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21年的最后一日。或许你打开文章已经是2022年。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可能是并不容易、并不平凡的一年,或许你有过震惊、愤怒、悲伤,也有过欢乐、喜悦。或许你和朋友或网上匿名网友有过分歧,甚至冲突,或者找到共鸣,并为此开心。你期望通过思考和阅读来呈现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我们和你一样。
在这一年,书评周刊公号每日发布4条内容(节假日为单条或两条),共推送了1400余篇原创内容。在新京报APP客户端“文化”频道日更5条,随时跟进发生在国内外最新的文化新闻。而每周五,我们都会在新京报B叠发行一期纸质版书评周刊。除了文字报道,我们也在继续探索音视频转型,扩展传播媒介。你能遇见可听、可看的书评君。如果你关注活动,或许也观看过我们“文化客厅”推出的一系列线上直播活动。
2021年是有着纪念意义的一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鲁迅诞辰140周年、波德莱尔诞辰200周年、梁思成诞辰120周年、普鲁斯特诞辰150周年……我们或通过报纸专题,或通过单篇特稿向历史上的这些思考者致敬。
整理盘点的过程也是一个回忆的过程,从1月1日的《2021,有哪些新书值得期待?》到此刻的最后一篇,2021年重新浮现。跟着这个过程,让我们去重温过去三百多天的思考和情绪。
以下是我们的盘点。(文章比较长,共21个类别,前半部分内容为议题人物类,中间部分为关于书的一切,后半部分为栏目。朋友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看。)
整理 | 书评周刊编辑 罗东
1.最受关注的文章
电影《煤气灯下》(1944)剧照。
年底,我们像往年一年推出了性别事件的年度观察。
今年的主题是“重述我们的故事”。《重述我们的故事 | 2021年性别事件观察》从娱乐圈、家庭与生育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对性别的结构性不平等展开回顾。文章同时也关注到年末国内性别平等事业的推进: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首次对“歧视妇女”的具体含义进行规定,明确就业性别歧视主要情形,规定学校和用人单位对性骚扰应当采取的预防和制止措施。性别事件的年度观察成为我们在2021年最受关注的文章之一,有10万+朋友阅读了它。
这一年,同样有10万+朋友阅读过的,包括我们对社科翻译的吐槽和反思等文章:
60%的中译本不值一读?阎克文、刘苏里、唐小兵谈社科翻译乱象
“文科黑话”,当然并不深刻
贾浅浅诗歌引发争议:这场舆论风暴是不吐不快还是恶毒的发泄?
关于“翻译乱象”的文章在刊发后引起翻译界、学者和读者的共鸣,再次让人们反思翻译这一每个读书人都熟悉的话题。我们吐槽“文科黑话”,呼唤每个表达者注意,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黑话”正在侵蚀我们的表达。此外,在年初贾浅浅诗歌刚引发争议时,我们通过专访臧棣等诗人探讨了那一场舆论风暴。
2.人物纪念:向思考者致敬
纪念文章,一如既往是我们的主要选题。
9月25日,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鲁迅的呐喊、彷徨、匕首投枪一样的杂文,都如野草般坚固而深厚的根脉,俘获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
然而鲁迅之所以令人着迷,或许正因为他强烈的戏剧性色彩。他的激愤与理性,他的热忱与冷静,他的爱与憎,既表达得如此炽烈,也蕴藏得如此含蓄,他的文辞既充满山岳般雄浑的力量,也可以如树荫下温柔的溪流。既纯粹又复杂,既炽热又肃穆——如此对立又如此和合,分裂而圆融,让人不由得猜想,他的身体与心灵是否也分别诞育在不同的地方?《肩住黑暗的闸门,在铁屋中呐喊》等纪念专题文章回顾了在绍兴、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的鲁迅。
这一年,我们也纪念他们:
我的灵魂,像彗星静静滑行|纪念特朗斯特罗姆诞辰90周年
“年轻诗人的致敬让我害怕得像一条狗”丨波德莱尔诞辰200周年
穿过乱世硝烟,人间犹是四月天 | 梁思成诞辰120周年
余华:厄运将真正的写作赋予了他 | 纪念布尔加科夫诞辰130周年
普鲁斯特:唯一真实的乐园是人们失去的乐园|纪念诞辰150周年
爱的语言,其实是他哲学的天然面纱 | 但丁逝世700周年
中国平民教育的拓荒者 | 陶行知诞辰130周年
碎裂而尖锐的灵魂: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
3.流行文化:潮流的含义
B站2020年度弹幕:爷青回。
如果说纪念人物的基本方式是面向过去的,那么,我们同样也聚焦于当下,关注议题的当下性,并强调纵向分析,理解一种现象何以产生的历史脉络。流行文化即是一种。
在这一年,我们关注的流行文化现象包括风靡一时的“爷青回”、知识分子上综艺节目、节约钱的年轻人、倍速追剧、孤独症和所谓酒桌“虐”文化等。
“爷青回”的怀旧浪潮,早已不再是对过去的浪漫怀想了
从《奇葩说》到《吐槽大会》:综艺节目会让知识分子媚俗吗?
