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之前一直用的是2011年老款的13寸MacBook Pro ,主要是用来开发,所以买的二手的,i7 + 128G SSD + 500G HHD +16G内存,3500到手,非常划算。 后来进了新公司,公司给配了台新的MacBook,也就是我将要评测的这台。话说当时让我去公司上班的时候,主管和我说如果自己有Mac可以带自己带Mac去上班。我心想什么破公司竟然让员工自己带电脑,太坑了吧。 于是找了个借口(老款的很重,我是骑公路赛上班的)就给搪塞了回去。临挂电话之前我还是有点不放心,半开玩笑的说:公司不会给配个air吧,做开发跑虚拟机配置不能太差啊。主管让我放心,说不会的。结果我去公司的第一天,桌上就放着全新2015年中Retina MacBook Pro 顶配版。我掀开A面的时候背后甚至有霞光啊有木有。 环顾下四周发现所有员工(包括人事、助理)全部用的Mac,看来是我想多了。废话不多说,下面给大家带来2015年中Retina MacBook Pro。
首先来看一下配置情况:
2.5GHz 四核 Intel Core i7,Turbo Boost 高达 3.7GHz
16GB 1600MHz DDR3L SDRAM
基于 PCIe 的 512GB 闪存
Intel Iris Pro Graphics + AMD Radeon R9 M370X,配备 2GB GDDR5 显存
Force Touch 触控板
背光键盘
其实相比与往年的MacBook,甚至相比于我之前的2011年老款MacBook来讲,并没有什么翻天覆地的改变。像光线感应器、背光键盘、多点触控板这些技术早在2011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即便如此,这些在Mac上老掉牙的技术要在别家本本上出现的几率还是很少的(光线感应器成本这么低,为什么很多本本不标配呢?? )
CPU例行升级,搭配的GPU是Intel Iris Pro。i7用在笔记本上几本就是性能过剩了,但对于编程、游戏玩家来说还是比较值得升级的。搭配的GPU是intel移动处理器性能最强的GPU,对于拉用Retina屏幕完全没有问题。用来播放高清视频自然不在话下,不过Mac要使用硬解比较挑文件格式,windows下倒是比较容易,不过Boot Camp模式下屏蔽了集显,也是醉了。
显示屏不用说,看过Retina屏幕后我就再也不想看720的屏幕了。以前总听别人这么说,如今我终于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尤其是对于整天盯着代码看的程序员来说,Retina屏幕就像是把我浑浊的眼睛擦亮了一样。。。
除了变态的分辨率,此块屏幕的对比度和饱和度也是市面上数一数二的,毕竟很多人买来Mac是做修图和视频剪辑的。总之如果你要买MacBook pro,建议不要考虑老版的了,就为了这块屏幕也是值得的。
一开始担心过高的分辨率会让网页上的图片变成马赛克,实际情况也没有我想的辣模不堪。不过随着高分屏和高速互联网的普及,咱们的内容也需要跟进时代的步伐啊。希望以后能看到更精致的网页图片和元素。
GPU部分也是这次升级的重点。不过只有一款配备了独立GPU,型号为AMD R9 M370X。网上研究称此款为老款的马甲版,更有甚者说其核心早在三年前的HD7700上就使用了。其实这款显卡的性能不俗,也是目前MacBook系列的最强显卡。而且AMD专门为苹果做了部分定制,比如支持5K输出等。但说到底咱们Mac上的GPU主要还是用来剪辑视频的。游戏的部分就不能指望OS X系统了,一会儿切换到windows我再细说。
(独立显卡在关于本机是看不到的,我一开始也被骗了,直到我安装了 windows看到了AMD驱动后才发现。。。)
15寸相比13寸最大的区别就是两边的音响了吧。听下来感觉还行,比我之前的VAIO E28动不动就破音要好,但是和国内厂商动不动就安个低音炮的这种还是没法比。建议OS X下安装Boom2,可以让你的Mac音质提升N个档次哦~
很早就知道苹果对Retina版的MacBook风扇进行了改进,对比我之前的VAIO满速转的时候会有尖锐的声音,而MacBook的声音频段就比较分散,也就没有那么刺耳了。
最后介绍的就是2015年被苹果炒火的黑科技:Force Touch。其实我一直认为不管是Force Touch还是3D Touch都是华而不实的技术,但用过了新款MacBook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甚者改变了我的操作习惯。原理我就不细说了,总之现在的触控板是不能按下去的,或者说它所谓两段按下不是真的把触控板按下去,而是通过轻快的震动模拟出按下去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真实。以前我总习惯轻触代替点按触控板,三指移动。现在所有配备Force Touch的机型都不能开启三指移动,只能通过按下移动来进行。一开始我很是不习惯,因为要按下触控板会增加摩擦力,长距离滑动会很吃力。而且常常滑动距离不够。后来我发现了诀窍,调整按压的力度,轻轻按下就能触发第一段点击。
这种按压力度并不比之前轻触大多少,却能得到触控板的回馈(震动),实际体验会更好。另外移动距离不够,可以通过加快移动速度来解决。移动速度越快,移动距离就越大。我现在彻底习惯了按压触控板的交互方式,不过我还是不看好手机上的3D Touch,因为手机上的交互和电脑相比简单太多,没必要整这么多交互方式,学习成本太大。
Force Touch第二段调出系统全局字典,学外语的好助手啊。
看到感兴趣的标题,又怕被标题党骗,直接Force Touch打开,双指双击局部放大,就能不新建页面看到页面里面的内容啦。妈妈在也不用我遇到标题党啦。
Xcode遇 到了不懂的API,哪里不懂点那里。
(上面提到的这些功能其实在没有Force Touch的机型上也可以使用,一般二段点击是用三指点按出发的。。。 )
接口部分左右各一个USB3.0,两个雷电,一个充电接口,一个耳机接口,一个读卡器。笔记本USB给再多也是不够用的,因此我很知趣的给他配了微软的Sculpt蓝牙鼠标。
不过我也发现了网友留言的问题。全速下载的时候蓝牙鼠标会飘。不过过一会就好了。估计蓝牙发现通道拥堵过一会就自己换个通道好了。
放一张侧面图,看着还是很薄的,不过拿起来有点重,和我老款的13寸差不多。
A面。不是你的屏幕问题。。是我的相机有霉丝!!我的相机有霉丝!!!我的相机有霉丝!!!
