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王伟现场讲授汉字的由来。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王伟
中华文字起源于何方?
说到汉字的起源就要说到文字的起源。汉字也是文字的一种,汉字的起源肯定符合文字起源的一般规律。世界范围内的文字起源,一般来说有神赐、圣人造字、所有权记号、劳动人民创造等几种比较普遍的说法。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文字的出现呢都是原始记事方法。大家为了打破口语无法留存的局限,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而想到各种方法。古人或者说世界范围内的文字创造有结绳记刻、实物传递、通过图画,世界范围内埃及的圣书字、玛雅文字、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纳西东巴文,这类文字大部分都是象形的,是比较古老的文明。
在中国,把某一项发明归结于某一个人是很普遍的。中国上古的时候,那么仓颉作书、史皇作图,车的发明、弓箭的发明都归结到某一个人的身上。汉字也是文字的一种,汉字的起源有八卦说、契刻说,另外就是圣人造字说,就是仓颉造字。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举个例子,上古结绳记事,仓颉造字说是在“结绳说”之后出现的,也就是说仓颉造字就是“以代结绳之政”。农历的二十写作“廿”,这应该就是结绳的这个遗留。结绳的话,“十”就是一竖中间有个点,“二十”就是两竖两个点,然后底下连起来,中间这两个点再连接,就是“廿”。如果真正说到汉字起源,那么仓颉造字并不能完全解释,但却有它的合理性。
汉字的起源跟史前的刻画符号有关,在白水县城里有些雕塑,包括前面旗帜上的仓颉的鸟迹碑,或者说仓颉造的那28个字。这些符号实际上跟史前的一些刻画符号是有很大共性的。如果有人去过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很多刻画符号,一般都被认为是汉字的一个起源。
汉字起源于原始的纪事方法,尤其是图画跟契刻 ,仓颉造字的28个符号已经在古代(大概是在宋代前后)已经被破译了,哪个符号对应的是哪个汉字。我们今天研究的结果就是汉字起源于原始纪事方法,为了把很多事情记录下来。跟汉字有直接关系的就是图画跟契刻。它萌芽于仰韶文化时期,大概就是公元前5000到3000年,距今大约6000年。汉字形成体系大约是在夏代。
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王伟现场讲授汉字的由来。
仓颉造字究竟是不是神话?
具体说到仓颉造字。在文献当中,尤其是战国时期的文献,对仓颉造字的记载非常多。先秦的各种著作一直到汉代这个说法都非常流行。另外,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文字推广汉字的文字范本的名字就叫《仓颉篇》。可见当时的人对仓颉造字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或者说大家已经普遍接受了。
后人为了纪念仓颉造字建造的遗迹,时间比较久远,从汉代开始的全国就有三四处,陕西白水的仓颉庙仓颉墓离黄帝的衣冠冢桥山也不远,传说仓颉就是黄帝的史官,所以白水仓颉庙还是有历史根据的。周围有个史官镇、史官村。在中国,小地名一般不容易有太大变化,有的时候地名虽然小,但是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还是比较深厚的。
汉代许慎编写的中国第一部字典叫《说文解字》,里面说“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神农氏的时候,通过结绳这种方法来实现统治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结绳为治满足不了需要。“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他观察鸟兽痕迹受到启发来造的字,然后“依类象形故谓之文”。一般认为,许慎的说法代表秦汉时期或者战国到秦汉这段时间内人们的普遍看法。
关于仓颉造字后世还有一些比较神话的传说,“天雨粟 鬼夜哭”等等,也就是说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它肯定是我们说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虽然说不可能“天雨粟 鬼夜哭”,但实际上是说有很大的反响,是不一般的事情。