从“跑步买基”到“聚众抠门”,这届年轻人为什么执于“搞钱”?
x倍速追剧,x分钟看完,除失去耐心我们还失去了什么?
孤独成为流行病,或许是一场诡计
面子与权力之下的酒桌“虐”文化
发生在当下的,还有文学事件、文化事件。
4.国内外文学事件:几种吐槽
图片来自诺奖官网。
10月7日,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成为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颁奖词是:“毫不妥协并充满同理心地深入探索着殖民主义的影响,关切着那些夹杂在文化和地缘裂隙间难民的命运。”这个来自坦桑尼亚的英语作家获奖,完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我们的《今年诺奖在想啥? 》认为今年的诺奖得主如此冷门,或许会印证之前读者的吐槽——在这个没有大师的年代,诺奖颁给谁都一样。
其实倒不是这个年代没有大师,只是诺奖今年的选择实在有点矫枉过正的感觉,毕竟自从诺奖风波之后,诺奖评委许诺的将会更加关注地缘多样化的评选结果,过去三年里依旧没有实现。
在诺贝尔文学奖公布那一刻,我们也在第一时间找到国内研究古尔纳的文献,在获得作者张峰(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授权后推送。
这一年,我们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其他文章有: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外媒如何看?
游走在中心和边缘之间: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流散写作
2021诺贝尔文学奖预测:米兰·昆德拉跌至赔率榜末尾,村上春树再次登顶
以及布克奖和一起小说创作争议事件:
2021布克奖揭晓:为何布克奖作品比诺奖更好看?
假如你被作家朋友写成了卑鄙小人:一个真实事件中的创作道德
5.文化事件:几种反思
电影《甲方乙方》(1997)剧照。
在娱乐八卦新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个表述叫“占用公共资源”。明星艺人在回应某个争议、质疑或其他“负面事件”时,经常在文案开头会说一句“抱歉占用公共资源”或“本不想占用公共资源”。或者当事人不说,网友也会说“别占用公共资源”。如果他们厌烦了某个艺人的八卦新闻,也可能说“不要占用公共资源”以表达不满。
在吴亦凡事件中,无论是控诉者还是被控诉者,都在提“公共资源”,而我们在事件引起热议后推送的文章《吴亦凡事件:这一次为什么不是“占用公共资源”?》则认为,在该起事件中,由于话题本身的公共性,实际上已经不是在“占用公共资源”。
这一年,我们关注的文化事件还包括:
余华“指导”高考作文:当文学遇到资本,谁会被“收编”?
许知远“有文化的吐槽”上热搜,受追捧的是智力不是智识
“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的叙事,难道不是似曾相识吗?
