换PCI-E速率,在使用延长线接驳5700XT这样的PCI-E 4.0显卡时如果出现异常可以尝试在这里调成GEN3以提高兼容性
工具选项的Flexkey,此处可以自定义reset键的功能。除了默认的reset以外,还提供三种不同功能可以选择。比如对于不喜欢光污染的可以改为一键关闭AURA灯光
散热片上的两个风扇是分别控制的,上方的是Heatsink_FAN(HS),下方的是PCH_FAN
全默认情况下,Heatsink_FAN约为2600转,而PCH_FAN转速要高一倍,大约5200转。虽然转速比较吓人但实际噪音并不大,和待机状态的AMD Wraith Prism CPU风扇相仿。
由于AMD Zen2出厂即灰烬的调校,再加上ITX机箱普遍散热拙计,C8I在CPU超频上能发挥的空间可能很有限。不过内存上却有文章可做
我这组内存可以跑到4600C18,在之前的主板上都没有达到过。我相信如果有更好内存的话,C8I的上限绝不止于此
小钢炮之王
板型拉长后的C8I在兼容性上也没有遇到很大障碍,从和显卡的体积对比上来看,可以兼容目前大多数主流的ITX机箱。但是部分订制的超紧凑机箱,特别是那种紧凑到显卡都必须要用转接线竖放的恐怕就要打出GG了。
无论从功能、用料、颜值还是扩展性来说,C8I无疑是目前最强的迷你主板。如果想要结合3900X或者未来的3950X打造超级小钢炮,那么C8I绝对是发烧友们的不二之选。
因为能够在弹丸之地作出如斯锦绣文章,唯有ROG IMP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