底部进风口(终于不用担心盖键盘膜会影响散热啦),同样是可恶的霉丝。没办法,是卡片机,没法清理。。。
背光键盘,感觉没啥用。。。尤其是调节亮度的功能,没事谁调节键盘亮度呢?我一般关闭。
出风口。此处设计颇为精妙。因为液晶屏幕怕冷不怕热,冬天气温低可能会让液晶屏幕的刷新率变低,而出风口的暖风正好可以缓解这种现象~
一样的键盘,但是背光漏光现象要比老款的好很多。
对比2011年的老款,如今用起来还是杠杠的。
13寸VS15寸,视野更开阔
作为一个程序员,买了Mac肯定要装Windows玩玩。2011款装windows各种坑现在还记忆犹新,不过新款的安装windows倒是方便了不少,不需要U盘或光盘,是需要一个iso文件,mac会自动帮你创建一个安装分区,连同驱动一起下载好。另外原本模拟Bios的启动方式也改为了原生EFI启动,不仅启动速度快了,硬件兼容性也更强。以前被多次诟病的ATAPI控制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以前使用模拟bios方式加载windows,ATAPI控制器会被识别成IDE控制器,因此SSD的读写性能会大打折扣)。
提到了读写性能,新版macbook的SSD性能也着实让我大吃一惊,游戏的载入速度非常快,尤其像剑灵这样的游戏几乎不需要加载地图。
Windows10下的硬件兼容性倒是没有什么问题,除了苹果故意屏蔽的集显,另外定制版的M370X显卡无法安装公版驱动,最新的Omiga驱动以及一系列新特性自然是不支持的,希望以后能够更新上。
下面晒出我的Windows10桌面
谁说windows10难看我跟谁急。(主题是同步自我原来VAIO电脑上的,一直没换)
话说装windows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玩游戏啦。之前一直用老款集显Macbook,最多打打LOL,现在终于能不看最低配置下游戏了。
首先是剑灵。截图我就不放了,图片太多。2880分辨率 + 特效全开帧率保持在40左右,但我一般会在显示距离这块降一点。另外游戏UI是按1080分辨率做的,再高的话就会马赛克。不过这不算是最坑的游戏,下面有请LOL。
LOL对机器的性能倒是不高,轻松全开,只不过UI会变成这样。
这样
还有这样
相反的鼠标就会变得非常的小,小到开团战别人在找ADC你却在找指针。。。。
相比之下暴雪的风暴英雄要良心的多,各种分辨率适配都完美,只不过分辨率对游戏的影响有点大,要分辨率还是要特效需要自己琢磨。我是降低了部分特效(中高),开的全高清分辨率。另外我们的显卡是2G显存,请务必开启游戏的最高材质,否则就浪费了。材质对帧率无影响。
最后登场的是显卡杀手孤岛危机3.实际体验下来,游戏的名字可不是盖得,2880分辨率几乎无法游戏,老老实实切换到1080倒是可以在高画质下跑通。不过遇到激烈的爆炸枪战还是会卡,看来这种显卡杀手游戏不适合笔记本来玩。
总结下来,AMD为苹果定制的这块R9 M370X性能还是值得肯定的,他性能着重在了视频处理上面,兼带不俗的游戏性能。目前市面上的所有游戏应该都可以在这块显卡下运行,只不过高分屏带来的压力让用户在游戏设置方面需要花上额外的心思来调教一下。
优点:
最好的屏幕,最好的触控板,最好的SSD,最好的一体化机身和外观设计
游戏性能不俗,同样适合用来剪辑影片
9小时使用时长,几乎可以应对全天
苹果信仰加成
缺点:
价格太高 17988买个神州可以配双显卡了吧
升级的力度不大,Force Touch可替代性高
windows下屏蔽集显不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