6.世界观察:从流行文化到“取消文化”
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事件或现象也同样引发反思。
Nathan Evan的船歌号子在TikTok上走红之后,大英图书馆提前了海员文化书籍的出版计划。
年初,一个苏格兰邮差在TikTok上传了自己表演英国海员号子的视频,竟出人意料地席卷了英语国家。这个叫Nathan Evan的英国乡村音乐爱好者在去年年底录制了一首十九世纪的新西兰海员号子“The Wellerman”(意为“Weller公司的雇工”),歌词内容讲的是水手们等待澳大利亚捕鲸公司Weller Brothers供给茶叶、蔗糖和朗姆的情形。但是,为什么是海员号子?为什么是现在?这是《这首网红歌曲为什么让外国年轻人如此“上头”?》所观察的。海员号子的历史与音乐本质,加上疫情与媒介更新的偶然,共同催生了网络之海上的水手还魂,而号子的回归,也是解读疫情百态和直播文化的独特切入。
这一年,我们还对以下事件或现象做了文化意义上的探讨。文章大多来自《读刊》栏目。
当特朗普支持者用“上帝”来动员群众时,他们究竟在说什么?
与书相伴,一生未婚的人
“9·11”二十周年,世界各地媒体都在关注什么?
弗洛伊德遇害一年后,美国社会变好了吗?
苏斯博士作品被召回,他是“取消文化”的受害者吗?
韩国“N号房”共谋者:在法律之外,“羞辱”机制之内
新冠时期的新生儿,正在面临一场不容轻视的挑战
一个时代的谢幕:“那个女孩”叫默克尔
7.影像:期待的与失望的
当然也少不了对影像的观察。
动画《天书奇谭》4K纪念版海报。
在11月初,一部38年前拍摄的动画长片《天书奇谭》,再度引发观影热潮。珍奇的天书被锁在天庭石门之内,分明“天道无私,流传后世”,却被高束庋藏,不欲人知。于是看守天书的袁公趁玉帝赴瑶池仙会之际,偷取天书,刻于人间石壁,他本想为世人造福,却在人间惹下一场旷世风波,下至三教九流,上至高官皇帝,无一不成为这场天书风波中的角色。
《〈天书奇谭〉4K版上映:它背后的历史故事,比动画更精彩》分析的是这部动画长片,也是这背后的故事。《天书奇谭》是给小孩观看的动画,但故事原本《三遂平妖传》却是成人的读物。尽管在这段真实的历史中,没有盗取天书下凡的袁公,没有偷学法术的三只狐妖,也没有可爱的蛋生。但这个真实历史版的《天书奇谭》,其精彩程度并不亚于动画片。
这一年,我们关注的重映电影还有:
《阿凡达》重映:11年后,为何它仍然引发观影热潮?
《指环王》重映:这是部经典佳作,还是“又臭又长”?
这一年,我们共推送影评约30篇,涵盖全年大部分热门的或冷门的影片(也有部分电视剧)。
部分影评如下:
《我的姐姐》(2021)剧照。
《我的姐姐》:当女性成为“姐姐”,就注定成为“奉献者”
《悬崖之上》:合格的谍战片,不太合格的张艺谋作品?
《扫黑风暴》热映:真正令我们恐惧的不是远方,而是附近的凶杀
《鱿鱼游戏》(2021)剧照。
《鱿鱼游戏》:普通人与恶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兰心大剧院》:很娄烨,很不娄烨
《第一炉香》坍塌记:一场预先张扬的滑铁卢
从《哈姆雷特》到《小红帽》:女性视角的经典重述何以必要?