根据《史记》记载,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古代的史官分左史、右史。一般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不管左史右史的分工如何,史官本身就负责处理文字,就是代王或者代君主起草文书。黄帝时代有没有这样的分类另说,但史官本身就跟文字接触,就是最早掌握使用文字的人。
另外,在关陇一带,上古的帝王分布的比较集中。关中到陇山到天水一带,比如伏羲女娲在天水,炎帝黄帝在陕西,华胥氏在蓝田……黄帝在陕西,他的史官造字,应该说还是有一定根据的。仓颉时代是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即三皇五帝。
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王伟现场讲授汉字的由来。
仓颉造字之信疑与那个时代
第一个是仓颉造字的地方。实际上因为各种原因,造字台可能在很多地方都会有遗迹。比如说西安市长安区有一条路就叫造字台路,好像还有相关的遗迹,唐代岑参还有专门写到这个造字台的诗。也就是说,大家为了纪念他,很多地方都会有祭奠他的庙、墓、祠。陕西洛南还有造字台,传说有摩崖石刻上面有仓颉造的28个字。仓颉造字的《鸟迹碑》上有28个符号,有些已经译成今天的某一个汉字。
战国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仓颉造字的说法。从《史记》当中可以看出,秦汉时期儿童识字的课本就叫《仓颉篇》,秦代的《仓颉篇》今天已经看不到了,但是今天传世的西北出土的汉简上就有四字一句的《仓颉篇》。
《仓颉篇》以前是四个字的,后来到汉代有人把它加成七字一句的。今天有些博物馆有很多西北汉简实物,北京大学有完整的《仓颉篇》,是汉代初年的那么四字一句。《仓颉篇》的第一句就是“仓颉作书 以教后嗣”,也就是说,仓颉造字这个说法从秦汉就已经深入人心。
第二个是文化情结。古人讲究崇拜,原始人都有各种崇拜,灵物崇拜、崇拜山、崇拜树,把物拟人化作为一个崇拜对象,汉字也是。
人们为什么祭奠仓颉,把他当作圣人,把他神化?因为《史记》中记载“仓颉四目”,四个眼睛肯定不是一般人。汉字崇拜里还隐藏中国古代对知识的掌握,在孔子之前,一般学校都在官府,也就是说普通老百姓是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的。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是办私学。在孔子之前只有贵族才可以接受教育。
再往前,夏商时期或者传说时代,从有文字的时候开始,掌握文字的肯定是少数,一般人应该就是巫或者史。史官本身就是掌握文字的,所以后世崇拜纪念掌握知识、掌握汉字的人,来祭拜或者纪念仓颉,这也是人固有的情结在里头。
第三就是关于中国古代民间信仰的一个特征——多神崇拜。中国人好像没有坚定地信某一个东西,可能这个神对他有帮助,或者对他思想上有鼓励,他们就拜某一个东西。对各种圣人贤人,对本民族发展过程当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人,都会有一些崇拜或纪念,而不是专门崇拜某一个。
仓颉造字——中华文明的启蒙与发展
世界范围内,如果要说哪一个民族进入了文明时代,文字就是要素之一。有了文字,人就从野蛮进入文明时代,开始有了历史记载。一个时代没有文字的时候,那就是“还没有迈入文明时代”。如果语言是人跟动物的区别,那么文字就是野蛮和文明的区别。
所以说,仓颉造字时代正是中华民族从蒙昧走进文明的一个环节,走进文明曙光的一个时代。仓颉也就成了汉字拟人化的代表。大家说起汉字就会想到仓颉,汉字或仓颉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和符号。以前有人发明了一种汉字的输入法叫“仓颉码”。
根据文献的记载,《仓颉鸟迹书》碑,也就是仓颉造的那28个字,大概在宋代就有人把它破译出来。《仓颉鸟迹书》碑是伴随仓颉的神话产生的,来源很早,可能是秦汉时期的人杜撰的,但是并不能减损仓颉对汉字的整理或创造的功劳。
仓颉造字的传说,反映了原始汉字向成熟汉字文字体系过度的历史状况,对认识汉字的起源是很有帮助的。仓颉崇拜的形成有客观的社会历史因素,并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正确认识仓颉崇拜的起因和形成,对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信仰和文化自信,正确的理解和弘扬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系西部网、陕西头条客户端记者凌旎、赵昊、刘望根据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王伟在“清明祭初祖 文脉传华夏”网络主题活动上的学术报告整理而成,标题为记者所拟。)