《雄狮少年》:它以一种“裸奔”的状态出现在市场上,观众失去了坐标
8.对话:回响的分贝
除了观察、评论,我们也一直以专访为方法,与不同领域的学者、作家、艺术家展开关于书或议题的对话。
黄灯,著有《大地上的亲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我的二本学生》等。
4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6月,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几个月来,家长将此政策理解为“中考分流,50%孩子上不了高中只能上职校”,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了持续且广泛的讨论,并表现出焦虑与恐慌。
在暑期,我们专访了《我的二本学生》的作者黄灯。她长期处于教育一线,现任教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她关心中国年轻人的状态,与学生们有过深入的交流,也很关心学生的社会关系、原生家庭,以及个人实际能力在就业质量中所占的比重。在《我希望所有学生都可以读完高中后再来选择人生方向》中,她结合从教经验和生活经历,讲述了自己关于中职教育的一些看法。
这一年,我们专访了这些作家:
托宾专题《科尔姆·托宾:风吟爱尔兰》封面。
专访石黑一雄:爱是抵抗死亡的武器,机器人的爱却是个悲剧
两本烂书后,我才成为真正的作家丨专访胡安·巴斯克斯
写作时,我要带走邻居家的猫丨专访托宾
“出身”对有些人来说是特权,对另一些人却是诅咒|专访萨沙·斯坦尼西奇
纪念木心逝世十周年:闲聊木心之外 | 对谈陈丹青
以及这些学者: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左),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右),政治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启蒙运动为何首先是一门生意?| 专访罗伯特·达恩顿
“让美国再次伟大”动员人民,却是历史的滥用?| 专访麦克米伦
一个世纪里的小说,一个世纪里的中国故事|专访许子东
专访梁治平:法律不仅是制度,也离不开其背后的意义世界
专访迈克尔·桑德尔: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社会,就是公正的吗?
无论我们采取何种方式思考,其实,在大多数故事或分析的背后都可能有性别的维度,差别只在于我们是否自觉地意识到它的存在。而这并不影响我们将性别单独作为一个议题。
9.女性:重塑性别故事
电视剧《我的天才女友》第二季(2020)剧照。
“女博士是第三种人类……”
“历史证明学术界不是女性的地盘……”
“读书有什么用,女孩子总归要嫁人的……”
当一个女性决定从事学术事业,她所面临的限制无处不在。在高等教育阶段,诸如此类的声音试图阻止女性踏入科研大门。然而,即便不断遭遇贬抑与打压,我们依旧看到,越来越多女性投身学术,汇流进学术共同体。对她们来说,学术研究不仅是事业、爱好,更是体认自身,寻找与世界相处的方式。我们为此在今年推出了“女性学者访谈系列”。
贺桂梅:新世界,旧语言
张莉:女性写作,去掉“女”字,找回“女”字
黄盈盈:一位研究“性”的社会学家
陆晔:“可见”是社会身份建构的第一步
这一年,我们还关注了这些女性议题:
电影《女人的碎片》(2020)剧照。
母乳还是牛奶?对作为“母亲”的女性来说,从未是一个简单的选择
成为母亲后,她写下母职的另一面
杨笠代言英特尔被下架:到底是谁在制造“男女对立”?
陷害布兰妮,释放布兰妮:一场摆脱控制与夺回自我的战争
作为身患重病的女性,“我”依然有权利、也有能力选择独自一人
72岁如同27岁少女?正是这些赞美,制造了新的容貌焦虑
动画片《养家之人》(2017)剧照。
阿富汗女性,在过去和现在之间
男人投降时,女人仍在战斗:战争对女性意味着什么?
英国公众发起寻找女性雕塑活动,打破艺术创作中的性别不平等
“阿里员工被性侵”:不允许拒绝的科层制
10.男性:性别的另一维
《窈窕奶爸》(1993)剧照。
如果你稍加回忆,那些有关产房、生育的描述,除了作为妻子的女性的痛苦,等候在旁的丈夫多半是激动的。当然,他也可能会拥抱感谢妻子为此承受的所有,再转身看着孩子,露出喜悦的情绪。
然而,在《从产房出来后,他患上了抑郁症》中可以看到的是,这并不是所有男性的反应。一位叫马克·威廉姆斯的“奶爸”就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处于抑郁状态。他的脑海里不断出现当天的一个画面:妻子在经历了几乎一整天的分娩后,非常虚弱地被推进产房,医生用手术工具割开她的肚皮。他将这一切写进了《奶爸抗郁记》一书,在国内引进翻译该书后,我们和他聊了聊他的经历,以及成为人父这一件事带来的感受、思考。
这一年,我们关于男性还有这些思考:
性暴力案件频发的当下,男孩们需要怎样的性教育?
江湖上流传的带娃方法,竟然都不如爸爸的自成一派
从吴亦凡到周玄毅:被围猎的女性与翻车的男性意见领袖
“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热议:为何不同文化都执于界定“男性气概”?
11.城市文化:泉州、东京和北京
2021年,泉州申遗成功、东京举办夏季奥运会、北京筹备冬季奥运会,让这三座城市也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关注焦点。在这一年,我们为此从文化的角度去关注它们的过去和当下。
刺桐,泉州市的市花。(图片来自纪录片《重返刺桐城》)
在宋元时期,泉州港的别称为“刺桐港”。那时,它是世界的十字路口。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在经历了辉煌的“泉州时代”之后,明代海路封闭,泉州港迎来了致命一击,从此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在泉州7月25日申遗成功之时,我们特邀学者何书彬撰文《泉州申遗成功:开满刺桐花的小城,曾是世界的十字路口》,呈现了泉州历史上的这段高光时刻,探寻海洋文明发展史上的东方色彩。
富士山与东京塔,与东京大学,上野的樱花与银座的百货商厦——东京是一座行走于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城市,既有着浮华声色的灿烂,也有着内敛静默的阴翳。它有着多变的面孔,面向着不同的人,绽放它春日落樱般变幻的笑靥,也摆出它富士山头积雪般幽寂的沉思。上图为《东京》专题封面。
像往常一样,我们一直在栏目“京华物语”中阅读北京,从书籍中寻找关于这座城市的书写,有这里的历史,也有这里的生活。
钟鼓楼。《北京:当历史成为地理》插图。
那些消失不见的老北京服务行当儿
清朝时期的“北漂”买房还是租房?
“王府井”的“井”到底是水井,还是胡同?
北京城曾经的报时中心:钟鼓楼的时间哲学
“Beijing”还是“Peking”,北京的英文名称为何拼写不同?
12.学术:发表的苦恼
《教授》(2018)剧照。
在2021年,学术发表一度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
“不发表、发表少就出局”。顶着最高学历的光环,高校青年教师却似乎比同龄青年有着更多的焦虑和迷茫,而他们所承受的论文指标考核(包括今年6月曾经引起热议的“非升即走”制度考核)压力,是高校中老年教师在青年时无法比拟的。探讨的便是他们的论文发表。
我们为此采访了4位不同背景的高校青年教师,《为什么说学术发表压力大?我们和4位高校文科青年教师聊了聊》,这些个人故事自然无法反映整体情况,不过个人故事也可能表达出一些重要的侧面,而这也是社交媒体上每有相关帖子或话题总能引起共鸣的原因。我们同时也专访了期刊编辑、负责人,推送《专访〈清华大学学报〉仲伟民:学报、审稿,以及年轻学者发表的未来》。
关于学术发表,我们还关注了以下话题:
当大学变成公司,高校教师也难逃“学术KPI”
论文免费下载网站Sci-Hub解封,“开放知识”距离我们有多远?
这一年,我们以学术研究、写作为问题,也做了两期学科专题,一为历史学的《山海故人》,二为社会学的《社会学与社会的距离》。
邀请罗新、王笛、谢湜和胡成四位历史学者,跟随他们的脚步,分别代表了北、南、东、西四个方向,跨山越海,行走在历史的古道上。
社会学专于发现社会结构,对社会现象作结构性描述、解释,而任何一个可观察(或在某个概率之下推测)的现象可能都有其结构。但社会学与社会存在着距离。
《天才捕手》(2016)剧照。
接下来,让我们去关注书吧。
书,是书评周刊最为基础的内容。在前不久推送的《2021年度书评观察:从“被挤出期刊”到豆瓣“打一星” 》中,我们发现,在这几年,受学术考核和影响因子等因素的影响,学术期刊越来越不愿意刊登书评,写书评的学者也少了,数量下降趋势极为明显,在2021年已经降至低点。读书类杂志、媒体副刊则像往常一样刊登书评,只不过优质的书评依然稀缺。
以下为我们在2021年的书评,以及对图书版本和图书出版行业的观察。
13.书评:发现书的价值
卡洛·金茨堡(Carlo Ginzburg)的《奶酪与蛆虫》在今年被引进国内出版。自初版以来,这本书一直被认为是微观史的经典之作。金茨堡利用宗教裁判所档案,建构起一个16世纪意大利北部偏僻山村小磨坊主的心灵史。这个小磨坊主把宇宙看成一块被蛆虫咬得到处是洞的奶酪,书名也因此而来。《王笛读〈奶酪与蛆虫〉:这本迟到的经典,为什么值得我们等待45年?》从微观史学的概念本身出发,解剖了微观历史的思想根源与对历史中普通人的重新发现。
这一年,我们平均每周刊登2-3篇书评。以下为部分书评。
《兀鹰飞过城市》:多重镜像中的自我
保罗·策兰:将灰烬的现实转化为光辉的词语|书评
余华《文城》:并未重返《活着》巅峰,仍然很平庸
律例之外:清代巴县的“爪牙”们
穿越者王莽,死于“祥瑞”的“河豚毒”
忽而《大宋宫词》,忽而《甄嬛传》,这本后宫秘史的学术论著真是不走寻常路
何怀宏:在现代思想的接力中
在通往幸福的路上,“现代性”和“神圣性”是此消彼长的吗?
书店如人:被怀念的精神空间
14.图书版本:历史与资讯
在2021年的图书出版市场上,有一本书首次被翻译引进国内便有五个版本。这便是一本原版叫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的思想史作品。该书原版初版于1963年。《“仇视知识分子”:一种反智传统在美国社会的历程》回到《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出版之初,从那时开始追随它的思考及其背后的社会变迁。该书依然可以为当下的反智现象提供一个有力的解释,去反思人们在数字时代的傲慢、偏见和仇视。
这一年,我们还提供了这些图书版本方面的咨讯:
《龙猫》绘本在中国首次出版,为何《龙猫》能风靡全世界?
乔治·奥威尔版权到期,预计其作品今年将大量出版
《了不起的盖茨比》版权到期,大量改编作品将在今年出版
《射雕英雄传》四卷英译本出完,曾因翻译准确度引发讨论
《堂吉诃德》再回归:林纾中译本《魔侠传》被译成西班牙版,在中西两国同步发行
15.出版业:坚守与争议
北京开卷2021年上半年的监控数据。
2021年是图书销售比较尴尬的一年。一方面,疫情之下蓬勃发展的直播带货带来了新的方式,而另一方面这又与线上网店打折等方式一起,通过图书折扣销售带来了极大的困境,甚至由此引起诸多争议。《童书销售,困在折扣里》以童书为例,发现从2000年到2020年,少儿图书市场的码洋比重一路攀升,动销品种数也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但童书的折扣却不断加大,2021年上半年,视频平台上的少儿书折扣已至3.3折。以至有从业者撰文悲叹道:反正书最终都是拿来贱卖的。
这一年,我们还关注了图书出版行业的以下话题:
译者赚不到钱,编辑卖不出书,读者还嫌书贵:出版业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河南暴雨里,图书行业的抢险历程
阿富汗问题引发出版市场关注,新书畅销、旧书重版
频频被抵制的书籍:“取消文化”是欧美出版圈的危机还是转机?
为帮独立书店与电商竞争,法国规定线上销售须收取最低邮费
16.童书:童心即诗
2021年,我们特别增加了对童书的关注、报道和评论。比如,让我们来看一篇童书书评《为小鸭子让路——虚构之事如何重塑真实世界》。
《让路给小鸭子》中文版插图。
《让路给小鸭子》自首次出版后一直不断地印刷,截至 2003 年,已售出超过 200 万册。这本书由启发文化于2009年引进出版。它讲述的是一对鸭子夫妇,为了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居住环境,不畏辛苦四处寻觅,在陷入交通繁忙的城市后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忙。整个过程透露出人类与动物和谐共生的旨意,传达对生命的尊重。书评探讨的是,虚构的艺术归根到底是凭什么改造“真实”的世界。
这一年,我们还关注了童书的出版和阅读:
一个寻常日子里,发生了不寻常的事
培养好孩子——来自一所幼儿园的道德观察
孩子,是把语言变得巧妙的魔法师
校园霸凌中的“恶之平庸”:被欺负时,他们都“假装没看见”
去书店遛娃,怎样逛才最高效?
这一年,我们也继续以栏目的方式,向爱阅读的你们提供多种形式的内容。有读诗、漫画、推理小说解读,而形式除了文字,也有播客和视频。
17.周末读诗
(更新时间:周六)
周文矩《西子浣纱图》。
李白与王维眼中的西施,为什么如此不同?
离乡的宿命:曾以为是暂时离开,后来却再也回不去
温柔地走进唐诗中的那些良夜
我们需要一个中秋节,坐在月下,和月亮说一会儿话
你们催的《周末读诗》实体书,来了
18.愚人喜画
(更新时间:周五,与“悬疑之疑”隔周推送)
有什么烦恼就拿到太阳底下晒一晒
这不巧了么
周五的晚上要好好熬个夜
甲方永远不知道要什么
小狗的充电方式就是把头插到主人的拖鞋里
19.悬疑之疑
(更新时间:每周五,与“愚人喜画”隔周推送)
《祈祷落幕时》(2018)剧照。
谁是东野圭吾笔下的最佳男主?
或许是爱情:福尔摩斯与“那位女士”
没有杀人事件的本格推理究竟有多好看
上半年最火的6本推理小说
推理小说是享受输的游戏 | “悬疑之疑”年终对谈
20.反向流行(播客)
(更新时间:周二)
和大鹏聊“北漂”:生活真的是不进则退吗?
人到中年,贾樟柯变了吗?
野生动物频繁“进城”:我们如何想象人与动物的新未来?
夏天被过度营销了吗?
没有社交媒体的人不伤心?
21.罗东时间(视频)
(更新时间:周三)
书桌乱的人,更可能捡到知识
性侵犯罪报道中的“被动句”问题,是需要一次反思了
从“情人坡”到“保研路”:大学地名中的爱与反叛
取消J.K.罗琳的,和不允许使用“潼关肉夹馍”的,其实都是“社会”
【新京报18周年“正青春”特别策划】
语言、货币与外乡人:与经济学家韦森逛菜市场“买烧饼”
盘点的尽头是我们的年度书选
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我们无法预知。然而,未来的我们,将会如何回忆起当下,这是我们可以影响的事情。尽管人生与岁月都有着不同的阶段,但它们并不是孤立的隔间,在一个又一个阶段之中,太多微小的细节与记忆,构成隐形的丝线,将分散在年岁中的时间重新交织在一起。
记忆就是我们打开这些丝线的钥匙,而文字与书籍,就是我们收藏记忆钥匙的地方。转眼之间,又是一年过去,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或许有很多新书从你的身边滑过,不留一丝多余的痕迹,但也会有很多变成书签,就此留在你人生的页码中。而我们每年所做的,就是分享这些能够成为读者人生页码的书籍。
或许,在某些书籍的反馈上,我们的想法并不一致,然而,“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这简单的、却在过去17年里不断重复的十六个字,却是我们最真诚的出发点。
秉持着这个原则,我们从今年的出版物中筛选出了82本值得阅读的书籍,它们覆盖了文学、历史、社科、艺术、儿童、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当未来,我们回忆起曾经的今年,这些好书将会成为记忆之海中栖息的礁石,而有了这个落脚点,我们未来的记忆将会明晰,从而沿着这些礁石,走向更加富有探索性的未来。
我们将在2022年1月15日的“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中公布最终的推荐榜单(从82本入围书单中产生)。敬请大家期待!
告别2021,让我们2022再见!
作者|书评周刊编辑部
整理|罗东
校对|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